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德富 《语文知识》2014,(12):83-84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名篇,数百年来,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倍受青睐。时至今日,对它进行赏析并作出评价的文章多如牛毛。以本篇的写作主旨而论,有人说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的,也有人说是作者表达了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大多数人则认为是作者对家道中落的身世的惋惜和哀鸣,以及对个人不幸遭际的伤感之情。而笔者认为,作者于悲情中寓有壮怀。关于壮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路     
编辑导语 这是一篇日记体散文,文中小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了慈爱的姥爷与自己的生活点滴。因为情感的真挚,令文章读来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3.
有学生问老师,我写散文还可以,写议论文总是感觉观点论述无力,道理不能使人信服,漏洞百出,内容也很肤浅,有什么办法吗?要解决这些问题的确不容易,因为一篇优秀议论文章涉及到作者方方面面的能力。不过,根据我们的经验,注意一下辩证分析方法,善于思辨,能力就会提升。  相似文献   

4.
才子俞平伯     
汪修荣 《广西教育》2007,(6C):22-22
到过南京的读书人,几乎都会本能地想起朱自清那篇有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当年还有一位名作家也写了一篇同名散文,他就是俞平伯。1923年8月,朱、俞两位好友夜泊秦淮,泛舟河上,相约各写一篇同题散文,文章发表后被称为“双璧”,一时传为文坛佳话。可是岁月无情,今天的读者往往只知朱自清,而不知俞平伯,历史有时就这样令人无奈。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西安某校听了一节初二的语文课,讲的是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是文章大家,他的散文平淡,自然,韵味无穷。《端午的鸭蛋》是一篇文笔朴实无华、意蕴浓郁悠远的散文。写家乡不写别的,单写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的风俗,在大人看来,也许是祖辈传写来的“礼数”,应该去这么做,马虎不得的。  相似文献   

6.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敏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这是一篇民风美、人情美、语言美,细节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不愧为散文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收到一位外地的高三女生寄来的一篇散文稿《女孩子》和一封信。她在信中说:“……听说散文姓‘散’,人人都会写,最自由,最不受拘束,可以随心所欲,任笔纵横,要怎么写就怎么写。但自己写了好几篇散文稿,投给报刊均未录用,真感到苦恼。这次寄给您的《女孩子》,是我认为写得比较好的一篇,请您帮我看看,编辑老师他们为什么不用?另外,请您告诉我,怎样写好散文?写散文有什么‘秘诀’吗?如果您有时间的话,请帮我修改这篇习作,好吗?谢谢!”  相似文献   

8.
我以为这篇散文,以雕琢胜,也以大气胜。 这篇散文,作者记叙的是和他的一个朋友的故事。文章里介绍了画家的客居环境和几幅画作:写了由品画引起的关于仇家的对话。文章的重点应该是在后半部分,作者和朋友的对话,交流,交锋,但这一部分却十分简洁,其实这就是要说的雕琢,一种雕琢后的精干。  相似文献   

9.
追念鲁迅     
鲁迅的绝笔之一,是一篇题为《深夜作》的文章,他把它交给我,要我译成英文。这篇文章,不但他写时一点没有顾到对于他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并且还是一篇显示一切天才迹象的散文。我说这是一件显示着天才迹象的作品,因为照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篇以诗笔为文的散文佳作。文章借景抒情,写了春草的任性和朴素天真,表达了作者热情奔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篇散文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文章贮满诗意,可与朱自清的《春》媲美。有以下几点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11.
小镇     
赵敏 《初中生》2007,(3):24-25
云博对你说:本期选的是一篇描写江南小镇的优美散文。散文没有紧张的矛盾冲突,没有典型的人物形象,靠什么来吸引读者呢?靠生动的描写。描写是散文的基本笔法,无论写景写人都离不开它。描写能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使文章情味浓郁,更为感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江南的冬景》是郁迭夫写景散文中很有特色的一篇。一般写景散文,常常用写游记的手法,如描绘春景、秋景,往往是在写春游、秋游中写出。可是郁达夫这篇所写的冬景,却并未写冬游,而是直接写冬天的景色。这种写法,当然比起以游记写景来,难度要大得多了。  相似文献   

13.
王湘萍 《高中生》2009,(13):7-7
散文是一种优美且充满诗意的文学体裁,以其写法的不拘一格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篇散文的好坏,语言是关键。汪曾祺曾经说过,写散文其实就是写语言。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形象的描绘、精彩的叠句等,都会增加文章的情趣。  相似文献   

14.
【题目】 请以《爱意,在细微处弥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要写出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导写】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题目规定必须写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除了文体不能搞错之外,写好这篇文章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5.
因为我的不少文章被收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便有和语文有关的杂志编辑约我写文章,谈谈关于读书的问题。就从我那篇被选入课本的散文《旷野的微光》谈起吧。《旷野的微光》写于1980年10月,当时我还是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学生,坐在文史楼的大教室里写了这篇散文,写的是在崇明岛“插队落户”时的往事,是在孤独和闭塞中追寻理想和知识的情景。在偏僻乡野的一盏小油灯下,读书使我走出了困顿和颓丧,使艰辛的日子变得乐趣无穷。没有想到这篇文章日后会成为中学生的课文。我想,现在的青少年,读我写于二十多年前的这篇文章,可能会感到陌生,因为那确实是早…  相似文献   

16.
刘波 《阅读与鉴赏》2004,(10):58-60
“把我关到大木箱子里吧,因为我的一生和偷窃有必然的联系。”这是李傻傻在他的一篇名为《我最难忘的一次偷窃》的散文里的开头。散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与一般盗贼不同的是,我偷窃了妈妈的爱,而没有受到呵斥与惩罚。”  相似文献   

17.
梁国建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53-55,111
杨朔是当代杰出的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文学素养,把散文当代诗歌来写的创作主张,诗文并举,诗文互济的写作方法,成就了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以其独特的诗化散文,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杨小云写的一篇哲理散文。该文融情趣、理趣于一炉,读后既给人情的陶冶,又给人理的启迪。一般说来,说理的文章容易写  相似文献   

19.
上海“孤岛”时期的散文续说张桂年记得曾经在《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中写过一篇《上海“孤岛”时期的散文》的文章,现觉言犹未尽,故作此篇。著名散文家柯灵曾经说过:“思想领域没有真空,感情领域没有真空,人民的心没有真空,表达...  相似文献   

20.
《雪》析     
《雪》是鲁迅先生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写的一篇散文诗,最初发表在一九二五年初在北京出版的《语丝》周刊第十一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是《野草》所收的二十三篇散文诗中的第八篇。近年来,因为这篇散文诗被选入十年制初中语文课本,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艺术构思和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