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逐步确立,人民群众对报纸宣传的要求愈来愈高。作为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宣传为主的农民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读者的要求,有几个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农民是农民报的“上帝” 一张报纸必须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读者是报纸的“上帝”。这是因为,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既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办好报纸的重要基础。 农民是农民报最大的读者群,这本来是确定无疑的,可近几年有些农民报却出现了一种“弃农”、“嫌农”的倾向:在报纸上,“农民写、写农民”的东西少了,真正让农民关心的报道也不多;有些农民报干脆更名为“经济报”、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7,(12)
以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文/吴保恒——陕西农民报加大农业宣传报道力度的几点体会从去年6月开始,陕西农民报就专门拟定了加大农业宣传报道力度安排意见,并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到陕南、陕北等贫困山区,了解农村发展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及时调整了宣传角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报是面向三农的科普报纸,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落实以人为本,科技报就是要把农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已任,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紧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  相似文献   

4.
《辽宁农民报》是一张专业性的服务类报纸.我们的办报宗旨是:专门为农民说话,专业为农民服务。在要闻宣传报道上以“三农”问题为中心,农民增收为主线.突出报道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权威的政策信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产品,报纸的可读性、指导性、实用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一张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县报,经常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们《铜山报》一复刊就设置了《科学天地》专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并逐步扩大科技门类的报道,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给他们及时送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由复刊初期的8000多份,逐步增加到年发行量4万多份。回顾我们科技宣传的实践,坚持以下“四性”是行之有效的,并收到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办好农民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报以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为宗旨,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进行沟通与联系的桥梁。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民报被誉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农村工作的好参谋、农民信赖的知心朋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蓬勃发展阶段。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各项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广大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产生了迫切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农民报纷纷复刊或创刊,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技知识、提供信息为己任,深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一张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县报,经常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们《铜山报》一复刊就设置了《科学天地》专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并逐步扩大科技门类的报道。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给他们及时送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由复刊初期的8000多份,逐步增加到年发行量4万多份。回顾我们科技宣传的实践,坚持以下“四性”是行之有效的,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常性。农业生产是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是党、政府和广大农民共同的愿望。尽快发展农村经济靠什么?实践证明:除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在面向市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民渴求科技知识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农民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切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农民把科技人员看成是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亲兄弟,称他们是‘财神爷”’。 作为一张服务于农民的报纸,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加强农业宣传?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方面的宣传。多为农民提供先进的、超前的、实用的、可操作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满足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渴求。为此,《湖北农民报》从1993年以来,聘请了全省农林、畜牧、水产、果茶、植保、食品加工等方面的10位知名专家教授,作为本  相似文献   

9.
我们泗阳报一直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宣传,1996年──—1999年在三版下方开设每周一期农村科技栏目。为了加大科技宣传与推广力度,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做农民的朋友,从今年起又开设每周一期农业科技专版——“农民之友”,着重介绍种、养。加实用技术及有关信息,此举深得广大农民朋友及读者的欢迎。如何办好这个版面,根据我多年的编辑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搞好策划,增加报纸的可读性要使农民喜爱这张报纸,这就必须使报纸成为农民的朋友,为了使读者爱看爱读,技术易懂易学,便于应用。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首先注重版面策…  相似文献   

10.
报纸是因读者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满足不了读者需要的报纸是难以发展的,尤其在当今处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广大读者,对信息、知识的有效需求大大增加,对报纸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报纸若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很容易被竞争的洪流所淘汰.因此,把报纸办得有份量有特色,是报纸得以发展的关键《农民之友报》是省供销社于1983年为“三农”服务而创办的.十几年来,她以农民读者为上帝,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为科技兴农奔小康当好良师益友,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设服好务,赢得了一批忠实的农民读者,农民之友报的副刊,更为读者喜闻乐见.按农民需要立“友”字特色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农民之友报的副刊应给农民提供些什么或者说农民需要从副刊上得到什么实惠?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农民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一切与他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新信息,获得新观念;需要对他们最关心而又迷惑不解的事情作出合理的带有政策性的解疑释惑;需要新知识;需要获得娱乐和美趣、艺术享受.而现存的单一的文艺形式的副刊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于是在1996年初小报改大报中,我们大胆创新,在“友”字上做文章,把最能体现“友”字服务特色,又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苑》、《生活之友》、《法庭内外》、  相似文献   

