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5级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起跳腿跳深摸高、起跳腿跳深跳远等5项练习被公认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方法;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是与跳远专项非常接近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促进运动员提高积极着板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2.
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快速助跑、快速起跳是跳远的一个主要的技术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起跳能力,也是跳远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跳远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中学生往往出现“跑得快,跳不起”的毛病。目前在中学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采用让学生在较短距离内进行反复练习,以掌握半程助跑起跳的技术动作,直到任务基本完成,再逐渐加长助跑距离来练习的方法。可以看出,采用这种练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进行快速练习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不利于发展快速起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朱虹 《中华武术》2013,(4):52-53
跳远运动的重点是起跳,难点则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是上1步踏跳练习;二是3~5步助跑起跳练习;三是腾空步教学;四是半程及全程助跑起跳练习;最后完整动作练习等。这样教学由于全程助跑练习相对较少,步点很不稳定,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难点突破没能重点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有最后才进行全程助跑完整的跳远练习,在前面教学中的踏跳,无论是身体姿  相似文献   

4.
跳远     
一、跳远技术教学的目的任务建立正确的跳远助跑、起跳、空中和落地等技术环节的基本技术模式。二、教学步骤(一)走步式跳远技术1.学习起跳和空中技术(1)两腿前后开立,做原地上一步起跳练习(见图1的①~③)练习时注意正确的起跳腿放脚技术、起跳腿的扒地技术、摆动腿的折叠摆动技术,以及双臂积极摆动,练习时,躯干、两肩、头和眼的保持正确姿势。此练习也可以在走动中和慢跑中来完成。跳远起跳技术是跳远技术的关键技术组成部分。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所获得的水平移动速度和能量必须通过强有力的起跳技术才能转化成人体向前上方腾起的飞行初速…  相似文献   

5.
跳远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助跑和起跳,助跑和起跳的动作技术越好,成绩也就越好,因此,我们在训练跳远项目时应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助跑和起跳训练上。但发现学生在起跳时,要么身体腾不起来,要么就是两脚过早落地,究其原因,是弹跳力即腿部的爆发力不够,以及腹肌力量差。为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腹肌力,我利用了“跳深”这一提高跳远成绩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效果较明显。1.练习方法跳深:即人从低处通过摆臂(两臀同时上摆)和屈膝两脚同时蹬地,给人体一个向上的力,向上跳起,同时两膝尽量靠近胸部,这样跳到高处,然后跳回,这样反反复复地跳上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原地上步起跳、连续上步起跳和连续3步助跑起跳练习,短程助跑和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与完整跳远进行运动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原地上步、3~5步助跑起跳练习因完成难度较低,可以作为学习掌握跳远起跳技术的手段,在学习的泛化、分化等初学阶段运用;但是表现出练习强度较低,所以对于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提高专项素质、改善技术等方面意义不大;短、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的运动学特征和专项强度与专项较为接近;上述各练习手段在起跳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运动学参数与上板速度这一外在控制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规律;连续上步起跳与完整跳远技术动作差异较大,且可能产生“负迁移”的因素多于产生“正迁移”的因素,在教学训练中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7.
蹲踞式跳远是小学跳跃教材的重点内容。要想跳得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才能熟练地掌握跳远技术。在小学阶段应把助跑与起跳结合的技术作为重点,助跑越快,跳得越远,助跑速度是基础。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和基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起跳动作练习1.原地起跳练习学生成四列横队(或站成圆圈),双臂叉腰间隔。起跳腿放后以足尖点地,双臂稍一前、一后,按教师口令进行练习,放起跳脚;做摆动与伸腿动  相似文献   

