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樟柯  菁菁 《出版参考》2004,(12):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2.
第一招:酒过三巡卖残酒 在一些大饭店就餐,食客一般不会带走酒瓶剩下的少量余酒,这就给饭店“造假”留下了空间。客人离开后,服务员会把瓶中残酒收集起来,上交饭店仓库,仓库保管员再按品牌归类,累积到一定量,就找来对应品牌的空酒瓶,用注射器将残酒全部吸入后,再全部注射到空酒瓶中。1个月下来,各种“二次包装的名酒”合计大约都有10瓶左右。这些“假酒”由服务员在客人不注意时,当原装酒卖给客人。当然,饭店领班会吩咐服务员第一瓶酒是绝对不能用的,必须等到客人酒过三巡,连呼“上酒”的时候,才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不要想     
同事英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下午要去医院做个检查。“怎么了?”我关心地问。“我的两个肋骨之间有一个硬块。你看,就在这里。”她指给我看。“什么时候发现的?”“有一年了。我也看过医生,他们都说没事。但我就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与外婆住在一起。外婆对我们姐弟管得很严,至今我依然记得她立下的那些“规矩”。比如,吃饭时小孩子一概不许说话,更不允许用筷子在菜碟中乱翻动;再比如,家中来了客人小孩子必定要站起来问候,给客人送茶要双手递上,还要说请用茶,等等。开始很烦外婆的这一套,时间久了倒也养成了习惯。尤其每每听到邻居们夸赞“这孩子多有规矩”时,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得意。岁月如流水,外婆已作古多年,我们姐弟也早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有时议论起儿时的趣事时,才发觉外婆的那些“唠叨”中蕴含多么丰富的为人立世的道理啊!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5,(11):52-52
一场“摆脱尿布”的革命在美国爆发了,越来越多的父母尝试把尿布从婴儿的屁股上撤走,甚至还在他们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就领着他们上马桶。  相似文献   

6.
且将平淡孵辉煌高伟杰【吉林】5岁的时候,妈妈曾问我:“长大后你要做什么?”我答:“当大王。…9岁的时候,妈妈又问我:“长大你想干什么?”我答:“当老师。”18岁的时候,没有人再问我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时代安排我们统统去当农民。从此再不敢想当什么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7.
眼前这对夫妇,办加拿大移民前后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年底他们就可以如愿以偿地拿到“移民纸”,全家打算明年下半年走。 年过30的他们,办移民主要是为了儿子。加拿大良好的自然环境、高福利政策、孩子上学的轻松氛围都是吸引每个父母的主要因素。大家都抱着既然自己从小没赶上好条件,说什么也要给孩子创造的信念: 我是学文的,我爱人学化学,所以由他作主申请人。他现在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不过,移民公司把他包装成了技术人员,以前做过的什么项目,都列了进去。  相似文献   

8.
声音     
《出版广角》2013,(11):94
全民阅读对出版业的重要挑战在于,出版业不能再走"我生产什么,你就读什么"的模式,而要"你读什么,我才生产什么"。——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现在80后、90后逐步成为我们新读者的父母,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得找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9.
会海探珠录     
一次婚礼,客人陆续光临入席,但新郎却心神不定:明明写信告诉过父母,为什么他们不来?他左思右虑,恰恰没有想到乱子出在他写的那封信上。他忙中出错,竟然写错了他最熟悉的父母家的地址,以致投递员无法把信送到。婚礼后,他来到宁波父母家,父母对他“不告而娶”大有意见,他说确实写信了,父母则说信根本没有收到。最后他们一起到邮电局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反而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到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绝对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在这种状态下,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孩子们只好装作既听话又顺从。  相似文献   

11.
女人的生相     
从前的人形容女人生孩子是“一只脚往鬼门关走了一遭”。文艺作品里关于女人分娩的描写总是,谁谁没日没夜地生了三天三夜,或者医生从产房出来一脸严肃地给准爸爸做选择题:“要大的,还是要小的?”后来我生孩子的时候和助产士聊天。我问她,在她十几年的接生经验里,有没有问过人家要大的还是要小的?她听完就笑了,说:“你以为是掷骰子赌大小啊?”  相似文献   

12.
想不起什么时候设计圈就流行着一句话,叫“全民皆平面”。满世界似乎都是设计师,吃饭、乘车的时候耳边也经常充斥着Photoshop、Illustrator、PageMaker什么的,好似王朔文中“有请作家吃饭的吗?”,“听说了吗?据说全城的流氓都改行当作家了……”一般。最初是一帮玩高科技的IT人士加入了设计师的行列,他们的本钱是可以玩转搞设计的人玩不转的计算机,后来有的客户就下海做设计师了,再后来经常给我取片送片的外地小女孩也辞职做设计了,再后来的后来我身边的各行各业人士改做设计的人就太多了,多得惨不忍睹。从业人数多了,竞争更加激烈,在客户的淫威之下,我的费用一降再降,我经常在想,如果我会编程,打死任何与我无关的人,我都不做平面设计了。  相似文献   

