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屠力 《中国德育》2010,(2):62-63
本节课堂实录通过生动的课件,大量的材料,以摆事实、讲道理、议一议、算一算、赛一赛的形式,让学生感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的真谛,告诉学生珍惜时间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就是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之于学生,就是方向,就是航标,其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教师自身是一本最好的教材,比一切高深理论都深刻,比一切技能技巧都有效,比一切教科书都鲜活。一名教师,无论何其平凡,何其普通,都肩负着塑造灵魂之重任,一言一行也在有意无意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甚至终身。如果一位老师学识渊博,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3.
面对一桌丰盛的大餐,如:有象山十六碗——三鲜鱼鲛、五香薰鱼、葱油鲳鱼……你如果狼吞虎咽地没好好品味其色、香、味就一吞了之,那是很遗憾的事!喝茶有品茶,看戏有赏戏之说。对语文教学来说,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就是一道好茶,就是一桌盛宴,就是一场佳戏。教师就得引导学生细品慢嚼,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来润滋学生的言语,来培育学生的心智。从中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母语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相似文献   

4.
数学语言训练方式一、仿述仿述就是教给学生一种说的模式,让学生仿照模式进行思考回答。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二、扩述扩述就是诱导学生联想,通过一个条件说出与其有关的其他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三、辩述辩述就是将错例呈现出来,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教育界关于素质教育的话题风起云涌,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其实,无论哪一种看法,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生素质,归纳起来,就是如何让学生不仅拥有知识和能力,还得拥有完美的心智,也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为了激发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曾提出影响巨大的对儿童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于,  相似文献   

7.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普遍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教师节庆祝会上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更应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的教育,真正起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教育。在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中,人的成长与发展必须具备鲜明的自我特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性。由于受人体先天禀赋、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个性并不是一件可以程序化教育的事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针对学生特点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 语文是感性的,一切语言文字的自然组合所构建的文本,皆为心语,皆为诗语,都是通往作者心灵深处的一级级阶梯。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一次次地亲吻文本、触摸文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和记忆的心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就是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秀花 《广西教育》2013,(30):93-93
叶圣陶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教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就是适时点拨。教师对学生的“点拨”是一种教学方法与艺术,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在关键处给学生以启发;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发展学生的智能,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双眼看懂了学生的内心,一双脚走遍了学生的家庭,一颗心永远挂念着孩子们。这就是从教3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用诚心、爱心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名学生的国子监中学老师赵淑芳。  相似文献   

13.
沈杭 《贵州教育》2012,(22):40-41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美术教学主体,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美术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拓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4.
教学生几种背诵方法蒋新宇,陶家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背诵。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发现,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我们认为,重视背诵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一、反复朗读法。朗读就是要求学生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读课文。朗读课文时目视,口诵...  相似文献   

15.
韩海英 《小学生》2011,(4):27-28
一个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作文批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是对学生作文的全面调查和研究,也是评讲的前提和准备。作文批改的最高境界是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学生的作文是心灵的披露、情感的抒发;教师的批改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很迅速。  相似文献   

16.
黎洪国 《现代语文》2007,(3):105-105
学好语,我觉得主要靠一种悟性。因此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悟心。培养学生的悟性,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突破口。每一篇课的突破口,实际上就是课的题目。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运用“扣题开讲法”,是突破一篇课比较合适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调查研究。认识“习惯”的魔力。 行为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它一旦形成,就会稳定.成为一种倾向和需要,甚至会保持一辈子。例如,北方人喜欢吃馒头,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每天放晚学回家,有的学生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有的学生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动画片,看得不吃晚饭,不做作业。有的学生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去玩,玩到天黑才回家。同样父母亲都不在家。为什么这些同学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呢?这就是“习惯”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总是听到许多同行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得有责任心、爱心、细心、上进心以及宽容心。我认为这些心固然重要,但班主任还要有一颗更重要的心,那就是有一颗有温度的心,它是一切心的凝结,也是最饱含感情、真情的心。究其灵魂,就是班主任的爱要有温度。我认为有温度的爱能打动学生,能激励学生,能感染学生,更能使学生敞开心扉,以爱来回报你。为...  相似文献   

19.
朱天敏 《小学生》2010,(7):46-46
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  相似文献   

20.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概况 1.部分学生心态不正。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享乐,活着就是为了享福。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就已经形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了养尊处优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在他们的眼里,上学就是太受罪,上学就是吃苦。上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想法早已退缩了,放弃了。当了学习生活的逃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