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男排今年有两大赛事,一个是9月下旬在希腊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男排锦标赛,另一个是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的男排比赛。这两大赛事对中国男排来说,它既是一个冲击亚洲、走向世界去展示中国男排水平的一次极好机会,又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核,因为中国男排被排除于世界三大赛事之外已有八年之久矣!而这次能参加第十三届世界男排锦标赛,面对世界各路群雄,他们的成绩会是个什么样呢?在1990年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男排力克韩  相似文献   

2.
1981年世界杯后,中国男排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在亚洲却难同日本、韩国等队抗衡。1997年,中国男排在第9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队员打出了水平,找回了自信,但中国男排在1998年,第14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又被世界诸强挤出了前14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男排同世界强队间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国男排向世界排坛更高层次迈进,就要尽快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钟雯  郑永文 《体育科技》2008,29(1):41-44
通过对2006年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国对波兰、阿根廷、波多黎各队3场比赛发球、进攻、拦网技术统计结果分析,找出中国男排与对手的差异.发现中固男排对战波兰、阿根廷主要输在发球、扣球和拦罔上.而对战波多黎各主要输在拦网和自身失误上.建议中国男排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发球、扣球和拦网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想了解一下世界男子排球年轻选手的状况,为中国男排准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参考。正好,国际排联委派我做第八届世界少年男排锦标赛的技术代表,参加本届比赛的运动员年龄在19岁以下(不含19岁),这批运动员2008年正值二十三、四岁的当打之年,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应该是各国国家队的选手了,正是那时中国男排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排于2002年5月8日再次重新组队,共有13名队员入选,平均年龄为23.4岁,平均身高196.5厘米。当年,共参加了三项比赛:亚洲挑战杯(即传统的东亚四强赛)、世界男排联赛和世界男排锦标赛。主教练邸安和评价说,总的看来,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全队上上下下团结协作,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计划。从这些比赛中,中国男排确实看到了自己同日本、韩国以及世界强队的差距。因此,要想打进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男排的任务确实是非常艰巨的。在去年的集训中,邸安和说,中国男排重点抓了三件事:首先是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6.
刚刚重新组队三个月,中国男排就迎来了今年最重要的比赛——世界男排锦标赛预选赛。虽然今年9月有亚锦赛,但由于世锦赛选拔制度的变化,亚锦赛的价值只是亚洲冠军的头衔,而与世锦赛的入场券没有任何联系,中国男排还从来没有失去过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相似文献   

7.
因中国男排无缘前八名的决赛,我作为随队记者,无法亲眼目睹第十五届世界男排锦标赛最高水平的后期决战,确实十分遗憾。但就前两个阶段的比赛,也基本展示了当今世界男排技战术的发展趋势。中国队在两个阶段的比赛中,仅胜澳大利亚队一场,先后负于葡萄牙、阿根廷、南斯拉夫、美国和希腊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在技术、战术、心理、经验等各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想尽快地缩短距离,必须针对不足,勤学苦练,开动脑筋,加倍努力。 强队如林 水平接近 中国男排在第一阶段比赛中,先后以1比3负于葡萄牙和阿根廷队,由于第三场以3比1胜澳大利亚队而以成绩较好  相似文献   

8.
吕敏 《新体育》2014,(7):78-80
时隔4年,中国男排重返世界男排联赛。不过,这一次是得益于国际排联今年的赛制改革:世界男排联赛从去年的18支参赛队扩军到28支,分三个档次比赛,中国男排参加第三档次G组的比赛。这也是自2011年无缘世界男排联赛三年后,中国男排再次登上这个大舞台。  相似文献   

