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与火     
杨扬 《新体育》2010,(2):36-39
2010年年初的一天,我接到了小杨阳的电话,她说:“快看电视,正在播我们呢!”我赶紧打开电视,一眼看出画面上播放的是盐湖城冬奥会的比赛。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武术!因为它使我变得坚强,能时时让我超越自己.去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挑战未来、充实自己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意义昕在。为此,我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来追寻我的武术之梦。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什么颜色的?是高手对招时飘逸潇洒的蓝色?是武侠小说中两两对决时冷凝的黑色?抑或是决战沙场时杀伐的血色?带着这样韵疑问,高一毕业体育分科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武术。Luckly!上第一节课教的竟是剑术。剑乃是兵家之首,过去仅在电视中看人潇洒舞弄,尽管我们手中握着的不过是一根稍具剑型的竹条,但一想象我手执长剑的样子,我  相似文献   

4.
那天是你用一声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你问我还要去何方我说要上你的路  相似文献   

5.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6,(7):54-55
我现在已经大学本科毕业,并考取了研究生,因为某种原因调剂到了广西大学,我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接触武术的,跟一个师兄学些基本功和套路、散手,同时我也是《中华武术》的忠实读者,再过几个月我将要去南宁读研究生了,希望到了那边还能继续习武练功,希望能得到名师指教和传授。所以我希望您能为我在南宁找位明师,使我在读研究生期间生活更加充实,武术方面也大有进步,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6.
王涛 《中华武术》2000,(2):62-62
宋雪在北京第27中念初二,她从7岁开始练武术.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的“武龄”了,曾多次获得北京青少年南拳、棍术、刀术第一名。 问宋雪为什么练武术她说:“我小时候身体特别不好,老得病,一个礼拜恨不得去好几次医院,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另一方面我也很喜欢,所以就开始学武术了。宋雪说:“开始,是我自己特别喜欢,想练,可是练了一段觉得太苦,开始打退堂鼓了。不过后来家长、老师都鼓励我.我自己想.老 这么病病歪歪的自己也不好受 呀!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 宋雪说这么多年练武术, 最难忘的是练旋子的情景:‘刚 开始…  相似文献   

7.
儿子从小跟爸爸奶奶,4岁时才接他来北京。记得四.五岁时,他能说出很多儿歌、唐诗,后采偶然发现他特喜欢舞刀弄枪,不是嘿哈,就是打杀。只要电视里一演武打片,小眼睛盯着电视就一动不动了,晚上睡学前还得缠着让我讲武打故事。不过6岁后再教他儿歌,他就嘟起小嘴,满脑的不高兴。真是的.以前不是教他“小老鼠.上灯台……”就是教地“高楼大桥下,游过一群鸭连我都觉得乏味。干脆,就教他武术得了。习武能健体强身,又能适应儿童好动的特点,儿子准高兴!还是上小学的时候,一次打架失利后,我决心学武。母亲带我去了一位武帅,跟他学…  相似文献   

8.
《太极宗师》火爆京城,武术又展巨大魔力。功夫小子青春年少,吴京直追李连杰。七月,世界杯的烽烟还未消散,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帅》又在京城掀起了一股武术热潮。功夫大小吴京以其精湛的武功、成熟中又带有稚气的形象和渐趋成熟的演技征服了观众。这个看起来像大男孩儿似的吴京成为很多青少年武迷、影迷的青春偶像,当记者问许多刚刚爱上武术、走上练武场的中小学生最崇逢谁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吴京!.武术魅力是无穷的,武术的魅力又是古老的。《记》。的《刺客列传》开中国武侠文艺之先河,塑造了聂政、荆轲等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9.
尤志心 《精武》2007,(12):61-62
手擒双燕陈健侯少时就爱好武术.学的是红拳,启蒙拳师姓张。陈常腿绑铅块。练习轻功。所以动作敏捷过人.春天,家里厅堂上,常有燕子飞掠而过,他纵身一跃即能抓住飞燕。有一次,一对飞燕穿堂绕梁而过,他对人说:“我一手能抓住两只飞燕。”人们说:“我们不信!”说时迟那时快,陈纵身一跃,一手一抓,不见燕子踪影,大家以为飞跑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2006,(1):14-16
冬日的阳光下,伴着浓郁的茶香阅读你们的来信,是我每天最快乐的事。一封封来信 仿佛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颗颗火热的心,无论褒贬,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你们对武术的执 着,对《中华武术》的热爱。武迷俱乐部使我们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让我一次次地感动。 记得有位吉林的读者来电话说:“我都七十多岁了,想加入《中华武术》的武迷俱 乐部,你们还要我吗?,”我很坚决地说:“当然,我们很欢迎您的加入!”电话里传来了老 人开心的笑声。老人从我们创刊起到现在,两百多期杂志期期保留,有这样好的读者, 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 这样的电话我接了很多,这样的读者也遇到很多,在这里我们想向所有的读者说: “谢谢!感谢你们多年来对《中华武术》的厚爱。您的支持与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真 诚地祝愿大家健康、快乐!”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我刊武迷俱乐部的会员资料,并发放会员证,以便读 者朋友们增进交流。 ——本版责任编辑 宋黎明  相似文献   

