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军 《新高考》2005,(11):49-54
[原理呈现] 1.地面高度计算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图上的高度注记即海拔。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地形图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表现得就不一样。3.地形剖面图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地势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就用到地形剖面图。  相似文献   

2.
在高三一轮复习前,同学们接触等高线地形图较少,所以往往对等高线信息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将借助典型例题,例析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及地形剖面图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提高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增强解题能力. 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地形的判读 1.一般地形的判读 一般地形包括陆地基本地形和山区局部地形,陆地基本地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山区局部地形包括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根据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判读.  相似文献   

3.
党红 《教师》2011,(28):92-93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地形图的灵活运用是世界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查阅中考地理试卷发现,自2005年至今,每年中考试题中都有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但学生做得并不好,得分率不高,说明对于这一知识点,  相似文献   

4.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地形图的灵活运用是世界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查阅中考地理试卷发现,自2005年至今,每年中考试题中都有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但学生做得并不好,得分率不高,说明对于这一知识点,学生还没  相似文献   

5.
一、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口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口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不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峭壁悬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口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为缓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为陡坡。口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垂直相交。等  相似文献   

6.
正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1.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  相似文献   

7.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一)判读规律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①海拔在200米以下一般为平原。②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为丘陵。③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为山地。④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2.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A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B处。3.…  相似文献   

8.
地形图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地图 ,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地物按图例符号加注记表示。其内容的详略主要受地图比例尺的制约 ,根据实际需要 ,在国家经济建设、教学、科研和国家建设中 ,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中学区域地理教材中的地形图基本上是小比例尺图 ,考查局部地貌类型的地形图 ,比例尺大些 ,而根据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多为大比例尺图。Ⅰ .读图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 ,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 ,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 ,以两地的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9.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高中文科生的一大难点,通过沙盘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增强判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版本】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思路设计】以电影情节导入,使学生认识到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对象——等高线地形图。首先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板图,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利用板图,分析在地形图上判读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规律;通过"指掌山河"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山体部位,并在地形图上能够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游戏使学生直观  相似文献   

11.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封闭曲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地面等高线按比例缩小后,垂直投影到平面上所成的许多水平曲线。等高线地形图具有突出的优点,它能设想从空中俯视地面,鸟瞰地形全貌;它能准确反映各方坡面变化,给人以立体概念。它在军事上、工程上用处很大。它和分层设色法相结合,用在教学上也很合适。等高线高度的起算,以海平面为标准。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等高距的大小,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它更直观地显示了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地形剖面图是众多地理图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判读地形剖面图试题,本文着重分析地形剖面图试题的判读方法和解题技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理中"等高线"指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借助于这一名词,对于函数y=f(x),若存在互不相等的实数a、b、c,使f(a)=f(b)=f(c)=t,则称y=t为函数f(x)的等高线.本文利用函数的等高线,求解与交点横坐标或零点有关的问题.解这类问题一般要借助函数图象和函数性质分  相似文献   

14.
1、首先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大地水准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的两条等高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相似文献   

15.
平岚  郭建 《地理教育》2013,(4):26-27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地图部分提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教学目标,这将为学生"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以及认识、适应、利用地理环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地理中“等高线”指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借助于这一名词,数学中对于函数y=f(x),若存在互不相等的实数a,b,c,使f(a)=f(b)=f(c)=t,则y=t称作函数y=f(x)的等高线.利用函数的等高线求解与交点横坐标有关式子的取值范围问题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一般作为客观题压轴题出现.本文就此类问题的破解方法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丁生军 《广东教育》2006,(12):39-39,62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它比较抽象,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等高线地形图既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又是难点知识,识别地形图的不同地形部位、判别地形起伏,需要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这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制作简易模型,组织学生举办等高线模型制作展示赛,可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极大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一、起因进行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时,笔者边画板图边讲解如何判断“山峰、山谷、山脊、鞍部、断崖”等内容,忽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断崖处的等高线是重叠的?为什么山谷与山脊的等高线凸向相反?”我耐心详细地讲解后,该生仍以迷惑的眼神望…  相似文献   

19.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看数值范围:①看极值,辨起伏。读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可估算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②看大小,辨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相似文献   

20.
1.等值线的判读集中在以下方面(以等高线为例)(1)等值线的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2)等值线密度:在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3)极值:表示某区域海拔最大值与最小值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4)等值线弯曲处:一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