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自由观”是萨特“人学”哲学的核心,萨特“自由观”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分析萨特自由观的实质及其内在矛盾,不仅能充分认识到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消极作用,而更主要的是只有通过对“困惑”的充分认识,才能抓住矛盾、认识缺陷,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丰富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2.
阿马蒂亚·森在实质的意义上定义了自由,认为自由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他提出,人们能够过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不仅有助于改善人的各项权益,还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阿马蒂亚·森的实质自由来分析和解决我国妇女参政的问题,不仅可以实现妇女参与政治的自由,还可以提高妇女的主体地位,改善妇女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就业等基本可行能力。从而实现妇女自身的实质自由。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要求实现人的本质全面自由的发展,而能否准确地理解和定位“人”,又是能否真正实现“人文精神”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人文精神”的本义,批判考察了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人性论和人文状况,相应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表明了对当代中国人文建设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文化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城市社区文化兴起的重要背景,反过来社区文化对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又具有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对“城市人”的塑造以及对“城市人”的社会交往、自由创造、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上,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摆正社区文化建设的位置,力求城市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自由是摆脱了“形骸之外”的负累的“形骸之内”的自由,本文试图借鉴伯林对于两种自由的理论,从束缚自由的现实力量及实现自由的可能范围两个角度对庄子自由的实质进行论述。同时,从现实性和自由体验两方面探讨庄子式的自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弗洛姆通过分析“自由”对现代人具有双重含义,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并进而区分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达到积极自由的真正的途径,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是通过自发性的爱与创造性的工作,将人和自然、和社会并和他自己在更高层次上的重新联结。  相似文献   

7.
哲学视角下儿童游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揭示了游戏实质的基础上,深刻阐释了游戏的两点意义:第一,游戏可以满足人自由活动的需要。自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人类价值体系的最高价值追求。游戏活动使规则和自由达到高度的统一。第二,游戏有益于人的“主体性”的张扬与发展。游戏中的“忘我”(如角色扮演等)貌似对“主体性”的背叛,而实质上正是游戏“主体性”的展现。因为这种“忘我”既不是病态的,也不是被迫的,而是游戏自愿自觉的“我忘”。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根源于现代人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并选择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因而当今的城市化实质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精神是与市场化和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西方文明所倡导的民主自由精神及科学精神。大多数学者对城市化实质及其问题采取相对静态性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但忽略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的根本的实质性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牵扯到不同于市场经济视域的生态视域的转换。以生态量度,当代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反生态的趋势,因而,要在生态视域转换下对城市化重新认识并定位。  相似文献   

9.
影响排球"自由防守人"移动能力的因素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平原大学学报》2005,22(4):127-13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统计法和影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九运会男排“自由防守人”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移动能力是影响“自由防守人”技术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多年的训练经验,对提高“自由防守人”移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提高“自由防守人”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阿马蒂亚·森在对传统发展观全面反思的基础上,超越传统经济学家对发展理论的一般性修正,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的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他主张以实质自由的视角看待发展。我国农村地区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实质自由的视角来看,这一教育改革措施也必将对农村地区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都是以一定的终极价值为基础的。马克思的自由理念是共产主义的最高本质,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而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控心价值,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在实践中发生重大失误的重要原因。文章提出了包涵平等价值观念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的“自由”理念与作为终极价值意义的基本原则——完全的社会平等的价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类的价值理想和目标,而自由的权利只有以制度的形式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保证。因而,通过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并立足于人的自由权利这一核心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人民基本权利得到全面而有效的保障,既是马克思一生奋斗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为此,马克思早期关于"自由"的经典论述,不仅为我们分析认识法律与自由、法律与民主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范例,也为中国法制现代化提供目标导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先生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而奋斗,在教育思想上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尤其是他在北大改革中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不仅对当时学术的繁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还使北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传播所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影响。今天,我国的教育正进行着深刻地改革,这一办学思想给我们带来许多宝贵的启示,值得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终极的目标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通过分析自由对现代人的双重含义,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及其表现形式,展现现代人心理机制的异化程度,进而极力寻找超越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 is written by Martin Luther King,Jr.,who is a famous American civil rights leader.This essay attempts to analyze three major arguments in this letter to arouse people's consciousness to cherish and protect our freedom.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总结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是这个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论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斯蒂芬.茨威格喜欢描写一些具有偏执狂色彩的人物及其激情状态下的心理。他总是赋予人物某种单一的欲念(如单相恋、对赌博的痴迷等),然后加以强调、夸张,从而使之成为支配人物喜怒哀乐、决定人物生死的力量。笔者在本篇中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从作家笔下描写的人物激情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自由的追求、作家充满激情的创作过程和对激情人物的肯定所体现出来的对激情中自由的追求,并联系现实生活中茨威格对自由的追求这三个方面,运用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理论,认为小说中展现的这种激情中的自由正是茨威格在精神世界中所追求的,就是他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