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禁忌习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人们所共同遵守。女性禁忌则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在禁忌习俗中女性禁忌是将女性作为禁忌对象加以防范或者某些禁忌仅仅是女性必须遵守的,而男性却被排除在外。这种女性禁忌在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中也普遍存在,其实质是社会性别论在新疆民族现实生活中的折射与再现。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鬼魂的崇拜与畏惧、对生存经验的总结和汉族社会"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等影响,瑶族社会有许多以女性为对象的禁忌,这些禁忌限制了瑶族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和民间禁忌历史悠远,二者之间呈现出了相生共存的特征。沿海妈祖信仰的广为传播和发扬表明其于中国民间神灵信仰中的尊贵地位,但在其信仰影响区域下的女性禁忌却与之呈现出鲜明的对比。通过对它们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出沿海妈祖信仰和女性禁忌的复杂关系和海洋文明呈现出了强烈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的表现、特征、文化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讨,分析了客家女性禁忌与客家女性生存行为模式的关系。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既有其可取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然其不失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客家女性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禁忌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习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人们所共同遵守。女性禁忌在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中也普遍存在,其实质是社会性别论在新疆民族现实生活中的折射与再现。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新疆民族女性禁忌习俗的成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女性禁忌是世界许多民族中存在的习俗,特别在狩猎、游牧民族中尤为明显。蒙古族当中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女性禁忌,通过抽象出祖先崇拜的各个侧面以及其他领域的女性禁忌的共通性及其特点,可以发现女性被禁止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由于女性的不洁,而是为避免死者灵魂可能带来的危害即女性保护。这一习俗反映了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的祭敖包、祭天、祭火、祭苏勒德、祭祀祖先等宗教祭祀活动中,有许多针对女性的禁忌.其原因既有保护女性免受亡灵的侵扰,避免女性受到祭祀场面惊吓,也有防止女性泄露家族秘密的可能.至于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后在祭祀中出现的女性禁忌,也不排除有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意识在内.  相似文献   

8.
女性社会地位的形成是众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巫术与禁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社会传统中遗留下来的社会控制力量,在两性社会地位初步分化的过程中,巫术与禁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民间故事题材丰富,引人入胜,充分展现了大和民族独特的生活场景与思维方式。文章以密室禁忌型故事为切点,对日本密室禁忌型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解读并尝试从性别的文化建构视点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0.
叶梦是现代散评议颇具探索、开拓精神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对女性成长发育和生殖生育等历程中的种种生命奥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些散文是对传统的女性禁忌的颠覆,标志着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也是叶梦以其女性的独特体验为视点对男权文化的反观和挑战,这些散文呈现出一种新的女性美,也体现出作者积极的创造的生命哲学观。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俗文化中的禁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中的寡妇禁忌是对女性基本“生存权利”的扼杀。本文通过对禁忌的特征的阐述,分析寡妇禁忌在中国生成、发展的过程及其社会根源,以此来解读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示其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寡妇禁忌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吞噬女性人身自由、独立个性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莫言的"家族小说"由前期的男性神话的重构与消解走向后期的女性神话的膜拜.其转型的原因是由乱伦禁忌和阉割情结引起的种族退化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化传承严格意义上都是属于中华文化圈范围内,在日本保留着唐宋以来的一些文化、习俗,日本民俗及其禁忌文化存在的礼数禁忌与行为禁忌,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日本历史传承中的不同文化习俗和发展情况。概述民俗与禁忌概念,重点从礼数禁忌、行为禁忌、语言禁忌入手,分析日本民俗与禁忌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豫东西华县女娲城庙会祭祀禁忌,对男性群体的否定,源于女性的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对女性群体的肯定,则表现了女性生殖是崇高的、神圣的这一人类基本情感.  相似文献   

15.
山西民间禁忌文化五花八门,内容繁多,其中有不少是与女性歧视有关的禁忌文化和与谐音联想有关的禁忌文化,由此可以揭示出民间禁忌文化古今传承的关系和思想含义。  相似文献   

16.
民间故事与禁忌民俗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较大的约束作用。尽管某些禁忌的性质可能是非科学的,但依然为人们约定俗成,并围绕这些禁忌形成一整套规范或者仪式,这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禁忌民俗的传承有多种形式或途径,民间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不仅是因为民间故事内容的吸引力和口传特征使其成为传承民俗的最好手段,而且也因为它们内容中的神秘或奇幻色彩本身就与禁忌民俗的内容接近。这样,民间故事就往往有意无意地或自然而然地充当了传布禁忌民俗或其它民俗的有力工具,或者它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禁忌是一种普遍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敏感且不容忽视,禁忌语又可分为语言禁忌(称谓、灾病、神灵、动物等)和非语言禁忌(手势、目光、表情、距离等)。对外汉语教师应通晓禁忌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迷信禁忌、动物禁忌、颜色和饰物禁忌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人类社会复杂的文化心理,从而说明非语言禁忌符号与灵物崇拜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罂粟是一种很有药用价值的美丽植物,但因其物质属性和中国历史的特殊关联,在意象浩繁的中国文学中,却难觅其踪.新时期以来,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伴随着道德规范的逐渐被突破悄然隐退及非理性趋势的逐渐增强,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女性文学作品中,罂粟意象也渐呈繁盛并突破禁忌, 从世纪末都市的喻示到迷狂艺术的镜像,呈现出立体复杂的蕴涵.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与限制是两个对立统一的范畴,而禁忌是限制的一种极端形式.因此,对政治禁忌的研究将会推进我们对政治自由的研究及政治文明的建设.政治禁忌通常发生在个人或社会与上层政治集团、政治人物、国家机器在政治权力或政治利益上的冲突方面,它具有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两面性.政治禁忌通常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和自由的边界.我们应历史地把握禁忌的发展变化,使之对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发展、政党的建设起到统一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