11.
“现在是体育的春天。中国女排又勇夺世界冠军。今天,你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春风?”《中华武术》要创刊,想请您题”这也是春风!”我访问萧军同志就是这样开始的。萧老是个地道的武术爱好者,他今年75岁,还是拳不离手,武术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说到这儿,他高兴地走向两大摞书前说:“最近我整理了一下书籍,这些都是武术方面的,还真不少,其中有的可能还是孤本珍品呢。”萧老说:“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份遗产之所以宝贵,并不完全是因‘古’。古的东西不一定都好,有的古玩艺儿虽好,但也不是人人有用,人人能用。秦始皇兵马俑…  相似文献   

12.
5月25日下午,在石景山体育馆里’98全国武术锦标赛女子踢团体赛中最激烈精彩的对练比赛正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忽然看见坐在不远处聚精会神观看比赛的丁慧茹。这位八运会南拳冠军上午又得了一个第一。她静静地坐在那儿,少了几分豪气,多了几分文静。问她最近在忙些什么,她说现在正在政法学校上学,忙着给自己“充电”,希望等补充些能晏。另外训练也很紧,自己是老队员了,又要照顾小队员,成天忙忙碌碌,不过日子过得挺充实。王慧茹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她说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练硬笔书法,还喜欢看电视,爱看武打片。了慧额说:”我最…  相似文献   

13.
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们:你们好! 首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我能够取得散打王,和你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练武术十多年,我走过的路弯弯曲曲,武术对于我来说  相似文献   

14.
大震 《当代体育》2011,(15):82-87
中国人有句老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距离我上一次看见杜兰特,已经有400天的光景。当然,对杜兰特来说,这400天可能更像是800天——他曾不止一次说过对于时间和成长的急迫程度,打算一天当两天用。所以当我再次看见杜兰特的时候,明显感觉他比去年稍稍壮了一些,特别是他的小腿,经过一年的锻炼之后,明显比过去更粗壮。经过这一年...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此感到自豪。平时只是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别人练武术,自从学校开展这项运动后,我终于可以亲自练一练了,我的心中别提多高兴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是怎样学练武术的。俗说话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两句话如果用来表现我们练武术的话,  相似文献   

16.
衣善新 《钓鱼》2004,(15):29-29
水库边,一位钓友问我:“为什么你能钓着白鲢,我却钓不到?”我说:“因为你钓白鲢时睁着眼,而我钓白鲢时闭着眼。”这位钓友说:“你真会开玩笑!”我说“信不信由你”!  相似文献   

17.
捧着这向往以久的奖杯,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和骄傲!庆功会上贺老总向邓小平同志介绍我说:“她是个勇敢的云南姑娘!”更令我意外和兴奋的是,当我和队友们走进大会堂时,突然看见了我的男朋友黄勇。他双手托起一个洋红色的雕漆大花瓶,亲切地说:“这是我颁给你的奖杯!”宴会结束后,返回住地已是凌晨1点多,我却毫无睡意,躺在床上,难以成眠。我的成功之路,伴着许多艰辛与坎坷,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永远也忘不了1961年春天那个不眠之夜。贺老总语重心长第26届世乒赛胜利闭幕了。来自五大洲的两百多名乒乓…  相似文献   

18.
三面王磊     
第一次看见王磊是他刚从巴西回来,被健力宝刷下来了。小伙子怯生生地坐在那儿小心翼翼地讲述着他心里的不服气。“我就是要证明我有能力。”他这样说。心里憋一股劲,急于证明自己。那时候他不太能说话,但心气儿很高,不太能踢得上比赛,但拼劲很足。他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要不停地进球让剧他的人后悔让国内的人知道他的厉害。第二次看见王磊就是1年以后了,这时他已经是八一队的主力,那天他们输了球。“走!都走!”他喊着把记者推出门外,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里,很伤心的样子,很有脾气的样子。又是1年以后,第三次见到王磊时八一队…  相似文献   

19.
姚志铭     
《当代体育》2010,(6):76-76
我可以骄傲的告诉全世界他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我可以坚定的对每一位华人说他是一名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我可以自豪的向所有外国友人说他是一名中国人!他这一生有三大愿望:手上能戴上NBA总冠军戒指;胸前能配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奖牌;能帮助所有困难的人走出逆境!  相似文献   

20.
吕学朋 《精武》2009,(10):59-59
我有幸习练大成拳,并且得到许多宝贵的武术经验,这完全要归功于《精武》杂志,在此深表谢意!我从小喜欢武术,崇拜那些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英雄人物。但由于家乡很少有人习练武术,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正式拜师学艺。十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离家不远的书店里发现了《精武》,看完之后便爱不释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