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书面语和人们的言谈中,“三教九流”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色各样的人,也泛指江湖上各种职业。那么,“三教”、“九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三教,在中国语文中,指古代的儒、佛、道三教。最早大概见于《北史·周高祖纪》: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于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九流,按《汉书·艺文志》载,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者流。“九流”与“三教”合称,泛指思想、学术界的各种流派。后来“三教九流”或“九流三教”又多用于泛称人群  相似文献   

3.
沈丽琼 《甘肃教育》2011,(23):59-59
“三教九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受明清白话小说或现在的影视剧的影响,人们说到三教九流。  相似文献   

4.
一般人提到“三教九流”,往往是指江湖上各种行当,各色人物,并且带有贬意。事实上,它泛指宗教、学术领域中的各种流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概括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意思。基本上,儒教、道教、佛教被称为三教,而九流则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教中的儒,古称术士,原  相似文献   

5.
百草园     
三教九流武侠小说中写到不少“三教九流”的人物,有的身怀绝技,有的未卜先知,有的遁迹佛门,真是五花八门。所谓“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儒教的始祖是孔丘(孔子),主张“仁政”,以“仁爱”为本。道教的姑祖是李耳(老子),人称“太上老君”,主张“无为”。佛教的始祖是印度释迦牟尼,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杂家之流。法家的始祖为韩非,主张法治;墨家的始祖为墨翟(墨子),主张“兼爱”;农家的代表为许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人把那些在本职工作之外,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什么都懂一点的同志称为“杂家”。从语气中体会,不象是佩服,倒有些嘲讽的意味。嘲讽什么  相似文献   

7.
《语文天地》1997年第24期刊发了阮光荣、陈禄平二位同志的文章《谈谈“三教九流》,笔者读后认为,该文对“三教”的诠释不甚详尽,另外虽然各地对“九流”的传说不尽相同,但该文中有明显的概念上的舛误,如“官”与“宰相”、“阁老”、“进士”之间属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难以并列;再者“剃头”、“池子”、“搓背”、“修脚”等均属“服务行业”,难分“贵贱  相似文献   

8.
郝佳 《家教指南》2005,(6):27-27
在美国,学校过不久就会有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律师、拍卖行的拍卖师、车行的推销员、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作家等等。当然,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  相似文献   

9.
客运乘务人员工作场地特殊——在运行中的旅客列车上;工作对象复杂——上至中央首长,下至三教九流,面对的是国际国内旅客。这就决定了对他们的岗位技能培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对此,我们采用了“三三二”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沈彦 《中学教育》2006,(7):61-61
在美国,一些学校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职业日”。 “职业日”那天,校方请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走进校园的有律师、拍卖师、营销员、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作家等等。孩子们学到的并不是什么职业能赚多少钱,而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水浒》一书,通篇鼓吹超阶级的“兄弟情义”,说什么梁山泊中,“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他们的头头,自然是那个能够“呼群保义”的宋江。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不是。在阶级社会里,只有某个阶级的“兄弟情义”,而决没有什么超阶级的“兄弟情义”。拿梁山泊来说吧,那里“兄弟情义”的确是有的,但不是一种,而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一些学校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职业日”。“职业日”那天,校方请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走进校园的有律师、拍卖师、营销员、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作家等等。孩子们学到的并不是什么职业能赚多少钱,而是了解了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生存和发展的。“职业日”让孩子们看到世界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并非只有文理两色。  相似文献   

13.
“暴”和“爆”音同形近而义不同。“暴”是个会意宇,表示日出双手捧米晒,本义指晒,这个意义后加“日”写作“曝(pù)”,引申指显现(如“暴露”)、急骤或突然(如“暴雨、暴病、暴怒、暴乱”)、凶残(如“暴行、暴虐、凶暴、残暴”)等。“爆”是个形声字,形旁是火,本义指火进散而破裂,引申指猛然进裂(如“车胎爆了、火山爆发、爆破”)等。  相似文献   

14.
近代辽宁的“杂巴地儿”文化是近代辽宁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最广大底层百姓市井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近代辽宁地区的“杂巴地儿”汇聚了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的各色人等,成为这些人安身立命之所,也为辽宁地区的民间艺术提供养分。除此之外一些封建糟粕和民间陋俗也夹杂其中,成为近代辽宁“杂巴地儿”文化的负极。本文从近代辽宁“杂巴地儿”文化入手,着眼于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尝试性对近代辽宁“杂巴地儿”文化进行初步探析,以期为近代东北社会生活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衣”偏旁真棒!它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你看,它可以字的多个部位来构字。1.顶天的“衣”。指“衣”在上下结构字的上部。如“裔”等字。2.立地的“衣”。指“衣”在上下结构字的下部。如“袋、裂、装、裘、袈、袅、裳、裴、袭”等字。3.居左的“衣”。指“衣字...  相似文献   

16.
说“烟”     
烟指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气状物,这是尽人皆知的。然而在诗中,尤其是山水诗中,这个烟字却使用得相当广泛,如,“烟花”、“烟柳”、“烟雨”、“烟波”、“烟海”、“烟景”、“烟霞”等词语几乎触目皆是,而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则其所指又各不相同,或指云,或指雾,或指水气,或指微雨,种种不一。  相似文献   

17.
“南”“北”合配使用.构成“南A北B”格式,大体有三种情况:一,实指。“南”“北”实指其方向.如“南箕北斗”、“南橘北枳”。二,对指。“南A”和“北B”的意思相对。如“南阮北阮”(晋朝时姓阮的家族住北者富而南北者贫.指居住一地而贫富悬殊的同族人家).  相似文献   

18.
释“尤”     
“尤”是“(疣)”、“()”、“”的本字,它的本义是“六指(支指)”; 六指是“突出于手”的,所以引申出“特异的、尤异的、突出的、最优异的、过甚”等义及“格 外、尤其、特别”等义;六指是畸形的、怪异少见的,所以又引出“灾异、灾祸、过错、缺点” 和“责备、指责、怨咎、非议”等义:“尤”训出的两对相反意思是由于六指在手上生长的不同 部位和民俗文化、体态语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虚指”和“无指”是古代汉语指示代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指代形式。“虚指”,简要地说就是有所指而不明白地说出来。在古代汉语中说话的人对所要说明的人、事,不愿明说,不能明说,或者不必说出,或者根本不知道时,选用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去代替,这种语言现象便是“虚指”。这类可以用做“虚指”的代词,为数不多,在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只有“某”、“或”等字。如: 1、某日烧蓑城苇。(陈弘绪《文天祥》)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3、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宗臣《报刘一丈书》)  相似文献   

20.
“左”和“右”是古今汉语中常用的两个字,意思常常是相对的,又常常连用。“左”和“右”的本义分别是左手、右手。“左”和“右”常常分别表示左边和右边。因为君主往往向南而坐,所以“左”又指东面,“右”又指西面。例如“淮左名都”(姜夔《扬州慢》)中的“淮左”就是“淮水东面”。“左”和“右”都有帮助的意思,其中“左”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