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菱荡(节选)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一个沙洲,到城西门。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泥墙,石灰画得砖块分明,太阳底下更有一种光泽,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屋后竹林,绿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潺潺流过。这里离城才是真近,中间就只有河,城墙的一段正对了竹子临水而立,竹林里一条小路,城上也窥得见,不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是一个新名词,它约有2500年的历史了。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古老的伊利斯王国(位于今天的希腊)的一个叫做“奥林匹亚”的地方。奥林匹亚位于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尔菲斯河山谷,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古希腊人在这里建了许多神殿,因此,古人把这块土地叫做“阿尔菲斯神城”,也称“圣地奥林匹亚”。依当时的信念,它象征着和平和友谊,这也是“奥林匹克”这个词的来历。  相似文献   

3.
敦煌城里没有一处可以让你一步迈进历史的深邃。太阳在西北也暴戾得很,没有一处可以遮阴,影子很短。下午,我和婶坐人力车进的城,这种既非很古老又非很现代的交通工具,让我坐得很不安稳,而且路很颠。不过,途中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沙山自是瑰丽得很,金光耀限。敦煌城本来就不大,在这样连绵起伏的山下便显得袖珍。很安静,几座山,一粒城,都显得悠然。目标显得明确而醒目:去看敦煌城,在汉代  相似文献   

4.
静静的小院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小院,一式的青砖瓦房。整个庭院的结构是一个“井”字形,中间是一个五米见方的天井。在朝西的前后二进屋子的中间有一扇厚实的木院门,不管是院内还是屋里,全是磨得很光滑而又有各种图案的青砖地面。这里,没有喧哗,老一辈都恪守着安分守己的准则;这里,没有迪斯科,没有牛仔裤。小院是这样的平静,这样的安宁。  相似文献   

5.
漫城     
刘瑞琪 《新读写》2023,(5):18-20
<正>01现在,我回到了24小时之前。本来这个时间点我应该在睡觉,而且酣然地打着呼噜,以迎接第二天的工作。正是深夜,整座城市安静得好像从未醒来过。这座城市叫做漫城,我正是在这天深夜来到这里。此刻我正坐在出租车上,车开得很慢,慢得不起一丝颠簸。车窗外是昏暗的街道,所有人都在沉睡,所有事物都在沉睡,他们无声无息,连呼吸也绵长而柔软。  相似文献   

6.
公元1346年,在那广阔的黑海旁边有一座名叫克里米亚的半岛,这个半岛土地肥沃,位置优良,是历史上俄罗斯一个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但在当时,这里还是意大利人和穆斯林混居的一个地方。岛上有一座叫卡法的城,是意大利商人建立起来的一个贸易中心,这个城,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蜗牛城,城里住着的都是蜗牛。 蜗牛城很安静、很干净,环境很美。可就是有一样不好,这里的时间好像过得太快了。  相似文献   

8.
<正>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大多数作家是要过时的,如果过了10年,读者已经记不起他写过些什么,是很正常的;如果过了50年,人们甚至记不起来这位作家的名字,也不必奇怪。这样的文坛过客,多如过江之鲫,有的在文学史的夹缝里,偶尔留下一个名字,也不是没有可能。正如演员表上饰演匪兵甲、匪兵乙、老乡甲、老乡乙的小角色,记住名字又如何,还不是舞台上一个过客而已。我一直想,做一个群众演员,陪着北京话叫做"大腕"的"名角儿","得儿令枪"地跑一回龙套,也没有什么不好。契诃夫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人民教师,是害怕统考排队而歧视双差生。还是象王继初老师一样,“让整个集体中没有被遗忘的角藩”?读罢《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民教师》,扪心自问,实在惭愧得很。去年下期,我接手一个新班。这个班有个旁听生(我们这里有一批学生被列为“旁听生”,不参加统考,免得增加老师的“压力”),不但没有留级,而且因原任课教师的疏忽,被作为正式生升了上来。我  相似文献   

10.
《八小时以外》2012,(10):26-27
这是一座天堂,这里的女人是这座天堂的不二主角。这是一座学校,无数女人在这里拥有了倾倒众生的美丽。这就是巴黎,一个女人梦想中的城市。几乎每个女人都有过一个巴黎梦,因为这是一座恩宠女人的城亦是一座成就女人的城。在这里,女人似乎会被一种莫名的自信附体。自信,是这座充满魅力的城教给渴望修炼成极品女人的女子秘籍。  相似文献   

11.
声音     
《语文学习》2010,(3):79-79
“钱学森之问”是一个伪问题.——钱学森的大成教育思想.其实就是通才教育的别名。钱学森.难道不知道通才教育是世界大学所遵循的通例?也许.这里蕴藏着他的苦心.他把自己感同身受的加州理工学院的“自由”氛围叫做“创新”.也是如法炮制。我觉得老先生这个圈子兜得太大了.教育界人士也没有领会。之所以说“钱学森之问”是伪问题.就在于.  相似文献   

12.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一个沙洲,到城西门. 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泥墙,石灰画得砖块分明,太阳底下更有一种汹涌,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屋后竹林,绿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潺潺流过.这里离城才是真近,中间就只有河,城墙的一段正对了竹子临水而立,竹林里一条小路,城上也窥得见,不当心河边忽然站了一个人--陶家村人出来挑水.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里先说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人问在座的许多人:“是两只耳朵听得清楚,还是一只耳朵听得清楚呢?”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两只耳朵听得清楚了。”这个答案对不对呢?当时没有人能提出问题来。  相似文献   

14.
开学惊魂     
传说,害怕开学是一种病,它的全称叫做“开学恐惧症”。可是这跟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从来都不害怕开学,我只是——怕得要死!  相似文献   

15.
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解答。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环境、生态问题,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甚至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抽象的现成答案摆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位年轻同事来到布鲁塞尔后,就把孩子送进了当地的幼儿园。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每次见到老师,听到的都是对孩子的赞扬,从未从老师那里听到孩子的缺点。对此,同事颇有些感触,认为这里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确有不少可取之处。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比利时学校的教育情况。在这里,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均没有国内流行的评选各种“好学生”的做法。老师基本不对学生施加压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较国内“平等”得多。一个男孩随家长转到这里读书后,原来不大喜欢上学的他居然爱上了学校,说比在国内上学“有意思”。学校没有评选…  相似文献   

17.
金秋的九月,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手,我终于成功地圆了站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岗位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欢乐,我兴奋,我自豪,一个寻常而又不平凡的职业.一开始虽然我被分配到了莲峰乡黑寨小学任教﹐这里是全县气候﹑经济条件最差的地方﹐天气阴冷又潮湿﹐连最基本的电都没有﹐但是﹐我并没有灰心﹐我知道有一种人格叫做为人师表,有一种精神叫做呕心沥血,有一种情怀叫做无私奉献,有一种人生叫做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绿树环抱的村庄,住着爱好和平的人们,人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幸福。可是有一天,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伙人,他们把大量的树木砍下来,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使这里变成了一个不夜的、喧嚣的都市。人们瞪大好奇的眼睛,目睹着这里发生的一切,但没有人上前去制止。  相似文献   

19.
谭永祥所著《汉语修辞美学》中,仿拟是这样界定的:“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或仿照某一种腔调、格调造句成文,仿体与本体不异而异,同而不同,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仿拟’。”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本体和仿体。无论是仿词、仿句还是仿调都有两个共同的东西:一是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但就是没能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