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际语及其僵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language指的是语言之间,因而将interlanguage译作“语际语”似乎更符合interlanguage的原意。语际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具有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的特点。同时又有僵化现象,僵化现象的产生是基于:第一,母语和方言的影响;第二,对现代语言学的片面理解;第三,对交际教学法的误解;第四,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
语际语石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在引起该现象的各种因素中,母语迁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应该辩证而全面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缓解语际语石化的形成。从补缺假说阐释的母语语境知识迁移、语际共性引起的母语正迁移和目的语对母语的逆向迁移三个角度对母语迁移和石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韩玲 《培训与研究》2008,25(3):23-25
过渡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传统的二语学习理论过分强调其错误的负面作用。本文依据错误分析理论.重新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过渡语错误的性质极其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过渡语与语言错误之间的关系,指出它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由此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交际语、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这三个概念容易混淆。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交际语是一种多语接触区各语种社区通用的语言,它有可能是一种自然语言,也可能是一个混杂语,洋泾浜语是由一个上层语言(superstrate)和一个或多个下层语言(substrates)混合而成的混杂语言,它不够完善、功能有限,不是任何一个语言社区的母语。克里奥尔语是洋泾浜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完备的语言,它能覆盖一切生活中需要表达的现象,是洋泾浜语使用者后代的母语。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不连续的语言体系.英语学习者的早期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或诸多不确切、不妥当的言语现象,称之为拙涩言语现象.该现象主要可从语言意识差异、句法取向差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的顺利习得。本文以母语迁移理论为基础,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语际错误,并提出克服母语干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奕君 《双语学习》2007,(10M):172-173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的顺利习得。本文以母语迁移理论为基础,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语际错误,并提出克服母语干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谢亚军 《河南教育》2008,(12):50-51
英语课堂上的语码转换是特殊语境中的转换.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选用某种合适的语码转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语课堂上的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而复杂的语言现象,过多地使用母语或完全忽略母语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母语的使用应当视具体情况和学生目标语的程度而定,并要注意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9.
语际语(中介语)僵化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必然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语际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成因。分析其成因,探讨改善学习者语际语的应对策略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安排,增强目的语语言、文化输入,改良反馈、监控方式等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学习者的语际语交际现象。  相似文献   

10.
韩玉雪 《现代语文》2007,(11):95-96
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这一术语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2年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中介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它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一种过渡语,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即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NL)和目的语(TL)的有关知识不断借助假设-验证手段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  相似文献   

11.
本以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母语为朝鲜语的学生使用的带趋向补语的句子为样本,考察了这些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情况,分析了影响他们习得趋向补语的因素。章发现,这些学生习得趋向补语出现的错误既受语际负迁移的影响,也受语内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弛 《海外英语》2024,(2):85-87
委婉语是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语言交流过程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语言交际功能。汉语运用得体与否是一名汉语学习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反映,而运用委婉语则是汉语交际成功的一种表现。该文希望通过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能够帮助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委婉语,减少语义、语用错误,达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问的一种不连续的语言体系。英语学习者的早期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或诸多不确切、不妥当的言语现象,称之为拙涩言语现象。探究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思维习惯差异、句法取向差异等,分析汉英中介语的一些拙涩现象,可以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教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所产生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年代,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有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语言僵化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制约学习者目的语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一个理工科高校两个年级约10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测试发现,其语法错误僵化现象不仅分布广泛,而且比较严重。而母语在语法错误僵化的产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语际错误还是语内错误的出现都与母语的迁移有关。这些发现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际语(中介语)僵化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必然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语际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成因。分析其成因,探讨改善学习者语际语的应对策略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安排,增强目的语语言、文化输入,改良反馈、监控方式等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学习者的语际语交际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语际迁移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语言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形式或规则系统同目标语相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产生正迁移,对外  相似文献   

18.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关于石化现象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城的关注。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语学习者应明确外语学习目的,注重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减少或防止中介语的石化。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75):84-85
本文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作文作为语料,对其中的错误从错误的类型、每类错误的数量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学生的语言输出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受母语的影响,即中介语错误影响中国学生的英语输出,而语内错误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加大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差异的输入及语法基础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语际语言是人们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度语或中介语,它会随着人们语言知识的丰富而逐渐消失.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语际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