13.
1、留心听,保持冷静,要相信孩子说的话(如果父母拒绝相信,对孩子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他若不敢再说出来,就会继续受到侵犯)。 2、安慰他说:“你没错。” 3、鼓励他说:“告诉我,我会想办法保护你,帮你。” 4、肯定地说:“我会阻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外祖父的照片,我父母结婚时的照片……然后,有了我,这是我小时候的样子。你们也许要问我怎么会有这么帅的父亲、漂亮的母亲?是不是弄错了?其实我长得还是有些像我母亲的。”7月17日,当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天津大学愉快讲述亲情故事的时候,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正在上海做“世博会大使”。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兵     
张勇手 《档案天地》2011,(11):4-7,47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很幸运地来到部队.又在部队里面长大成人。1957年,我们从朝鲜回到国内,那个时候八一厂要拍电影,到我们部队去找演员。那次他们给我拍了一些照片.我试了一遍戏后他们就走了。这对我而言是个很偶然的插曲。我也没在意这个事。这之前我和电影的经历就是看过两部电影.  相似文献   

16.
1963年4月,周总理在同埃及客人谈话中,提到中国人办外事的一些哲学思想。他总结了四条:(1)要等待,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2)决不开第一枪,人家可以先对我不好,我们决不会先对人家不好。(3)中国有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对我不好,欺负人,逼得我不得不有所准备,要进行回击。否则,就会把我们看成懦弱可欺。(4)“退避三舍”。这就是说,你来,我先退,给你警告,再来,再退,再给警告,但事不过三。周总理在阐述这些原则时,列举了抗美援朝和1962年中印边境武装冲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涉及教育方面的话题,就会“热”起来,比如“虎妈”、“狼爸”,比如“绿领巾”、“红校服”,再比如“小学班干部制度”、“斗妈日记”等等。探其原因,是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家庭教育,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困惑和焦虑。而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传媒的普及,也使得“热议”成为可能。家长的种种困惑并不能通过自身的途径完全解...  相似文献   

18.
2011年8月,当我第一次听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九个字的时候,十分不以为然。心想,作为一线记者,“基层”本就天天在走。“作风”向来如此,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文风”更是一个媒体多年养成的,哪能说改就改,改了还是不是原来的新闻了?因此得出结论,这不过又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新闻运动而已。  相似文献   

19.
上图讲座     
尊敬的、亲爱的上海的观众和读者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很荣幸应上海图书馆的邀请,今天下午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我感谢上海的朋友们!我今天演讲的题日,如题板所示:“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国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生存发展都是与这个文化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就不能了解自己;我们不了解自己,就很难把自已的事情做得更好。所以,我今天要来给大家讲这样一个题目。我们马上要血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化?或行说,什么是中国文化?当然,要回答“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化。文化学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大约有两三百条,今天下午如果我来讲这些定义的话,恐怕要走掉三分之二的听众,我还是来讲一个故事吧。有四个人去咖啡厅喝咖啡,发现杯子里有一个苍蝇。第一个发现的是英国人,他站起来,掏出钱包,抽出一张钞票,压在杯子下面,就走人了。为什么呢?因为咖啡里有苍蝇是不能喝的,他肯定也很愤怒,但他是绅士,不能发怒,于是就用付钱但不喝咖啡的方式来表示抗议。第二个发现的是日本人,他勃然大怒,“八格牙鲁!”再把服务员叫来,“你的什么的干活!苍蝇的有!你们懂不懂管理啊,还想发展?”很是愤怒。因为日本人做事很耥致,很到位,不允许出现这种状况的。第三个发现的是美国人。他笑了,用手指一勾,把那个服务员叫了过来,“不错啊,咖啡里还有苍蝇啊,不过在我们美国咖啡不是这样上的,我们是先端上来’一杯咖啡,再端上来一罐牛奶,再端上来一小碟方糖,再端上来一小碟苍蝇,我们想放多少放多少。”美国人有幽默感,他用这种方式表示抗议。我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如果是中国人呢?中国人会说,“去!把你们领导找来!”这是什么不同?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中国人是有事找领导。美国人有事找律师,比方说,两个人在路上车子相撞了,他们是不会吵架的,双方会走下车来,相互交换一下名片,然后说,请找我的律师。因为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它的文化就是法治文化,虽然他们也不喜欢律师,美国人对于律师是一个矛盾的态度。美国有一个笑话,一对年轻人上了天堂相爱了,然后他们去找上帝,“上帝啊,我们想结婚。”上帝对他们说,“这个事情很好办,一个星期以后会有一个牧师上天堂,他可以为你们主持婚礼。”一个月之后,年轻人又来找上帝,“上帝啊,我们要离婚。”上帝说,“这就难办了,天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律师上天堂昵!”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听父母说:“等你们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颇为不解。一天,父母一早要他一块去地里刨地,年轻人嫌刨地累,撒谎说自己有点急事就出去了。在路上游荡了不久,他遇到一位高人,便向高人请教:“为什么父母老爱对我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