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2.
秦小建 《新闻窗》2014,(5):49-49
广播现场报道的全称是广播记者现场口头报道,通过记者对新闻的口述,再结合现场音响的生动方式来报道新闻。一、广播现场报道的优势时效性新闻传播一般要经历新闻采访、整理编辑和新闻播报的过程,而这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时间使得新闻事件和听众的时间距离拉大,新闻报道的作用也因此被降低。新闻学的理论认为,新闻的发生时间与传播时间之间的差距越小,新闻的价值就越大;相反,若新闻播放时间严重滞后,那播出的新闻就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失实与侵权都有着前因后果关系。因此.媒体或者记者常常被人告上法庭,也就难以避免了。但是,在诸如侵权的诉讼中,衡量新闻失实和侵权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又如何去把握?这是原被告双方都非常关注的法律问题。在本文中曾雨楼就新闻失实和侵权的事实构成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敏  张玫芬 《东南传播》2011,(4):118-120
当今社会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大众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反映速度与其对受众的影响力基本成正比,传播速度可以塑造某一媒介的声誉,同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在通讯发达的今天,电话连线报道是进一步发挥广播及时性最有效的方式。它快捷、方便、高效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播出的时间差,实现了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播出,把新闻的时效性、首发率大大的推进和提升了一步,凸显和发挥了广播的特点。与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相比实现了新闻播报提速,让广大听众有一种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的欣喜和满足。随着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广播记者在选材、策划、报道技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要做到眼快心快嘴快,选取新闻亮点,给听众带来精彩的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提升广播媒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学会跳出新闻失实的“陷阱”,避免新闻失实事件.对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至关重要。 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既有主观的,有意识的.也有客观的、无意识的。主观的新闻失实是记者或媒体为了一己私利或好恶而有意歪曲事实:客观的新闻失实则是指记者或媒体由于能力的局限或其他客观原因而无意造成的失实报道。  相似文献   

6.
方妍 《今传媒》2015,(4):96-98
现场报道能给广播受众较强的现场感,突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因此,做好现场报道是对每一位广播记者的工作要求,也是自身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本文讨论的民生新闻、会议新闻是较常见的两种现场报道类型,笔者就这两种类型的现场报道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达到增强新闻报道效果,更好服务于广播受众.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当前很多媒体的新闻失实现象仍层出不穷,对新闻报道和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带来很多甚至是巨大的负面影响,新闻失实,这里面,既有新闻人对新闻真实性认识不足甚至模糊的因素,也有媒体“把关人”把关不严等原因,认真贯彻新闻必须真实这一理念,纠正新闻失实这一顽疾,是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本刊这期专题研讨,意在探讨新闻失实原因及对策,希望新闻从业人员及新闻研究人员,献计献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对一名长期在党报从事新闻采编的媒体人来说,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出版流程虽早已烂熟于心,但可能没有一位媒体记者、编辑敢保证从不出现新闻失实报道。新闻报道无小事,采编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极有可能产生新闻失实;如果产生较大的新闻失实,则完全有可能将我们通过漫长时间建构的传媒公信力一下子给摧毁  相似文献   

9.
马飞 《记者摇篮》2006,(6):43-43
过去对新闻的真实性许多人都不太重视,这恐怕因为,在记者和编辑看来:“我说的都是真的,你应该相信,这不应该成为问题。”如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这个理由就根本站不住脚了。新闻失实或许是因为记者有意造假;或许是因为无意间的偏听偏信;或许是因为新闻源本身发生了变化。对后一种失实如果记者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则,即交待清楚新闻来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怪就怪在,有些记者知而不行,固常常吃些哑巴亏。巧妙交待新闻来源,避免失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新闻中注意交代新闻来源既能使读者知晓新闻事实是从哪里来的,又能增强新闻的可…  相似文献   

10.
陈慧萍 《新闻世界》2012,(7):252-253
近年来,舆论监督深入人心。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一些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这项权利时,有的竟吃上了新闻官司,且大多还以败诉告终。这其中,很多时候是由于媒体记者在新闻写作中的言语使用不当或文章失实造成的。本文就新闻写作中的注意事项为重点谈谈如何避免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11.
记者抢新闻的行动不是也不应是一种短期的、无组织、无计划的行为,记者抢新闻关系到媒体的形象和具体的利益,因此记者抢新闻的行动应是媒体设计的一部分,是客观而真实可操作的内容。媒体要宏观上把握记者抢新闻的行动计划,就应遵循以下的宗旨和原则。1.宗旨: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新闻的独特新颖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这其实是就事件新闻的时效性而言的。同样的新闻,谁以最快速度传播给受众,谁就会赢得主动,赢得市场。这也是任何一家媒体都必须花大力气争取的。但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大舞台。某一家媒体即使再神通广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可能占据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特别忙,生活节奏也很快,所以大家都希望所听到的新闻具有新、快、活的特性,而广播新闻就刚好可以满足这一点,广播新闻是记者在事发现场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可以保证绝对的真实性,这也就体现了广播新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是新闻的大忌。从新闻的采写主体即记者、编辑的角度看,新闻失实可分为显性失实和隐性失实两种。显性失实主要是极少数职业操守低下的记者、编辑,出于名利等方面考虑,故意炮制无中生有的新闻,或者故意隐瞒一  相似文献   

15.
浅议抢新闻     
所谓抢新闻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抢先占有新闻事实并予以刊播。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抢新闻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一个主要手段,好比众多赛跑选手在众目睽睽之下,看谁先跑到终点。但不同的是,在赛跑中,参赛选手即便得不了第一,也有可能获得第二和第三。而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瞬间、一次性的,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发新闻的媒体就等于从根本上失掉了这个新闻。因而,新闻竞争愈激烈,各媒体间记者抢新闻频率就越高。目前,在一座城市里,就连一个小小的交通事故也会吸引数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一家媒体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般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靠信息取胜,谁发布的信息快、准、多,谁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二是靠见解取胜,为读者提供独到的见解和有个性的分析,让读者觉得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求的今天,记者和媒体必须靠后者取胜。而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树立科学的新闻价值观念,具有独到的新闻发现能力,通过对复杂社会现象的透视和分析,凸显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曦 《青年记者》2007,(17):1-1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那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新闻"时,谁愿意相信新闻的真实性因各种原因而大打折扣了呢?真实性的缺失其实容易得使人震惊。记者的工作和一台准确无误的计算机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因为听觉视觉的偶尔失误所造成的部分甚至全部失实不可能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8.
孙园园  王良 《记者摇篮》2009,(7):113-113
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采访,一边口述,一边录音而制成的一种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时效性、现场感等方面的优势胜过任何形式的广播报道,它最能发挥广播的特长。  相似文献   

19.
在资讯发达、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国家电台,自然也需要顺应潮流,不断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新闻专题类节目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改革,社会反响良好。驻地方记者,也积极响应,自觉探索新的采访报道形式,为中央台的新闻节目改革做出了贡献。中央台节目改革不断深入,要求驻地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及时跟进,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广播新闻类节目更加注重时效性。时效性,是各家媒体追求的主要目标,更是广播的优势所  相似文献   

20.
我所经历的假新闻赵金:现在,全国新闻界正在开展打击虚假新闻的活动。虚假新闻,在各个媒体和各个记者身边时有发生,因动机的不同,有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之分。"纸馅包子"事件是明显的故意失实行为,而其他一些失实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