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堂好课的导入能引人入胜,激发思维。栩栩如生的课堂教学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而妙趣横生的课尾练习设计,则能让学生回味无穷,拓展思维。笔者听了许多示范课,精彩的课尾练习设计让人赞叹不已,课尾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堂好课的导入能引人入胜 ,激发思维 ,栩栩如生的课堂教学能够激活学生思维 ,而妙趣横生的趣味性课尾练习设计 ,则能让学生回味无穷 ,拓展思维。笔者听了许多示范课 ,精彩的课尾练习设计让人赞叹不已 ,现摘录四例以供参考。案例1“猜猜边长是多少”长方形 ,正方形的认识》课尾练习设计师 :我们小朋友在课间活动时 ,经常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今天我把小猫、小猪、小狗全都请出来了 ,和大家一起做猜谜游戏 ,小朋友们愿意吗?师 :小猫请我们猜什么呢?电脑显示(配音)小猫 :我的背后藏了一个正方形 ,可以看见的这条边是6厘米 ,小朋友 ,…  相似文献   

3.
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课尾练习则能让学生回味无穷。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导课,也要重视课尾练习的设计。课尾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如果能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形式新颖的课尾练习,就如同“压轴戏”,可以把课堂气氛再度推向高潮,让学生保持继续探索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并在其情感的驱使下进行新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4.
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课尾练习则能让学生回味无穷.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导课,也要重视课尾练习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课尾练习则能让学生回味无穷.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导课,也要重视课尾练习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课尾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学生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以后,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果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强,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课尾练习,将激活学生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堂课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而妙趣横生的课尾练习则能让学生余味无穷。笔者曾听过特级教师黄爱华和吴正宪的示范课,其精彩的课尾练习设计的确让人赞叹不已。现摘录如下,以供赏析。  相似文献   

8.
课尾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学生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以后,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果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强,形式新、人口宽、解法活的课尾练习,将激活学生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生活“熟”中求知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节课临近结束时,学生已显得疲惫,精神不振作,思维也处于抑制状态,缺乏灵活性、敏感性,因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如能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让课尾教学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境界,那么就会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尾教学活动中,愉快地动脑筋、想问题,让课尾教学在结尾中掀起高潮.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课前习题引人入胜,促进课前合作学习在设计课前练习时要注意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好的课前练习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练习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尽量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笔者认为设置富有学习趣味的游戏、实践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时,积极探索,积极互动,思维碰撞出知识的火花,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堂结尾的延伸形式:课尾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尾设计,要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课尾设计,要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课尾设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尾设计,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课尾设计,应具有欣赏性。  相似文献   

12.
于广和 《成才之路》2009,(22):44-44
练习课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新授知识要在练习课中进行再现。它的价值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形成网络。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上好一节练习课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练习课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练习课不能只看练习题设计的多少,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操作及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能力的提升,这才是练习课的宗旨所在,下面谈谈自己在练习课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3.
花雨根 《广西教育》2012,(29):55-55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有效的练习。高效的练习设计能让学生在巩固知识、发展技能、启迪思维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获得最为普遍的认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学导课堂"的练习环节正是通过重建课堂结构,创新练习在课堂中的顺序、设计思路以及呈现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试一试、课中想一想、课尾编题展示,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练习,真正成为设计、思考、解答练习的主人,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设计好的习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巩固知识点.开掘学生的潜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进行练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连续和发展,是培养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思维,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的重要教学课型。因此要重视练习课的教学。我在实践中设计了一套练习课的教学程序: 1.讨论概括。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讨论对新授课中感知的知识进行抽  相似文献   

17.
设计背景:数学练习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课型。练习课既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如果一味地重复练习,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感觉单调、枯燥,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例如,在"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练习课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设计,由浅入深,真正实现练习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练习设计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设计多样化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自主性练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设计有层次性练习,为学生提供思维阶梯;设计应用性练习,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师普遍感觉课时少、任务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如何想得到这样做,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笔者认为,在复习课上可通过设计一些能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驱动学生思维不断深入,让学生在问题中领会思维的起点,找出思维的亮点,深入思维高点,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陈杰 《湖南教育》2004,(12):39-39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多点“做”。激发“做”的热情。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 可为学生设计一节磁带盒的包装设计课,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磁带盒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