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 远距离中专教育是以远距离教学手段为主进行中等专业教育。办学10年来,全国电视中专已有30万名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成人中专教育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未来十五年我国要实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完成这一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长期计划,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从制定到实施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学习好、认识好、宣传好这个宏伟的规划,是新闻界的同志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对实现文博工作两个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 “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面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据此,我对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行了一点思索。我认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文博事业也应该:一、实现现代化,从旧的管理模式向现代文博事业转变;二、实现社会化,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向社会充分开放转变。现就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简略地陈述一下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走访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请他们就新闻界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诸如怎样宣传好“两个转变”、如何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力度、怎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如何搞好舆论监督等问题发表意见。 宣传“两个转变”, 实现“两个转变”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任务。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两个转变”作为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们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条重要方针。毫无疑问,图书发行企业也应该认真贯彻执行这一重要方针。 我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这里主要指新华书店)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和整  相似文献   

6.
瞄准“远景目标”深化信息服务王文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最近,李鹏总理在两院院士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在于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两项基本战略,这就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7.
两个根本性转变将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个根本性转变将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肖希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我国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主要奋斗目标,描绘了一个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建议强调,实现“九五”计划和201...  相似文献   

8.
描绘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我们国家“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确定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实现“九五”或十五年发展目标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金秋时节,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宏伟纲领,为中国这艘巨轮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前进的航线。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大会。让我们高举五中全会的旗帜前进吧! 按照党中央的《建议》,“九五”期间,我们将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达到比较宽裕的程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幅多么美好壮丽的伟大祖国的建设画卷呵!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中国经济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 物价涨幅回落到一位数,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外汇储备突破千亿美元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相似文献   

11.
今后15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将在这一时期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围绕这一宏伟目标,江苏省国民经济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已经提出。为了实现这个宏大目标,省政府及时地提出了“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三大战略。其中,“科教兴省”置于首位,这意味着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将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科技的先导作  相似文献   

12.
政策法规信息“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九五”期间,我国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要大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国家计委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这充分表明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充分说明了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2001年3月,“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名词,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出现在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中,发展化产业成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次出现的产业名词,化产业也成了一个商机无限、潜力无限的产业。20多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使我们完成了一种基本的转变,即使是化资源的配置和化生产的调节,也已经有相当大的部分从计划转向了市场。根据十六大设定的目标,我国将于2010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那时,所有的化生产单位都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提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化需要的化产品。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至2010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广播影视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总结“九五”,展望“十五”,中国广播影视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九五”展望郝景江“九五”是实现新闻出版工作“阶段性转移”,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的重要时期。围绕这个中心,我们将在总结“八五”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抓重点,出精品,创特色我社“九五”期间遵循社会主义出版方向和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初议“控制总量”依平在今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指出:“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  相似文献   

18.
展望“九七”深港两地信息业的合作与发展杨卫(深圳市信息中心)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与深港合作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要求,深圳市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特区的桥梁作用,以广...  相似文献   

19.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必须坚持教育为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一历史性的文件,是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