9.
1976年,重新组建的中国男排在世界排坛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第8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仅排在第15名,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而在亚洲不论是亚运会还是亚洲锦标赛,名次也都排在日本和韩国队后面。这样的逆境,激励着中国男排健儿奋发图强。在1977年的第三届世界杯赛上一举夺得第5名,取得了中国男排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5年亚洲男排锦标赛半决赛中国对战伊朗失利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国男排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祝嘉铭先生的采访是在千叶体育馆进行的。那天是第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复赛阶段千叶站的最后一天比赛,也是中国队自小组赛后再次与荷兰队的较量,在相继输给了南斯拉夫、俄罗斯、意大利队后,此战的胜负将最终决定中国男排能否进军八强的命运。把采访放在此时进行,是有原因的。作为第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赛事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祝嘉铭先生小组赛阶段基本看的是古巴、巴西队所在组的比赛,因此,请他谈谈对世界排坛整体情况的分析,显然是在他看完复赛阶段中国队同所在这组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前4名的队伍的比赛后更为合适。一来可以对世界强…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上,中国男排虽然卫冕成功,但在比赛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那么,中国男排队员如何看待这次比赛?中国男排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都是人们所关心的。我们请来了中国男排的队长张利明和主力接应二传卢卫中,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张利明(以下简称张):亚锦赛卫冕固然令人高兴,但从比赛来看,不足多于进步,特别是后备人才问题。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上去的人员不多。现在比赛还是靠我们这批老队员,可我们当中最年轻的卢卫中也有27岁了。在后备力量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蓉芳评说中国男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杯男排赛 ,中国男排未能完成既定目标 ,不仅不敌世界劲旅 ,还连负亚洲老对手日本和韩国队 ,原因何在?他们打算怎样面对即将在上海举行的奥运会亚洲地区预选赛?张蓉芳认为 ,中国男排在本次世界杯赛的成绩很不理想 ,与预期的目标有差距。从比赛看 ,思想、作风、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不尽如人意。她说 ,中国男排的技术本来就排在世界三流水平 ,但本次比赛连仅有的水平也未能发挥出来。世界强队对我们的压力比较大 ,很难发挥 ,似乎还有情可原。可对水平接近的队伍 ,我们还是打得不好 ,特别是对日本和韩国队的比赛 ,就很不应该。出现这…  相似文献   

14.
铩羽珀斯,兵败澳洲,中国男子排球队在第六届亚洲锦标赛上接连负于南朝鲜和日本。这已经是中国男排自1984年以来在第二十三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第五届世界杯、第二十四届南朝鲜汉城奥运会以及去年的第十二届世界锦标赛先后在亚洲预选赛中被淘  相似文献   

15.
防守问题,在我国已断断续续地喊叫了二十年!国家女排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五连冠。而国家男排则几经反复、徘徊,至今也没有很好解决。现在看我国男排与世界强队比赛,与亚州强队比赛,一攻已没有优势可言,而防返水平则有很大差距。中国男排85年参加第九届世界排球锦标赛总结时谈到:“我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相比,防守是最大的弱点。中国队防失率大都在50%以上,是前几名最差的,防起率是20%—24%,而其它队则是40%—42%以上”。防守上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今年在“日本杯”中日男排比赛中,日本男队技术全面,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21日至23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国际乒联理事会上通过了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中国)提出的第45届世界锦标赛团体赛比赛方式。在45届世乒赛即将开始时,笔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姚振绪:记者:《乒乓世界》曾介绍过第4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比赛方式,为什么第45届世乒赛的比赛方式要国际乒联理事会重新通过?每届世界锦标赛的团体比赛方式都不同吗?姚: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就组织世界锦标赛和有关世界锦标赛事宜向理事会提出建议;就世界锦标赛团体项目的比赛体制向理事会提出建议;在组织和管理世界锦标赛方面向主办单位提…  相似文献   

17.
自东京奥运会落选赛负于澳大利亚队痛失参加雅典奥运会资格始,就意味着中国男排应重新起步,着眼2008年北京奥运会,逐步做好各项备战工作。从这个角度说,2004年世界男排联赛就是他们在新的奥运周期迈出的第一步。 我作为国际排联技术代表,参与了世界男排联赛小组赛事的工作,虽然没能在比赛中与中国男排相遇,但得到了许多相关信息,也听到了不少业内专家对中国男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98世界男排锦标赛看中国男排的一攻战术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排参加’98世界男排锦标赛时的一攻战术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男排的快攻成功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强攻成功率和失误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国人瞩目的第六届亚洲男排锦标赛珀斯赛场,在争夺决赛权的关键比赛中,中国队以1∶3负于老对手日本队,失去了争夺冠军的良机,也失去了明年进军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使中国男排重新陷入低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分析在2017年世界男排联赛上中国男排与对手在比赛中的整体技术效果、3站比赛间中国男排自身的技术效果及各站对手的技术效果,得出在劳尔教练任期的第一次世界大赛中国男排技术效果上的优势与不足,为其日后训练比赛提供数据参考和建议。研究发现:中国男排在发球、一传和防守技术效果上显著差于对手,一攻和反攻技术效果略差于对手,仅拦网技术效果显著好于对手。发现中国男排存在如下问题:(1)发球技术能力与外教战术意图不匹配,且缺少沟通;(2)一传稳定性差,顶不住大力发球冲击成为被对手制约的短板,且一传的差距直接转化为一攻的差距表现出来;(3)二传传平拉开球速度不够快,导致战术进攻意图过于明显;(4)比赛中拦网技术存在补拦意识仍不够、移动跟不上、拦一点放弃了两点的不足;(5)防守队员预判能力不够,下蹲过浅造成移动慢,从而对拦起球的保护跟不上。此外,研究还就3站比赛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应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