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呼和浩特市七中李萍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来自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的爱、有了这种爱,就有了从教的动力源泉,有了育人成才的前提,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会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爱与对教育的爱是成正比的,对孩子冷冰冰的人,对教育也必然缺乏热情。母爱不能取代师爱(暂且让我这样称呼吧)。母爱的生物学基础是母性的本能:师爱的源泉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未来的爱的汇合.前者,有如乳汁;后者,却是心血!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激起对教师的敬爱,对学习的热爱,对本身的自爱。从孩子的身上可以反射出教师  相似文献   

3.
策划人语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常识。爱心教育之下,赏识教育,也为近年来所大力提倡。然而,物极必反,有专家呼吁,"教育中不能没有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老师们也发现,光有爱心、赏识、表扬、奖励,似乎并不能解决教育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不过,教师对惩戒的态度,却是暧昧的。一方面,不少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娇惯任性,稍不注意,自虐自杀、暴打老师、大闹学校的事件就接连冒出,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说过: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力量的源泉在于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源泉,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魅力。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而这种对话交流正需要教师将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出来。爱,是与学生沟通的基点,真诚的爱意不仅能够有效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够软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行为意识。一、爱就是积极鼓励,锻炼低年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低年级学生天生喜欢模仿,他们乐于将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因此,教师在低年级学生的每一个举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和无意的举动都  相似文献   

6.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鱼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这种情感应是心灵相通产生的,而不是意志或意愿。柏拉图曾将爱视为一切道德和精神进步的基础,甚至是一种非常特殊而普遍的本性。我们将爱学生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规范,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仁爱之心是应该的。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是因为责任或义务。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产生,并非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对学生有爱的热情,教师就可以做到的。即使看起来做了,那他也只不过是遵守外在的一种规定,而对其品性发挥不了丝毫效力和作用。教师之所以爱学生,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爱犹如池塘之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涵盖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热爱和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教师的高尚情操,是教育的灵魂,更是教育的前提。伟大的师爱足以影响学生的终生,绝不能起于心而止于口,它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运用智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他们自然会将这种爱反馈,以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有了博大的爱,什么教育问题不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
时间若小溪之水悄无声息地流淌。在教育这块园地上 ,我已随着缓缓流动的小溪不知不觉度过了20个春秋。其间的甘苦、烦恼、快乐、幸福 ,怎能言尽?有多少甘苦成为我快乐的阶梯 ,又有多少烦恼化为我幸福的源泉。诸多复杂的感受中 ,给我最深的感受还是那份浓浓的师爱。教育学家们认为 :“凡是缺乏教师之爱的地方 ,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而在教育工作中 ,爱就是教育的技巧。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要做到“爱满天下”。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必须充满着一颗爱心 ,时时有爱 ,处处是爱 ,这是做好一个教师必…  相似文献   

9.
周久志 《广西教育》2010,(1):36-36,44
教育家夏丐尊早就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爱生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为什么有些教师在面对一群孩子的时候,却经常发出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笔者认为,要想让爱生成为教师职业的信心和力量,让教师的爱能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我们必须做到“有理、有情、有法、有度”,唯此“四有”方能化解“爱生的苦恼和困惑”,  相似文献   

10.
用爱培养爱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能热爱和信任教师,进而与教师亲密合作,这样,教育成功就有可靠的保证。那么在“用爱培养爱”的教育过程要注意哪几个方面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教育方法、技巧和师爱比起来,都显得苍白无力。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源泉——理解、信任、赏识。正因为如此,学生才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那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在被爱中感动。所以说,真正有智慧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2.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沔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可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成才之路》2010,(3):79-80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十分信奉这句名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这种“爱”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热爱,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教育的一切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之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心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爱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特有的道德准则。一、爱心:教育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胜于母爱,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爱,是教育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师爱无言     
李淑霞 《教书育人》2014,(12):80-80
蓝天因为有了白云依偎才不会寂寞,碧海因为有了白云嬉戏而生机盎然。而我因为有了学生——可爱的孩子们,才真正拥有了最美丽、最宝贵的人生。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青春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8.
夏青 《辽宁教育》2003,(10):27-28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在这个时期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常常会对其一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在这方面,我有几点较深的体会。1.爱是促进学生思想转化的巨大动力。近代教育家夏硏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特级教师王企贤曾对向他取经的人说:“要说有什么经验,其实很简单,它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无数成功的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级…  相似文献   

19.
曹熠 《宁夏教育》2013,(4):50-50
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学生,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教师要乐于和善于读书学习,不断丰富学识、加强积累,才能通过实践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艺术,达到“寓乐于教”。我欣赏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否都很爱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一语点破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常言道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后进生也不例外 ,他们也希望老师多关注。可往往班主任教师就会忽略这一点 ,他们对优秀生比较喜爱、器重。大家知道 ,得不到爱的人更需要有人爱 ,后进生比优秀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教师应该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后进生 ,从“爱”字开始 ,以慈母般的爱去关怀、鼓励后进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