11.
建国三十年来,第一张为全国农民出版的报纸《中国农民报》同广大农民见面了。‘色是一份以八亿农民为读者对象的报纸形式的刊物,每周出版两期,每期四开两张。现在正在试刊,准备在四月份正式创刊。《中国农民报》是一份通俗的、大众的、综合性的宣传读物。它的办报方针,首先是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党对亿万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宣传党的各项农业政策,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鼓舞亿万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自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文化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热潮中,各级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图书馆都行动起来,纷纷把图书与科技知识送到农村,送到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13.
县报是最基层的党报,是农民的报纸,因为它的读者绝大多数是农民。当好农民的代言人,为农民服务,是县市报人的职责。为农民写评论,替农民说话,为农民撑腰,农民才认识你、信任你,你的评论才有读者和市场。铜山是个有18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铜山日报作为基层党报,拥有众多的农民读者。而我作为农民的儿子,与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感情纽带。从当记者的第一天起,我就抱定“要对得起农民”这个信念,至今已写了上百篇评论。我为什么十多年如一日甘为农民写评论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热爱评论事业,钟情于评论写作。评论社会现象,针…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民报的发展,对在广大农民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市场信息和科技知识,开拓致富门路,提高文化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近年来,农民报通过不断改革,在增加信息量,增强服务性,贴近农民群众方面进行了可喜的尝试。 80年代出现鼎盛时期。到1989年,除《农民日报》、《中国农牧渔业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农村经营报》等全国性的农民报外,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市)农民报发展到26家,另有《济南农民报》、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报纸是面向农民的。几年来,由于我们坚持四个服务——政策、技术、信息,生活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今年报纸的发行量,已经达八十一万份,而且95%以上都是个人订户。在办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最深的一条,就是报纸要回答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就农民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自1979年报纸上开辟《讨论会》专栏以来,每年在报纸上至少开展四五次问题讨论。《讨论会》活跃了农民  相似文献   

16.
纵观各级各类报纸,科技报刊近年来发展迅速。就门类来讲,有农业科技、卫生科技、电子科技……而且其发行量都相当可观。即使各级党报,也陆续开设了科技专栏或专版。大量的跟踪调查也表明,许多读者,尤其是广大农村的读者,一拿到报纸后,首先寻找的是有没有适合他们的科技知识方面的文章,他们迫切需要报纸宣传有关生产、生活上的科技知识,为其排忧解难。就拿我们《随州报》来说,1985年创刊前就是原来的《学科学》小  相似文献   

17.
蒋明 《新闻前哨》2001,(12):30-31
谈到报纸,就离不开读者。若没有读者,报纸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要办好报纸,特别是党报,不能不研究读者心理,这是对每位编辑、记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所出版报纸有无宣传效果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读者,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了解读者,更有效地发挥报纸的宣传作用。 一、读者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报业不断发展,报纸种类的增多,其读者面开始扩大,读者对报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后,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报纸作为一种信息资源进入市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三农”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而如何引导农民科学致富一直是广播人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随着全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通过广播学习科技知识、了解科技信息。河北农村广播自开播以来,一直本着“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的宗旨为广大农民服务。为了达到帮助农民更快、更好走向富裕的目标,农村广播从2008年1月起隆重推出了《农博士来咱村》节目。这档节目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走到田间地头,解答农民朋友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探索在新形式下如何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类报纸特别是省级科技报,长期面向农业,定位在农村,以农业宣传和报道为主要内容,在读者心目中已经形成科技类报纸就是农业报、农村报、农民报的固有观念。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科技类报纸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五月创刊以来,我们一直把政策宣传作为报纸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经济报纸的政策宣传,是加强指导性、增强战斗性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报纸群众性的重要方面。广大农民以及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他们看不到“红头文件”,平时的口头传达,也记不牢。因此,他们十分需要了解党和政府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各项政策规定,尤其是许多新政策、新法令和新规定。有些干部、农民在执行政策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