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坚 《现代语文》2009,(10):159-160
2009年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和以往相比,今年语文试卷在"主观题"方面的分值在增加,逐步减少客观题比重,而文言文翻译题也成为各类增分对象之一。今年除北京卷考了一道3分值的选择题外外,全国总共18套语文试卷中的17套都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立金 《学语文》2005,(4):28-28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较2004年有较大变化:一是试卷结构的变化,第一卷由14题减为10题;现代文阅读中原有的一个鉴赏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二是分值权重的变化。第一卷由14题42分减少为10题30分;第二卷文言文翻译由8分增加到10分,诗歌鉴赏由6分增加到8分;现代阅读题(主观表达题)由18分增加到22分:第六大题3题12分增加到15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历经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2002年,取消了第Ⅰ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了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第二次是2004年,加大了翻译的文字量,将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8分,成为整个试卷中除作文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从近三年来考生解答文言文翻译主观题的实际情况来看,得分率一直很低,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把握这一新题型的应试技法,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笔者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四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一难点的。一、综观14套试题,把准命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历经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2002年,取消了第Ⅰ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了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第二次是2004年,加大了翻译的文字量,将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8分;第三次是2005年,部分省市将分值从8分增加到了9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相对稳定,尤其是句子翻译题几乎每个省份每年都设,去年全国18套高考试题,除北京卷外其他17套试卷均设置了文言句子翻译题,且分值达10分的就占了10套之多,可见考查的力度之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增加了翻译题,即让考生直接书面翻译文言文句子,分值由5分增至2005年的10分,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7.
2002年高考以来,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2009年三套全国卷为10分,江苏卷、湖北卷、四川卷、山东卷、江西卷、安徽卷、辽宁卷等也增加到10分。为此,有一点先要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已经结束,综观全国高考16套语文试卷,文言文翻译题依然是除作文外设计分值最高的一道主观题。该题分值设计最低的是福建卷6分,最高的是江西卷竞高达12分。从设计的分值足见各省市对文言知识的考查热情有增无减。但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考试院或者命题者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呢?  相似文献   

9.
2004年高考进一步加大了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减少了一道客观题,文言文翻译的主观题的分值增加至8分。随着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结构的调整,文言文翻译的地位更为凸现,文言文翻译的复习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 试题在题型结构上作出了如下调整:选择题由5道减少 为4道,分值由15分减少为12分:主观翻译题增加翻 译的文字量,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这一调整对考生 综合表达和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编 发了下面一组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题,以期能为广大考 生翻译技能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增加了翻译的文字量,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这一调整对考生的综合表达和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考试》2004,(11):105-111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中学教学的指南,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4年湖北卷,从考点到题型,从结构到权重.无一不是遵循“两纲”要求设计的。与2003年全国卷相比.2004年湖北卷减少了一道词语题,增加了一道标点符号题;减少了一道文言文的选择题,增加了一道文言翻译题;Ⅰ卷由45分减至42分,Ⅱ卷由105分增至108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语对“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历经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2002年,取消了第1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了一道言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第二次是2004年,加大了翻译的字量.将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8分,成为整个试卷中除作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从近三年来考生解答言翻译主观题的实际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4.
一、设题特点分析高考文言文从全国卷到各省市自主卷,无论命题形式还是分值分配,逐渐趋于稳定。2006年17套试卷文言文考查均由客观选择和主观表达两种题型组成,涉及到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文言文断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相似文献   

15.
【考点点击】2007年全国语文高考大纲(文言文部分)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自2002年文言翻译主观题型设置至今,高考试卷中对文言翻译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高考18套试卷中有17套设置文言翻译考题,分值最少为5分,大部分试卷保持在9-10分。题目大多设置在第Ⅱ卷,一般不再另选语料,从第Ⅰ卷文言语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高考古诗词的考查,要逐步加强,分数要逐步增加,难度也要相应地加大一点,并且要从过去的提供四个选项题逐步转变为阅读理解简答题。从今年(2006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古诗词考查题来看,应该是基本上贯彻了大纲的精神。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都有古诗词考查题,且大多数分值都是8分,只有天津卷的古诗词考查题分值为5分。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翻译题的考查力度,将分值由2003年前的5分增加到2004年的8分再到2005年、2006年的10分,这是命题的趋势。虽然考生都知道高考对文言翻译的要求是“直译”,也就是说要忠于原文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但许多考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出现了“得字不得分”的现象,也就是说,字写了不少,但所得分值不高。究其原因,是考生没能真正把握住每一翻译题的考查点。综观2005年、2006年高考文言翻译题,有五方面在翻译时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作了微小的调整,即第1卷减少一个小题,第Ⅱ卷增加翻译题分值。尽管调整幅度不大,但对广大考生来说,难度有所提高,能力测试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作品阅读 [考题概说]调整 近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材以散文为主,现当代散文比例相当大,小说偶有涉及;2005年则是清一色的散文[除全国卷(一)外]。试题基本采用主客观题结合的方式,但2005年则有九套题,尤其是全国卷的三套题都取消了客观题。鉴赏评价题大幅上升。赋分也发生了变化,全国卷由18分升为22分,湖南卷则飙至27分。  相似文献   

20.
从试卷结构来看,2006年的广东卷保持了与全国卷一致的严肃性。试题仍然分为两大部分七大题,作文部分的分值仍然是60分,且小题的数量与全国减少的趋势也非常一致,由2005年的24题减少为2006年的22题,减少了语句排序题和文言文内容分组题(前者缺少操作的实际意义,后者与文言文内容的分析概括重复)。客观选择题的分值也从2005年的36分减少到2006年的33分,进一步增大了主观题的比重。试题还注意了考试方向的稳定性。如文言文考查,仍然考记叙性的史传类古文,材料选自明代宋濂的《杜环小传》。除了在以上方面与全国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外,广东卷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