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从教师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师生在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唤起他们的自我思考,从而净化心灵,优化他们自己的生命质量。”因此,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江苏省沛县结合当地中小学师生思想品德现状,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新·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好老师应该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和自己的学科相遇,增进自己的教学技术;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对学生真实状况的认知;我们都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以心灵影响心灵。  相似文献   

3.
刘敏 《教学随笔》2016,(5):158-158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好老师应该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和自己的学科相遇,增进自己的教学技术;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对学生真实状况的认知;我们都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以心灵影响心灵。  相似文献   

4.
保持心灵的开放意味着,教师关注的不是自我,不是向学生显示自己有多聪明,不是向学生显示自己的知识有多渊博,备课有多认真,而是帮助学生寻找到他们的优势和力量所在,学习他们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东西。保持心灵的开放也意味着,教师要倾听学生,不是用我们的语言去填塞学生的沉默,而是去发现学生在沉默、恐惧背后真实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要做到高效课堂,就应当从精讲多练做起。老师方面1.关注学情,预想种种可能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富有想象力和情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应该去为学生考虑,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们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从"童心"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疑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去尊重他们、去关注他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唯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成功完成教育的目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孩子,为他们点上一盏明灯?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进行着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不仅需要言传,还需要意会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悟.职高学生因年龄和生活经历所限,对文中"意"的理解较为肤浅,所以需要我们教师去适当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心灵与文本的情感触点,使之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互动,从而对语文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8.
好多教师在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中总是担心班里个别"刺儿头"学生会惹乱子,因而绞尽脑汁在这些学生身上下功夫。其实教师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此类活动,不要过多考虑活动效果和他人的评价,多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要。为这些"刺儿头"学生打开另一扇窗,用赏识的眼光去激励他们,让他们也有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一、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每一次公开活动公开活动的目的在于交流经验,而不是看"表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教师情感雨露的滋润。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和真诚的思想交流。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平时多沟通,用自己的心灵火花去撞击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教师应该在教育中用宽容感化良知.用温暖滋润学生心田,用关爱呵护他们成长,维护后进生的自尊,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为传统文化的植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发挥古诗文教学"立德、启智、怡情"的教化功能,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以此来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凸显道德教育,以增强学生心灵世界的厚度;以传统文化启智,开掘学生心灵世界的深度;以传统文化怡情,拓展学生心灵世界的广度,从而引领学生去鉴赏传统文化瑰宝,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心灵世界,让他们诗意地栖息在这个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一个激情洋溢的大舞台,教师需要用自己的情感去迸发学生生命的激情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点燃自己的情感,那语文课堂肯定会像一池吹皱的春水。一、课堂因老师的激情而精彩我在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觉得自己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自己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了学生心灵的共鸣,在学生们汇报"爸爸是怎样一个人"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博学多识、渴望和平、爱自  相似文献   

13.
王红  王斌 《课外阅读》2010,(8):46-46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其活动需要涉及很多知识和技能。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拓宽思路,激发创新。儿童的生活、活动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教师应注意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动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用自由的心灵感受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深处,一个特别强烈的希望是,感觉到自己属于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已完成的科学知识在儿童的心目中是"未完成的科学",需要他们去探索、选择与判断.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者,为学生构筑开放的研究通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社会,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17.
学生进入六年级后,笔者把儿童诗作为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推荐、同伴互荐,学生一年中接触了上百首儿童诗。在阅读指导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并鼓励他们写写自己的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临近毕业,笔者组织了一次问卷式测评活动,对学生儿童诗的阅读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积累整合方面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世界,这个心灵世界是个性的,自然的。学生通过随笔就很能展现他们的心灵世界。随笔写作是自由的写作,教师不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教师,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用赏识激发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个人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智慧的个体,只有用崇高的师爱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亮点,才能真正开启他们智慧的泉源,这才是真正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学》2005,21(6):15-15
自由发现的特点是学生以他们觉得最合适的方式去探究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教师是一个服务。学生充实各种实验活动,如调查、做实验、读写、讨论以及其他的考查方法。在自由发现中,学生自己决定什么对他们重要并去学习,构建自己独有的学习活动,探查自己选择的题目,设计并探究自己的调查情况,阅读参考资料,学习前人的经验。教师充当一个提供资料和合作调查的角色,学生则深入到认识世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