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眉 《青年记者》2004,(9):37-38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报料,即由新闻线人提供新闻线索,已经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各媒体纷纷开出高额酬金征集新闻线索,并且开辟专门的热线版和热线栏目来刊播报料的新闻。据统计,北京的主要都市类报纸一周内的热线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由报料产生的热线新闻的大量出现给媒体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媒  相似文献   

2.
"新闻线人"现象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如果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那些通过提供新闻线索从 新闻传媒获取报酬的人,那么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短。早在五六年前,广东的《 羊城晚报》等传媒已经纷纷推出悬赏“猛料”、开通“报料热线”的做法。近来,这一做法几乎在全国传媒普及,对新闻线人的报酬也逐步攀升。尤其是2003年11月,《新京报》刚刚横空出世便打出“万元征集新闻线索”的旗号,成为迄今国内最高的新闻报料奖,新闻线人再度引起人们关注。其中特别值得观察和研究的是其引起的传统新闻体制和观念的变化。 一、“新闻线人”现身上海进入2001年,有早晨读报…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竞争年代,独家新闻已成为稀缺品,越来越多的媒体相继打出“重奖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新闻线人应运而生。线人群体涉及广泛,而国家公职人员是其中较特殊的一类。他们由于工作关系,掌握了许多内部信息,对媒体而言则是新闻线索。在有奖“报料”等因素的作用下,许多公职人员自主向媒体“报料”,媒体也会不失时机地对国家机关这个新闻“富矿”的公职人员下手“挖料”。  相似文献   

4.
每月视窗     
新闻线人网的架构及维护新闻线人帮助媒体将触角伸向社会各个层面,是媒体新闻线索源的重要补充,他们的报料,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版面内容,改变了报纸的信息结构。那些市场化程度高的媒体,把新闻热线当作自己的生命线,把新闻线索当作新闻生产的源头活水,为此成立专门的热线部门,组建专门的新闻线人网络,并设置相应的版面,如热线新闻版、读者点采版、市民诉求版、新闻现场版等。  相似文献   

5.
李曲 《新闻界》2004,(4):64-65
这两年,一个名词——新闻线人,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这些人通常是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普通人,主动将自己遇上的趣闻、事件第一时间通报给媒体,大大提升了媒介对新闻“活鱼”的“拦截率”。《北京晨报》一位记者曾做过统计,北京主流综合性都市报热线版的新闻有80%来自线人的报料。  相似文献   

6.
王珩 《青年记者》2012,(19):36-37
新闻线人是近年来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和媒体竞争需要产生的一种社会职业.媒体进入市场化和商业化运营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直接体现在对新闻信息源的争夺上.如何在有限的新闻资源里挖掘到更广阔、更独家的新闻线索,如何在日趋残酷的媒体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都敦促媒体在挖掘新闻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下更大的工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媒体打出了“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于是就催生了一批以提供新闻线索为生的新闻线人.  相似文献   

7.
新闻线人     
“新闻线人”主要指的是非专职新闻人员,他们是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通过新闻热线或其他途径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社会群落。目前.“新闻线人”大致可分为职业新闻线人、兼职新闻线人、客串新闻线人和举报新闻线人。  相似文献   

8.
翻阅各大媒体报纸小难发现,重视新闻线索扩大新闻领域触角,已成各家媒体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信息源。各家媒体为不遗余力地把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网罗”在自家的版面上,各媒体都使出自己不同的招术:报料热线、新闻热线、民生热线、读热线等。线索的提供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读,反映不同  相似文献   

9.
随着报业高度发展、媒体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通信手段的进步,新闻线人应运而生。这些新闻线人帮助媒体将触角伸向社会各个层面,是媒体新闻线索源的重要补充,他们的报料,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版面内容,改变了报纸的信息结构。因此,那些市场  相似文献   

10.
王聪  葛威 《河北广播》2005,(5):62-63
“新闻线人”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短,最早兴盛于香港。六七年前,广东的《羊城晚报》等传媒也纷纷推出悬赏“猛料”、开通“报料热线”的做法。如今,这一做法更是在全国媒体普及,对新闻线人的报酬也逮步攀升。  相似文献   

