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罗韦倩 《考试周刊》2013,(44):181-182
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趁早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将使孩子受益无穷。因为学习能力远比学习成绩重要,在孩子的一生中,读书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书读得好,进入好的大学,只意味着孩子将面临更多的选择机会。学习能力强,这是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前提保证。所以,在生本教育改革的今天,在提高学习成绩之前,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于孩子已经上学的家庭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家长脸色,也就是态度的好坏: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长喜形于色,对于孩子奖赏有加;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出差错,家长的脸色马上由晴转阴,有的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真的就能一俊遮百丑不用家长、老师费心地去教育吗?答案是否定  相似文献   

3.
我家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怎么学习成绩还上不去呢?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家长您可能不知道,孩子虽然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率很低,所以学习成绩是不会太理想的。因此,要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就得教会孩子轻松、高效的学习方法,方法对头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家长咨询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希望能为孩子找到一条提高学习成绩的捷径,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认为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带来好的学习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大多是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  相似文献   

5.
3月是春的季节,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从轻松的假期中走出来,又回到了课堂,很多家长的心情也就开始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喜与忧。谁都不能说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对,但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孩子们未来面对的考试会是什么样?这些问题家长一定很想知道也应该知道,本期特别策划的话题《学生面临着怎样的考试》,从专家介绍与评说、一些学生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国外的考试方式等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评价孩子、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自己的孩子,这不只是一个评价的问题。因为您…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异的学习成绩取决于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倍加关注。但关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否能与老师的教学相适应却不是很清楚。所以,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则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力没有开发出来,甚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如果家里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那么影响这个家庭氛围的因素除了经济状况、夫妻感情外,还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的考试分数达到了父母的期望值,全家人的心里都阳光灿烂,否则就愁云密布。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做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会影响家庭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为此煞费苦心。为了孩子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我建议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时,不妨多关注以下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9.
六岁以后,孩子就该上学了。许多家长总在抱怨:孩子不爱学习,不爱上学校,孩子学习成绩总是不好。大人成天埋怨孩子于事无补,因为造成孩子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有的时候可能根在大人。  相似文献   

10.
六岁以后,孩子就该上学了。许多家长总在抱怨:孩子不爱学习,不爱上学校,孩子学习成绩总是不好。大人成天埋怨孩子于事无补,因为造成孩子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有的时候可能根在大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习,这是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教师,也是家长,在教育战线上,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饱尝过失败的辛酸!为了孩子,笔者在此剖析现行教育的几个误区。一、正确理解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能力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总会有意无意地用孩子一时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教育的得失和孩子智力的高低,这本身就是现行教育的最大误区!每个家长和教师都知道,良好的智力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但智力不能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才是最终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智力并不等于学习能力,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方法。学习能…  相似文献   

12.
章竞思 《小学生》2005,(7):34-35
有人说: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智力高的孩子学习成绩就好,智力低的孩子学习成绩就差。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被要求参加各种课外学科辅导班,特别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时,孩子学了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什么进步,但家长仍让孩子坚持下去。有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非常差,几门课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可家长除了不断地更换辅导老师,强迫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外,似乎没有别的措施。还有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早早地把作业做完了,可家长又布最了更多的作业。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结。上海市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是100%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最恼火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差。如此多的家长这样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不难理解,但这种心态对  相似文献   

15.
"学习成绩不是孩子学习的唯一。"——东子"我的学习成绩总是超过爸爸的预期。"——范姜国爸爸东子说: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将来才会成才,有出息。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具备多种能力,只是突出点不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证明他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执行力比较强,但这只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说明他们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创  相似文献   

16.
<正>第二部分:访谈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贵的金子,我们要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地方去,他们一定会闪闪发光。学习成绩并不能概括孩子的成长,而学习能力则可以成为一个孩子“仗剑走天涯”的底气。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会成为很多父母的心病。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孩子,往往就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够好,或者说,至少是在中考中没有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14,(3):28-28
期末考试,杭州一些小学探索用新的考试方式来考查孩子:一年级的孩子去游园,老师给评语;其他年级的孩子则可按一定比例申请单科免试甚至全科免试。校长们说,学习成绩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没必要为了几分的差距,扼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凭借平时表现就能申请免试,  相似文献   

18.
初中二年级是孩子们学习成绩产生分化的阶段,是孩子学业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成绩上去了则“学途”光明,成绩下来了则“学途”暗淡,这已经是为实践所证明的一个不争事实,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初二时成绩迅速下滑,多数学习一般的孩子更是在初二惨遭淘汰。然而,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小学、初一成绩并不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稳中有升,有的孩子甚至提高得很快。这些情况被教育界有关专家称为“初二现象”。通过多年的中学教育工作实践,我以  相似文献   

19.
假如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作为家长,不能轻易就批评孩子,而应找出成绩突然下降的原因,最好是与孩子一起分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必要时,也可与其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取得联系,以便更加全面地掌握情况。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大致有:与不热爱学习的同学玩得过分火热,上课不认真听讲,迷恋电子游戏机或电子宠物,因病,因老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的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构建孩子的人格长成。因为"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