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1阅卷概况笔者作为中学教师参加了2009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网上阅卷的评卷工作.高考评卷分为试评和正式评卷两个步骤.首先是试评,先由每道题的组长(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讲解该题可能出现的解法及每一种解法的评分细则,然后由每道题的阅卷者进行网上试评.每一份试卷的每一道题最少要经过两个人背对背批改.在此过程中阅卷者需达到两个统一: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绍兴市2009年中考数学的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对试题的情况和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尤其对试卷中的第18题(尺规作图题)颇有感受,下面对此题进行分析、评价,谈几点教学反思,以期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3.
1背景分析 2014年6月10日-1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网上阅卷工作,所阅的是数学理科卷第18题(即文科卷第20题).从阅卷结果来看,本题安徽省理科平均分约4.5分,文科约2.1分在阅卷之余,笔者思考:面对这样的答题情况,教师该如何教学?由此,笔者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把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归纳,以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余珍娣 《考试周刊》2012,(85):10-11
2012年6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常州市中考阅卷,负责的是第23题的批阅工作.阅卷结束后,我对这一题的完成情况作了及时小结,这让我重新反思自己的证明题的教学,引发了我对证明题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有幸参与了2011年嵊州市中考数学的阅卷工作,对绍兴市数学中考试卷中的第16题感触颇深,以下是自己对该题的分析、反思,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6年宁波市中考数学试卷的阅卷及分析工作.时试卷中的第26题感触颇深,现把自己对该题的分析、探索、反思、感悟摘文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C语言上机考试系统的自动评分模块为例,介绍和分析了各种题型的评分策略及此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部分源代码.针对传统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以结果论成败,不符合教师人工阅卷习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程序理解的动态测试与静态分析组合方法的编程题评分策略,该方法适用于考察考生对程序算法和关键语义的正确理解,使得评分结果更加符合人工阅卷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4年理综全国卷第24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笔者参加了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阅卷工作,对理综第24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错误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9.
窦立强 《物理教师》2009,30(1):19-19,21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的阅卷工作,几天的阅卷经历使我感触颇深,本文想结合阅卷(第15题)的一些体会,以及与其他阅卷老师进行交流得到的一些认识,谈谈在备考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笔者参加了今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考生该题的得分普遍较低。根据阅卷大组抽自于全省不同学校的1000多份试卷的统计显示 ,该题的平均得分只有13.894分。这样的分数属于五档评分标准中第三档的成绩。能得第四档分数的为数并不多。得第五档分数的 ,每册试卷 (25份 )中偶尔才一两份。考生这种普遍难以在书面表达题上得高分的现象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 ,从而发现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便于我们改进以后的教学。一、高考书面表达题失分现象分析今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 ,要求考生以书信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蒋如家 《教学月刊》2002,(10):28-30
笔参加了今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考生该题的得分普遍较低。根据阅卷大组抽自于全省不同学校的1000多份试卷的统计显示,该题的平均得分只有13.894分。这样的分数属于五档评分标准中第三档的成绩。能得第四档分数的为数并不多。得第五档分数的,  相似文献   

12.
1题目及阅卷参考解答 为方便读者,将2009年全国高考四川卷理综第24题的题目及阅卷参考解答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第19题是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一道好题.该试题难度适中,然而考生失分情况较多.现根据笔者阅卷掌握的情况作一简单分析(原题及参考答案见2000年全国高考物理第19题及答案).  相似文献   

14.
胡国民 《物理教师》2001,22(3):37-38
2000年高考实验题考查了三道题,计20分.从湖北省阅卷点抽样分析看出:实验题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全省考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只有5.3分,难度值为0.27.尤其是第16道电学实验题,满分为8分,全省平均分仅0.54分,难度值为0.07,为历届高考试题难度之最.现将考生对该题的正误解法评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幸参与了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阅卷工作,现就一试解答题中的第2题给出几种解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1.抽样统计和分析我市彭山县是四川省第一批进入初中课改实验的县之一,使用的是华东师大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材.2005年6月完成了第一轮课改实验,学生参加由市统一组织的毕业升学考试,阅卷后进行了抽样统计,其中第20题、21题、22题的题目及抽样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7.
历史材料题是同学们在历史考试中得分率不高的主要题型,这是历年高考阅卷中明确表现的问题。从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阅卷过程看,对历史材料题同学们明显失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因不认真审题或不理解题意而答非所问。2.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张冠李戴。3.因缺乏历史思维能力而盲目做题。  相似文献   

18.
何更生 《学语文》2003,(4):24-26
2003年安徽省夏季高考阅卷工作在安徽师范大学进行,文学院承担了语文学科(主观题部分)的阅卷任务。我们对语文人工阅卷的试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组织质检人员、各阅卷组组长以及部分重点中学的阅卷教师对试题和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现将第四题和第五题的调查结果、分析意见和研究结论汇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吉成 《物理教师》2007,28(3):4-55
在参加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黄冈赛区阅卷中,我评阅了试卷中的第6题.我认为这道题非常接近高考要求,符合高中教学实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是一道体现高考命题思想的好题,特对此题作一些分析,以期与各位老师切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高考是广东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二年高考.笔者有幸负责广东卷理科21题的阅卷工作.下面就答卷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