11.
钟翠凤 《当代传播》2005,(6):104-105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媒体打出了“提供新闻线索有奖”的广告,而各大传媒上由老百姓提供线索后采写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于是,一类新新职业者开始出现——新闻线人。新闻线人的概念和种类有资料显示,我国的新闻线人大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从本质上说,新闻线人从事的是一种交易行为,线人提供的新闻线索一经采用,便获得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奖金。2003 年11月,北京《新京报》打出了“首期万元线索大奖”的广告, 很快,一篇引起较大反响的核心报道的线索提供者获得奖金一万元,这是迄今国内最高的新闻线索奖。2003年12月9日,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前来新华社北京总部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2004年5月开始,新华社在新华网以及新华社旗下的各个报刊醒目位置公布有偿报料的热线电话,把新闻线人争夺战推向了白热化。  相似文献   

12.
刘汉宏 《新闻战线》2012,(4):102-103
有效开拓新闻源、合理利用新闻源,就能够拥有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首发力,就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开通热线获取报料为向读者征集新闻线索,创刊不久,当代生活报就开通了新闻热线,每天安排两名记者轮值,轮值记者接到新闻报料后通知记者去采访。由于每位记者均有工分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扩大新闻资源的来源,不少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成立了热线新闻部。热线新闻部突破“口”的概念,依靠新闻热线,从生活中获取新闻信息。为了增加新闻线索,都市报热线近年来又推出酬金制,将信息的酬金加到百元以上,在北京等媒体竞争激烈的城市甚至高达2000元。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新闻媒体原创新闻中,跑口记者占到60%-70%,热线占到30%-40%。热线新闻部记者尚可依靠热线获取新闻线索,《齐鲁晚报》在2001年推出《今日济南》板块,进行社区新闻报道,这些社区记者,一没有“口”,二没有热线,更没有固定的新闻来源,但在3年多的实践中,《今日济南》的社区记者,却突破了对“口”和热线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而央视的焦点访谈则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依靠“报料”,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闻线人”,就是通过向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被媒体采用后获取奖金的人,也叫新闻报料人。概括起来,当前的新闻线人可以分为三类:职业新闻线人、副业新闻线人、客串新闻线人。据统计,目前媒体根据新闻线人提供线索采编的新闻比例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叶靖 《视听纵横》2005,(5):102-103
竞争使各媒体都想方设法开辟新的新闻来源,使用新闻线人,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做法,可视为在此方面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论新闻报料人的权益维护与行为约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嘉嗣  朱文丰 《新闻知识》2004,26(11):24-26
新闻报料人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界是一个新兴的群体,他们来自民间、自发地通过热线电活等方式直接与新闻单位取得联系,提供新闻线索、反映民情民意,间接参与到舆论监督当中来。近年来,随着媒体在新闻来源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培育稳固报料人队伍而不断增加新闻报料奖金,受此鼓励,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随之浮出水面,甚至获得了“新闻线人”的职业化称谓。  相似文献   

18.
赵金 《青年记者》2004,(1):55-56
赵: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之下,越来越多的媒体相继打出了“重奖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并根据“报料人”提供线索的价值高低,付给50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奖金。因此,或兼职、或专职的新闻线人渐渐浮出水面。深圳最近就出了个“报料王”刘某,据说月收入达五六千元;据不完  相似文献   

19.
刘琼 《青年记者》2006,(6):44-44
新闻线人在国外早已出现,在我国则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随着都市报的兴起,媒体对新闻线索的争夺日益激烈,新闻线人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壮大。新闻线人的出现,在给新闻单位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新闻观念和机制带来了很多创新。突破了新闻信源无偿的观念著名的信息论创  相似文献   

20.
论新闻线人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涛 《现代传播》2005,(4):122-123
所谓新闻线人,是指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获得报酬的人。新闻线人主要有两种类型:专业新闻线人,自制设备,以此为业;副业新闻线人,不定期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线人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合法性,其存在值得大力提倡。新闻线人存在的合理性分析一是新闻线人的出现是新闻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适应了社会公众对新闻发展的最新的需要。如今,新闻市场竞争较之以往更加激烈,如果媒体按部就班,依然故我,固步自封,其结果很可能是被淘汰出局。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北京媒体首先打出了“重奖新闻线索”的口号,从新闻的源头上展开竞争,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