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闪电会释放强大的能量,因此地面上的高耸建筑物通常会装置避雷针来预防雷击伤害。避雷针是一支顶部高出建筑物、底部与地面相接的金属杆,能够吸引附近的雷电到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2.
煤矿变电站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少于20年。变电站的接地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却非常复杂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由于接地问题而造成的主设备损坏、变电站停运等事故,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在分析变电站接地网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房地产的开发,供电负荷猛增,使变电站的分布越来越密。为此,在城区建设变电站就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城市商业区建设变电站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对土地的综合利用措施,即将地下变电站与民用建筑结合建设,通过采用无油化设备,提高消防的安全性。通过地面上的商业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地面降压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位置的选择与设备布置、移动变电站等矿井各级变电所的设备布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地面变电站传统百叶窗在面对风雨和沙尘等恶劣天气时出现渗漏水和室内进土进尘等问题,对固定式百叶窗叶片结构进行优化,并研发新型旋转式百叶窗,进而通过各种传感器等设备及软件控制,研发智能活动百叶窗,实现与变电站轴流风机联动,形成智能通风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避雷针的保护原理及计算方法做出了较详细的阐述。通过对保护范围的比较计算,分析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合理方法。设计部门或运行单位为了校验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通常采用手工计算及绘图办法,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利用MATLAB设计出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进行图形化显示及辅助分析,其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显示效果直观明了,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绘图是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变电站设备经常出现的故障,深入地分析了出现这些故障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将为电力部门加强变电站设备的维护、抢修等工作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有效减少变电站设备故障抢修时间,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在电力网中始终都肩负着汇集电源、分配电能、升降电压的作用,不仅是信息的发送者,同时也是控制指令的接收终端。基于此,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将对整个电网的稳定与安全带来直接影响,其一旦发生重大故障,必然会对整个电网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对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变电站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状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任俊庭 《今日科苑》2007,(22):157-157
本文对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安装、保养及常见故障进行一些简单介绍。 一.设备的安装 (一)安装方法 首先,安装主机支架。应注意安装尺寸及支架与底座对应关系,在底座上标记好支架的位置。支架吊装好后,应用小块钢板将各支腿与底座作相对的固定,但应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能移动,包括平面内移动和上下互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力生产场所,随着现代化城市和工农业经济的发展,部分变电站将处于城市的中心或人口密集区。变电站和发电厂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区域供电的场所,关系着区域供电的状况。本文以变电站设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35kv变电站的设备检修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电力网中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站停电将会导致系统的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本文介绍了变电站设备的监测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模拟屏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设备,具有不可或缺性。通过变电站模拟屏可以将变电站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有效的显示出来,从而为值班人员全面、真实、及时的提供变电站内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使值班人员实时对变电站内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掌握,这对于当前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智能模拟屏在变电站内可以大面积进行推广,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提高了监控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难题,主要是监控员对变电站设备现场分布、电气联结、设备结构等实景情况,缺乏行之有效的感知手段和呈现工具。同时调控机构数据模型与变电站侧日益丰富的设备数据很难关联,进而使调控机构设备评估诊断能力受限。本文提出基于设备全景特征的变电站监控大数据建模方法,实现监控数据、设备缺陷信息、设备台账等多源数据与设备实物结构进行关联,为开展变电站集中监控设备状态评估、趋势预测判别和智能自学习机制,提高设备缺陷、故障的预警精准度提供底层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14.
阴锡君  刘郁  王一珺 《科技通报》2019,35(12):121-124,129
针对目前变电站设备故障监测不准确,图像辨识度低等问题,设计了融合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变电站电气设备热故障监测。采用一体化图像采集云台,使用图像分割和融合的计算方法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整合,并将设计监测系统应用于实际现场,通过对现场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此监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识别,并作出故障诊断,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变电站的一次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电气一次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这样才能促进电网正常的运行,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我国在对变电站进行建造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电气一次设备的设计之中。因为这一环节的工作尤为重要,针对当前变电站的设计现状,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重点是对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以及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讨论,例如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对设备的选择等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令人们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变电站的更加安全与稳定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霹雳闪电     
这天,博士爷爷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它是由高压直流电源和一个圆筒形的盒子组成,盒子的顶和底是两块金属片,分别与高压电流的正负极连接。盒子的四周围着的是有机玻璃,不导电。盒子里面放了金属小球。博士爷爷先接通高压电源,盒子里的金属小球上下跳动,并出现空气电离现象。然后,博士爷爷又在盒子中间竖立一枚缝衣针,再接通电源,小球不再上下跳动,只在针尖和上面的金属片存在放电现象。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雷电放电现象。请问:什么形状的物体容易放电?避雷针在安装中要注意些什么?答:尖端物体电荷分布比较集中,容易放电。避雷针在安装中的…  相似文献   

17.
邓超 《科技风》2011,(3):168+170
变电站内的绝缘地面与操作小道是变电站整体外观质量的一个直接反映。本文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成品保护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对绝缘地面与操作小道施工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用以指导今后施工,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论证架空地线接入变电站时,用一片瓷绝缘子与变电站架构隔离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尾巴线与变电站接地网相连的做法,存在人身隐患和设备隐患。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设备巡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普及,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减少变电站设备故障的发生,提前消除部分潜在的安全隐患,变电站设备巡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设备巡视技术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分析了各自存在的不足,对当前在设备巡视领域广为应用的RFID等自动识别技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今后巡视技术的发展将注重巡检仪的人性化、支撑软件的功能优化以及与设备异常、缺陷、故障状态在线评估系统、检修RCM模式的结合应用,并最终将人解放出来,走向机器人巡视时代.  相似文献   

20.
变压器是变电站中最重要最昂贵的设备,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因此,对于变压器故障的在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变电站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在线故障监测的设备处于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变电站中主要的电磁干扰并针对不同的干扰源给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