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快择,不但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更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发展,就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挖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性,建设当代体育文化,并以此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为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面对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随着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文化应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外交取得了增进国家交往和赢得国际认可的巨大成就。当前,奥运外交辉煌犹存,中国“体育热”持续升温,国际体育交往活动日益增多,这些都为中国体育外交提供了机遇。同时,在如何提升自身体育综合实力,摆脱体育政治化困扰等问题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需要重视并把握体育外交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体育外交工作健康发展,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总体外交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毛泽东体育观对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50周年纪念日。纵观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历程,使我们从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看到中国的发展壮大,各行各业争奇斗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谱写出一曲曲凯歌。中国体育也与其他行业一样,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在50年的发展中,结下硕果累累:在竞技体育方面,广大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以崭新的姿态、坚实的步伐,登上了世界体育大舞台,迈进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我国运动员先后夺得957个世界冠军,820次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为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创造了一幅幅动人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主要包括: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同全民健身相协调,是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并确立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长远的战略意义。一、体育教学必须确立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主导的指导思想翻开人类历史画卷,从欧洲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到现代中国伟人毛泽东,多少先哲们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性,是一种跨国度的文化沟通手段。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肢体语言,它突破了文化、民族、地域、宗教等因素的障碍,成为世界人民之间一种间接的相互沟通方式。在世界文化日趋融合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育竞赛更是风靡全世界,体育竞技比赛已经形成了以奥运会为核心和依托、波及全球的大众文化现象。同时,体育市场化也在中国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悄然形成,在各项超级联赛的赛场上,我们不难发现外援的身影。无论是把外援请到中国来,还是中国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融入到世界体育中去,都需要语言的交流与沟通。因此,英语不仅对全球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是体育工作者开展交流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地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充分认识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民族文化的泯灭。在中西体育文化从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在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作贡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和共同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蹴鞠作为古代体育运动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发展在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中国传统体育发展,提高中国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领域中的地位,实现中国传统体育与世界的融合.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背景与内容表现形式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西体育文化目前的发展趋势,即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成为主流趋势、竞技项目和健身项目分流成为体育发展的必然、科技的深入使得体育发展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礼仪的历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2l世纪,世界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区别于其它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新。中国的发展依靠创新,体育的腾飞依靠创新。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培训,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与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民素质提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体系,随着历史文化的长河交汇融合,如何把中西方体育相结合,共同促进世界体育运动的繁荣与发展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学校体育在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下历经百年岁月,并取得重大成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学校体育经历了艰难探索、稳步积淀、转折发展和守正创新四个历史时期。乡村学校体育在党的坚强领导、社会需求、宽松的政策环境及多元共治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汲取中国百年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未来的乡村学校体育需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保障体系、强化乡土文化根基、创新多元治理路径和发展绿色教育来促进乡村学校体育的新局面、新格局、新气象、新高度和新生态。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世界体育化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从而把握了世界体育化历史发展进程的趋势和规律,并根据这种发展趋势和规律,从东方体育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当代社会的需要两个方面论证了东方体育化必将迈入繁荣复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贞观政要》系统地总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策略,包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是中国行政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所体现出来的以民为本,择官重德、廉政勤政、中正诚信等行政伦理准则,对今天的各级各类领导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的国家,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也包括丰富的体育文化,古代中国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典型的农耕社会的体育图画。当代中国,也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光辉的民族形象,勾勒出更加耀眼的体育图景。古今中国体育的发展,处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自然也有其风格各异的发展进程。本文从时代背景、运行机制方面简要概述了中国古代体育兴盛与中国现代体育辉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养生体育是一个独立的体育体系,是世界体苑的一树奇花,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讲求性命双修、神形俱养或心身并育,在运动方法上,运用并创造了一套对神经系统进行训练与锻炼的内动、静动及两者结合的运动方式,强调适量或适度的人体外运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这些特征不仅制约和影响了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对抗性、竞争性以及运动员竞争精神、武勇精神的发挥,而且也使具有明显对抗性、竞争性的运动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体闲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体闲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人们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不高;休闲体育场所、设施发展滞后;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化管理,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女子体育是唐代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熠熠生辉,在世界古代体育史上也独树一帜。分析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的盛况及原因可知,其发展是唐代社会进步和女子地位改善的产物。这一研究为当今女子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体育运动对中国现代化之贡献,是中国体育工作者在研究与探讨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与方向时所应做的份内之事.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体育已走向世界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与世界体育潮流的相互融合,使我们的体育运动充满时代感.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世界性竞技运动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