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戊戌维新时期,面对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湖南维新派亦积极参与,并创办《湘报》,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樊锥在《湘报》上发表了《开诚》、《发锢》等文章,提出了民权宪政、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改革科举、重视人才、改革社会陋习等维新变法思想。樊锥的早年经历对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维新变法思想在当时的湖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郭田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111-112,F0003
戊戌维新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变革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以此为起点,资产阶级文化打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并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主流。虽然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在西太后的绞杀下宣告失败,但是它对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抹杀的。从维新指导思想和教育实践入手,有助于探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对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华人活跃在澳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澳门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士人选择澳门作为基地传播维新思想、呼应内地的变法,得到澳门华人华商的大力支持。维新士人把教育改革视为挽救民族危难、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澳门大力兴学办教。康门弟子陈子褒、卢湘父在澳门创办学校、编写教材、推行妇孺教育与平民教育,所培养的新式知识分子亦成为推动澳门教育的中坚力量,切实为澳门近代华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陈子褒、卢湘父作为从万木草堂走出的康门弟子,在澳门兴教受维新思想的影响,通过分析其教育活动,进而考察其所代表的维新士人的兴学动机与教育思想,可知维新派有力地推动了澳门近代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4.
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对外开放思想在洋务运动中萌生,在对洋务运动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因此比洋务派的对外开放思想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并具有浓厚的激进色彩.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开放观,丰富、深化了国人的认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在近代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教育改革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封建教育制度,同时也为我国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根基,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我国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6.
周熹 《时代教育》2010,(7):104-105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定位与发展逐步清晰,但社会各界对其认可度依然不高,要想改变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弱势地位,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观念维新是关键.笔者从"建立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的观念"和"引导社会各界改变观念,平等看待高职院校"内外两方面谈高职教育观念之维新,并提出推动观念维新的力量来自于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系统研究李提摩太的社会改革思想,认为:李提摩太来华十年后于1881年发表《近事要务》,提出了全面变革中国社会的主张,并且具有关注民生、崇尚科学和重视教育的特点,这一思想的形成既与他的神学观点和传教方式有关系,也与他的家境、传教经历和接受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李提摩太的社会改革思想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形成带来了积极影响,不失为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8.
容闳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驱,尤其是在官办留美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将容闳爱国维新思想的发展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阐述容闳"教育计划"的在官办留美教育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形成完整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盛世危言》是他维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丰富的宪法思想、国际法思想和刑事法思想,这些对清末法律改制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们,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适应,在文化教育领域里也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主张,他们把教育改革作为实现其政治思想、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手段.为了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他们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并躬身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宋恕是一位近代维新思想家,其维新思想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容包括许多激进的关于社会变革的主张,其中有些方面是独树一帜的。但是,由于时代、阶级和个人学识的限制,宋恕的维新思想又有矛盾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真正开始受到国人重视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把它视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创办了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随后,社会上兴起了办女学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维新变法前后,西方政党观念伴随宪政思想,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观念。政党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对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形成和发展及中国政治民主化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历史名校是在特定的历史备件下伴随着教育的长期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历史名校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而具有典范性意义。文章以天津市为例,指出天津历史名校经历了天津开埠以后、“维新”和“新政”时期、民国以后到天津解放三个阶段的发展,并形成社会性、人格特性、文化个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研究天津历史名校对于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史学界对早期维新思想家陈炽的研究侧重于其政治观、经济观及生平等方面,而对他的教育观则关注不多。教育是陈炽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坚守中国文化传统。他在实业教育、慈善教育、女子教育、华侨教育等方面提出许多合乎时代的主张,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史学界对早期维新思想家陈炽的研究多关注于其政治观、经济观及生平等方面,而对他的教育观则关注得不多,研究得不够深入。教育是陈炽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坚持中国文化传统。他在实业教育、留学教育、女子教育、华侨教育思想等方面提出许多合乎时代的主张,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在1884年中法战争以前,曾附属和依存于洋务思想,但由于两者在对待“中学”与“西学”态度上的差异,因而从1884年中法战争后开始从洋务思想中分离出来,表现出更多的资本主义倾向。这种分离的过程是从批评和抨击洋务运动开始的,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时,已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独立的政治派别。其显著特征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政治上的“君民共主”和经济上的“以商为本”。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戊戌维新时期教育的除旧布新黄新宪晚清的戊戌维新既是政治革新运动,也是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在近代文化演进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气象,其中教育方面的除旧布新尤为突出。-、维新思想家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力图促成传统知识分子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维新思...  相似文献   

19.
戊戌时期,在维新人士推进下,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理论尽管存在某些局限,但逐渐形成体系,并被付诸实践。研究戊戌时期的女子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可洞察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透视中国教育问题根源,厘清中国近代化过程,而且也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熊希龄的实业教育思想,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创办各种实业学堂和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实业教育活动,以达到为实业界输送人才和营造发展实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的目的.其本质是一种维新思想,是基于本国国情基础之上的对日本和西方各国实业教育经验和成果的借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