8.
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快速助跑、起跳是跳远的一个主要技术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起跳能力,是跳远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在中学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让学生在较短距离内进行反复练习以掌握半程助跑起跳的技术动作,直到任务基本完成,再逐渐加长助跑距离来练习的练习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练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可明显减少练习的时间,并有利于发展快速起跳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小学到大学直至体育专业,体育教材的顺序都是先让学生学跳高后学跳远。可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学习跳远时,有一部分学生用跳高的助跑方式(最后几步)和起跳动作做跳远的相应技术练习,而且这一错误动作很难纠正,极个别的学生甚至到跳远课结束时,此错误动作还时有出现。人的基本活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先走后跑再跳。跳高和跳远都是提高人的跳跃能力的身体练习。从技术结构角度分析,跳高和跳远都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跳远的助跑,实际上是有相对固定距离和步数的加速跑,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跳远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助跑和起跳,助跑和起跳的动作技术越好,成绩也就越好,因此,我们在训练跳远项目时应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助跑和起跳训练上。但发现学生在起跳时,要么身体腾不起来,要么就是两脚过早落地,究其原因,是弹跳力即腿部的爆发力不够,以及腹肌力量差。为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腹肌力,我利用了“跳深”这一提高跳远成绩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1 影响起跳速度的技术因素 1.1 助跑速度:助跑速度在决定跳远成绩的所有因素中,所占的作用大于70%,所以现代跳远技术提倡在高速度助跑下迅速完成起跳。跳远助跑不仅是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速助跑中与跳踏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保持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又要发挥垂直速度,保证有较大的腾起角和腾起初速度。因此技术上要求控制好助跑最后4步步长的合理变化。助跑最后4步,最好仍以前面相同的动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2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腾起角度相应偏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仍是我国跳远技术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杨浩荣 《中华武术》2010,(12):48-49
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使身体腾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跳远助跑的任务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起跳创造条件。跳远成绩主要是由助跑决定的,特别是助跑最后几米的速度。在运动实践中助跑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从哪几个方面去练习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呢?下面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跳远技术,可分为五个有效部分进行分析,即助跑、预备起跳、起跳、腾空和落地。 一、助跑 毫无例外,快速而有效的助跑是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的必备条件,因此,助跑能力方面的训练在跳远技术的练习中应占有很大的比重。 助跑距离的长短(30—50m),要取决于运动员加速度的能力(根据运动员所具备的力量、速度)及训练条件。世界水  相似文献   

15.
现代跳远技术向着快速助跑、快速起跳方向发展,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要求运动员通过助跑获得一个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跳远起跳作充分准备,所以助跑速度快,起跳一瞬间的快速用力对腿部力量的承受力就大。考虑到负重对青少年生理和骨骼有影响等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提高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速度力量时,用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取代杠铃练习。通过近一年的训练实验,  相似文献   

16.
<正> 跳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弹跳力、起跳速度、助跑速度和协调性四个方面。良好的弹跳能力及高速助跑快速起跳,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我们根据跳远运动员身体训练特点反复探索、实践,在训练过程中经常采用以下练习,实践证明它们对增长运动员弹跳力、提高运动成绩效果显著。一、重复练习示例 1.上下小凳,两足交替蹬起(如图1)。每次10-15次,重复2-5次。 2.单腿左右交叉跳前进(如图2)。每次前进30-40米,重复2-5次。 3.三级跳或多级跳。 4.助跑3-5步做起跳。  相似文献   

17.
完整的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连续组合而成。其中助跑是跳远技术的基础,起跳是关键,跑跳结合是跳远技术的核心。在这四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跳远起跳效果的发挥,对跳远成绩产生不利影响。1.助跑速度跳远的助跑不仅是为了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助跑与踏跳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  相似文献   

18.
跳远动作技术主要是由助跑、踏跳、空中姿势和落地4个部分构成,其中踏跳技术对完成动作、决定成绩好坏影响最大,而踏跳这一主要环节又与助跑速度、起跳的支撑时间、角度、力量有重大关系。所以,以此标准确定跳远项目的特征,即“高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针对主要特征中的有关因素,在选拔运动员时应以此为重点,把速度发展潜力大和下肢爆发力强的运动员作为选拔的重点,提高选材的准确性。跳远运动员选材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形态选材:对于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一般要求身体瘦长,上下肢比例协调,下肢较长,小腿相对长些,跟腱长,足弓高,脚长…  相似文献   

19.
髋部动作在田径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的髋部动作对于运动员机能潜力的发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送髋”在跳远技术中的意义急行跳远,人体腾越的远度取决于运动员在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用力时产生的垂直速度。这样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加速能力和强大的踏跳力量。同时还要求运动员掌握好合理的起跳技术。起跳技术是整个跳远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对于充分利用人体助跳中获到的水平速度和取得较大的腾起初速都是极为重要髋  相似文献   

20.
针对跳远助跑、起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选出既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跳远助跑、起跳技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助跑速度和跳跃能力的练习手段用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