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土地面积单位的换算,解答有关土地面积的应用题。 “公顷、平方千米”是新的面积计量单位。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四年级学生对“公顷、平方千米”没有感性认识,从数学知识看“1公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第七册“土地面积单位”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主要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并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了解1公顷有多大,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  相似文献   

3.
洪利荣 《云南教育》2001,(21):42-43
小学数学第七册“土地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知识及其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教材安排了让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际观察测量的活动,以便使学生直接感知1公顷有多大,练习中还安排学生测量学校操场,了解本区本乡的面积等活动,从而建立公顷的表象。通过例题、练习的具体推算,使学生掌握相邻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及其与平方米间的进率。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先复习计算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以及…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简解:三下学了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要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本课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形成1公顷的观念,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目标预设:①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②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③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1、82页。二、教材简析《认识公顷》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提供了丰学习素材,如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日月潭等,通过介绍这些景点占地面积引出顷"这一土地面积,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土地单位的需要,教学按"引入面积单位—认识单位—发现进率—应用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题"的顺序进行。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分米、平方米,会进行一些常见平面图形面计算。课前走访还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学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或多或少接触过,知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土地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知识以及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节的教学目的是:1.通过实地观察和具体推算,使学生了解土地面积单位公亩、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2.能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会解答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应用题以及单位面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初步学会了步测和目测,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纸上谈兵"。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知较大的面积单位,培养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我何不利用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内容包括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的认识、两个相邻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其实际应用。与通用教材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这部分内容由原来的六年制第九册提前到第七册;二是大大简化了土地面积单位(废除了“公亩”)。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实际操作、实地观察、引导推想等活动,以便使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表象,通过具体推算得出相邻两个土地面积间的进率,在实际应用中突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着重单名数的换算。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符合学生的认以特点,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公顷的教学属于概念的教学,概念内涵的理解对学生却非常抽象,课前学生认识的面积都是可以用直观的形象来表示的,而公顷作为土地的面积单位,属于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怎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公顷与平方米的互换计算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正>"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前期深思考、教学过程讲策略、效果预测促达成三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前期深思考思考一:读教材、读学生,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做保障。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一单元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  相似文献   

11.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计算单位——公顷,掌握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l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P70~P87),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从学习长度概念到学习面积概念,是空间形式认知发展上的飞跃。系统梳理、合理安排、科学复习“面积”知识,建构稳固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复习内容细致梳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土地面积单位。将复习内容认真梳…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组成.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什么是面积,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建立地积单位的概念以后,怎样使他们牢固地掌握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呢?我针对四年级学生仍然对形象记忆感兴趣的特点,在讲公市制地积单位时,有意识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张土地面积单位换算示意图。随着讲课的逐步深入,对示意图不断完善,如下所示:(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的大小排列)  相似文献   

16.
面积表示一个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面积的大小由面积单位来计量,土地的面积又被称为地积。面积的计量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古代西方的尼罗河流域,那里土地肥沃,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休养生息。可是由于洪水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时,当讲完"平方千米"可以用"km~2"表示后,有学生提出,"老师,我有问题,‘公顷’用字母怎样表示?"我很高兴学生这么善思。我们都熟知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平时很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引导怎样提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孩子们思维很活跃,经常是问题不断,因此有了谢俊杰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呀,重量单位、长度单位以及其他的面积单位教  相似文献   

18.
<正>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两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直接接触和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往往因为缺少体验和观察视角而感到学习困难,难以建立表象。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土地面积“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如何基于教材研读确定本课的关键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呢?一、教材研读理脉络学生在“公顷和平方千米”之前,已经学习过面积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具备了认识图形面积的方法,积累了建立直观表象的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4页。设计理念:本课时教学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让学生认识1公顷,并会进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