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就就是将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词或描述性短语移置于另一事物.本文将移就辞格分为三类;一是把描述人的思想感情或性状的词移置于另一事物上;二是色彩词语的移用;三是量词移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移就这一修辞方法的概念.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格”。王德春的《修辞学词典》的解释是:“将原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用来描写相关的乙事物的性状.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简单地说,移就(又叫“移用”)就是把本来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体会这一修辞方法——移就。  相似文献   

3.
移用和移觉     
移用和移觉这两种修辞格都打破了正常的语言习惯,通过联想把本来不能联在一起的语言联在一起使用,造成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修辞效果,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所以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误将移用当成移觉。移用是有意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运用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这广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  相似文献   

4.
“移用”是不是独立的辞格,早在九十年代初语文界同仁就有论述,如童为凯先生的《移就·移用·移觉》(见《中学语文》90年第4期)认为“移用”就是“移就”,“同属于一种辞格”。茆文楼先生在《莫把“移用”当“移就”》(见《中学语文》90年第8期)中认为“‘移用’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辞格的独立辞格。”这些论断,虽有见地,但失之偏颇。笔者认为移用是一种词语修辞手法,而不是独立的辞格。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5.
等效就是相互替代的效果相同,等效思想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在保持对研究问题具有相同效果(特性或关系)的前提下,将一种事物转化为另一种事物,把原来陌生复杂的事物转化为熟悉简单的事物,通过对问题中的某些因素进行变换或直接利用相似性,移用某一规律进行分析而得到相等效果,即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等效替代物来认识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各类词语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哪些词语常用来描写哪些事物,一般也有一定的使用习惯。可有时候,我们可以让词语移个位,搬搬家,用描写甲事物的词来描写与之相关的乙事物,这在修辞上叫“移就”,或“词语的移用”。我们不妨试一试,使语言增加点生动感、幽默感。一、请指出下列语句中词语的移用,并说明此词原本表现什么,现在用来表现什么。1.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学会弹钢琴,不能顾此失彼。2.他的生活是那样苍白,毫无色彩。3.“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朱自清《威尼斯》)4.“(歌女)在微微摇摆的红…  相似文献   

7.
九、拈连、移就、比拟怎样区别? 答:拈连、移就和比拟都有将本来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的现象,但移用的方式和作用不同。请看例句: ①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②营房里燃起欢乐的篝火。 ③把黑龙潭的水牵过来。 例①是三个有关联的分句组成的复句。其中,第二和第三个分句,分别把第一分句中“酿蜜”的“酿”字移  相似文献   

8.
词语的创新与品味大体有以下六种形式和方法。一、移用通感式。这类方法主要是把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与它有联系的乙事物,或者通过人物的感觉错位描写,达到语言的特殊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事物要求不同的名量词,二者的搭配要符合语言的社会习惯。量词移用则是突破这些习惯,有意将人们平常不用作量词的字词借用为量词,或者有意将修饰、限制甲事物的量词移用来修饰、限制乙事物,以取得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 ①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  相似文献   

10.
移用是一种积极修辞格,分为移就和移觉(通感)两类。移就能使语言别开生面,耐人寻味;移觉最长于表现人们难以捕捉和描绘的内心感觉,使语言形象可感。在诗歌创作中,其艺术效果超过了传统的赋、比、兴和象征手法,因而倍受当代青年诗人青睐。  相似文献   

11.
李艳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1):13-18
移就修辞的词汇化形式表现为完全词汇化、移就造词和准词汇化三种形式.不同的词汇化形式表明移就修辞结构可以造成移用词语的语义演变.移用词语的语义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义域扩大、词义主观化、词性转移等,移就造词也促使其词义进一步泛化.  相似文献   

12.
教学百问     
《社戏》中“身体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什么修辞手法?(徐辽湖南邵阳市大祥区松坡中学422003匡继红湖南邵阳市大祥区松坡中学422003)答移就,也叫词语移用。查僻海》:“甲乙两项关联,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联系《社戏》上下文,“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用来形容紧张的心请放松之后那种愉快感受的,是移就的修辞手法。怎样处理《俭以养德》课堂上的不安定因素?(姜健山东省…  相似文献   

13.
"通感"又叫"移觉",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移用。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4.
“通感“又叫“移觉“,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移用.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5.
“通感“又叫“移觉“,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移用.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6.
也谈移就与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报》第775期第三版刊登的署名文章———《何为“词语移用”》引发了我的兴趣,抚卷细思,又觉袁建华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袁先生对词语移用的定义及其内涵挖掘极深,认为“‘词语移用’就是把惯用以描述甲事物的词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起到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修辞效?..  相似文献   

17.
移就的结构模式与认知心理学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华松 《现代语文》2006,(10):71-72
汉语辞格“移就”是“将原描写的乙事物性状,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英语辞格“Transferred Epithet”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hen two impres—sions are associated together in the mind,an epithet that properly belongs to oneonly is transferred to the other.”(当转移到另一事物上。)  相似文献   

18.
修饰语移置也叫移就.它之所以被人们广泛运用,自有它深刻的原因:其一在于移置过来的词语和新的被修饰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其二在于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分析,修饰语移置其内在的话语意义可以成立;其三在于修饰语移置是一种超常规搭配,被人们看作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并且这种变异使语言更加简洁有力;其四在于修饰语移置并没有违反人际修辞的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9.
巧用辞格,积极修辞,是毛泽东语言获得幽默风趣特色的主要手段之一。兹举三例并略作评说。一、巧用事喻和移就格事喻是借助一个故事或一个生动的具体语境作喻体来形象地说明一个抽象的事理(本体)。移就是在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借助特定的语境,临时移来描写另一事物的性状。两者合用,能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倒喻"?比喻都是借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前者称为喻体,后者称为本体。通常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如"美女如花";如果有意颠倒次序,把喻体移置在本体的前面,说成"花似美女",那就是"倒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