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稳态电路是电子设计中的一个常用电路。文章以一个简单的单稳态电路为例,将TTL、CMOS和施密特触发器在相同的电路中的不同的作用展示出来,能够很直观地理解和掌握TTL、CMOS和施密特触发器的特点和用途。四个电路均在Proteus中仿真和实际电路中验证,两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谐振式传感器闭环自激/检测系统中的波形变换电路输出TTL方波陡直性较差且要求输入信号幅值较大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波形变换电路。该波形变换电路由电压比较器和模拟开关组成,电压比较器将输入的正弦信号转化为方波信号,控制模拟开关产生陡直性更为优异的同频率方波。通过与分别基于施密特触发器和电压比较器的两种波形变换电路比较发现,该波形变换电路输出的方波陡直性最好,上升时间仅为5.6 ns。微谐振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后,只要幅值超过25 m V,均可满足闭环自激/检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集成电路按晶体管的性质分为TTL和CMOS两大类,TTL以速度见长,CMOS以功耗低而著称,其中CMOS电路以其优良的特性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CMOS集成电路的性能特点微直流功耗-CMOS电路的单门静态功耗在毫微瓦(nw)数量级。高噪声容限-CMOS电路的噪声容限一般在40%电源电压以上,所有的输入均有删保护电路,良好的抗辐照特性等。CMOS缓冲器或大电流驱动器由于其本身的低输出阻抗,必须注意这些电路采用大负载电容(≥500PF)时等效于输出短路的情况。为此,对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CMOS集成电路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时彦  陈偕雄 《科技通报》1992,8(3):145-149
从电流型CMOS电路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混合开关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于三值电流型CMOS电路的设计.此外,对所设计的极性变换电路利用SPICE程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5.
徐艳  姜振兵 《科技广场》2009,(11):192-194
本文简要介绍Multisim8软件的特点,并选用THS7001芯片搭建了一个自动增益放大电路,同时使用Multisim对实际电路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实际电路与仿真电路在各测量点的测量值,评估Multisim软件对实际电路仿真的有效性,为实际电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丽  陶维青 《科教文汇》2009,(34):278-279
设计了便携式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它能测试TTL和CMOS类型的集成电路。整个系统由AVR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测试插座、接口电路、键盘及显示电路组成。该系统操作简单,只须通过键盘就能完成系统的设置及芯片的检测,并且利用LED和液晶显示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极大增加了使用价值。整个系统不仅能够测试器件的好坏、类型及功能,而且经济实用,易于携带,操作方便,其体积与一台普通数字万用表相当,并且能够很好满足个人、学校及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路三要素理论和混值编码技术的研究,提出采用2-5混值编码技术设计十值运算电路的新方案。首先利用T运算设计2-5混值/十值T门,然后,根据二值T型解码网络D/A转换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了十值T型解码网络D/A转换器。最后用PSPICE模拟验证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对二值比较逻辑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把比较运算引入到三值逻辑的领域,并提出TTL三值比较逻辑门的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9.
TTL非门电路是众多《数字电路》教材中的经典例子,很多读者对该电路的输入级三极管的工作过程感到难以理解,本文利用著名的电路仿真软件PSpice对该电路进行模拟仿真,对输入极三极管在不同电平下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地分析,还对输入级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能否互换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结论,最后阐述了利用Pspice软件模拟仿真的意义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戴静  陆金刚  汪鹏君 《科技通报》2007,23(5):693-697,701
通过对神经MOS晶体管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值D/A、A/D转换器设计的新方案。与传统多值D/A、A/D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相比,用该方法设计的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功耗低等特点。最后用PSPICE模拟证明了上述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  相似文献   

11.
差动电流开关的控阈技术及施密特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输入信号的变化过程中,施密特电路实现阈值突变的核心部件为阈值可控开关.本文从分析差动电流开关着手,对现有TTL施密特集成电路进行了剖析,并设计了几种ECL施密特电路  相似文献   

12.
万旭 《科技通报》1999,15(4):274-277
从适用于CMOS的开关-信号理论着手,建立了具有三值四态输出功能的CMOS输出级电路,提出了基于开关-信号理论指导三值四态门设计的方法和过程,经过PSPICE计算机程序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模拟,结果俞垢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良好的DC和瞬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因线路是生命体对自身生命过程控制的动态调控系统。在工程化的设计原理的指导下,人工基因线路是对天然基因调控线路进行简单化处理和重新编程,以及引入自然界不存在的人造法则。人工基因线路由遗传开关、生物振荡器、逻辑门等组成,以执行诸多调控功能。多种多样的人工基因线路设计与构建,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生命调控基本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天然的生物系统进行改造、再创的手段,并为医药健康、农业环境和工业发酵等领域的实际需求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虽然在过去20年里,人们在人工基因线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细胞体内蕴含着的众多复杂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途径,为设计和组装具有更加高级功能的基因线路带来了挑战。相应地,如何实现微小细胞内复杂基因线路的可预测设计组装,如何保障基因线路在复杂的体内外环境下发挥稳健的功能,将成为未来几年人工基因线路研究的关键核心问题和势必克服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对锁相环型频率综合器中的高速分频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比较了同步分频器和异步分频器,表明了异步分频器在高频应用中的特点。对相位切换型异步分频器中第1级和第2级2分频电路的实现方案进行了仔细分析和对比,并针对Wang提出的2分频电路中存在的电荷分享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仿真显示改进后的电路有效解决了电路中的电荷分享问题。采用Chartered 0.35μm 2P4M CMOS工艺,对第1级与改进后的第2级2分频电路整体仿真显示,电路的最高工作频率为3.3GHz,电流消耗为1.9mA。  相似文献   

15.
杨亚让 《科技通报》2012,28(6):43-46
现实生活中很多场合,窗帘尺寸大且彼此之间间隔较远,这给窗帘的控制带来了很多不便。利用主从式多机通信协议,合理选择各器件的参数,实现了窗帘控制系统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的电路设计。串行通信过程中,将TTL电平转换为MAX232电平,可以实现控制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并且可以节省传送线。本设计已经做出实物并通过验证,可以远距离控制窗帘,真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数字电路与系统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作者的工作介绍了国内外在数字电路与系统方面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多值数字电路与系统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多值数字电路与系统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向及在理论上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顾永建 《科技通报》1999,15(5):367-369
在将有源RLC电路量子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压缩真空态下介观RLC电路中电荷、电流的量子起伏,所得结论比其它文献更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A general, unified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is employed to study realization of operational amplifier (OA) based sinusoidal RC-active oscillators. Both single frequency and variable frequency operations are investigated. A set of circuits is found for each case. The sets consist of 12 and 16 circuits respectively. The circuits are canonic, that is, they require the minimum number of active and passive components. For each circuit, the single frequency set requires one OA, two capacitors and four resistors, while the variable frequency set needs one OA, two capacitors and five resistors. Both sets are shown to be complete in that generation of any additional canonic circuit is not possible. Variable frequency oscillators are all single resistor controlled.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variable resistor. All the circuits are laboratory tes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gree closely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presentative test results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RT器件的数据选择器和D锁存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和三端共振隧穿器件RTD/HEMT为基本单元,设计了一个全新的1-of-2数据选择器,并以该数据选择器为核心电路,实现了基于RT器件的D锁存器,SPICE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为利用RT器件设计时序电路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法.本文所设计的电路具有量子器件的低功耗、高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