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秋石对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以下称《七十年》)近乎粗暴乃至有辱周海婴人格之嫌的“质疑批评”在学界引起强烈的不满。对此,已经有多人撰文提出批评,此风波本已渐趋平息。但笔者近来又读到秋石《〈爱护鲁迅是我们共同的道义〉一文写作发表的前前后后》和陈香《〈秋石撰文质疑周海婴写书风波又起〉一文写作、发表的前后》两文才明白,原来秋石是认为《中华读书报》实习记者陈香报道的原因,才给读者造成他粗暴对待周海婴的影响。我想,我们不如找出他当初发表的文章看个究竟。秋石对周海婴《七十年》的质疑批评文字,最初发表于2002年9月17…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的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以下称《七十年》),2001年9月由南海出版公司推出不久,即在读书界引起轩然大波。先是上海的水渭亭因署名问题发难周海婴,此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紧接着因《七十年》中的两处内容引起争论。一是鲁迅的死因,秋石先生对书中说鲁迅的死可能是日本医生须藤谋害的说法提出质疑。现在,这场风波基本平息了。不过,看这风波的前前后后,总觉得还可以领悟到些许有用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的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以下称《七十年》),2001年9月由南海出版公司推出不久,即在读书界引起轩然大波。先是上海的水渭亭因署名问题发难周海婴,此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紧接着因《七十年》中的两处内容引起争论。一是鲁迅的死因,秋石先生对书中说鲁迅的死可能是日本医生须藤谋害的说法提出质疑。现在,这场风波基本平息了。不过,看这风波的前前后后,总觉得还可以领悟到些许有用的东西来。首先,我们得明白,后两个问题都是过往事实的澄清问题,而我们现在涉及的质疑者(包括周海婴这位叙述者)都不是历史过程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3期发表了任动老师的《&;lt;鲁提辖拳打镇关西&;gt;(以下简称《鲁》)不宜入选教材》一文,笔者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5.
&;lt;阿长与&;lt;山海经&;gt;&;gt;选自鲁迅的&;lt;朝花夕拾&;gt;.该书共收回忆性散文10篇,均作于1926年.各篇在北京&;lt;莽原&;gt;半月刊陆续发表时,副题作&;lt;旧事重提&;gt;,依次是&;lt;狗&;#183;猫&;#183;鼠&;gt;&;lt;阿长与&;lt;山海经&;gt;&;gt;&;lt;二十四孝图&;gt;&;lt;五猖会&;gt;&;lt;无常&;gt;&;l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t;&;lt;父亲的病&;gt;&;lt;琐记&;gt;&;lt;藤野先生&;gt;&;lt;范爱农&;gt;.鲁迅当时可能设想日后出书就以&;lt;旧事重提&;gt;为书名,也符合以回忆往事为主要内容的实际.但&;lt;旧事重提&;gt;终究显得直白,因此在1927年5月间编集准备出版时,改名为&;lt;朝花夕拾&;gt;.……  相似文献   

6.
拜读贵刊2004第9期邵春驹写的《&;lt;蚕妇&;gt;中“城市”注释辨误》一文,值得读者反思,笔者在钦佩邵老师搜古炼今精神的同时,对其观点不敢苟同。现质疑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鯈,何许人耶?1981年前出版的&;lt;鲁迅全集&;gt;做了注释,1981年再版时又重新做了注释(&;lt;鲁迅全集&;gt;第四集631页).然而两次注释,虽然一次比一次具体了,却仍旧是述而不详,读者仍旧坠于五里雾中.……  相似文献   

8.
顿号是后起的标点.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lt;新式标点&;gt;中没有顿号,1951年中内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lt;标点符号用法&;gt;中才有了顿号,所以在我国早期的白活文作品中(如&;lt;鲁迅全集&;gt;等),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一般都用逗号.自从出现了顿号之后,当用于并列成分之间时,逗号与顿号的分工日趋明确.……  相似文献   

9.
拜读贵刊2001年第1期张春海、徐兴明两位老师写的《&;lt;坐井观天&;gt;一课的逻辑错误》一文,颇有感触.既被两位老师的深思熟虑精神所感动,又想谈一下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4年的第4期上刊登了《不必&;lt;转化&;#183;试算&;gt;》一文,我觉得这题还可以用“盈亏问题”的解题思路来解答。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拜读了李恩中老师的《&;lt;与朱元思书&;gt;两处注释的商榷》一文(《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3期),恰巧我对这两处注释也有一些看法,愿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的《&;lt;鲁迅诗稿&;gt;序》(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短小精悍,内涵丰赡,字字珠玑,脍炙人口,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笔者从《郭沫若书法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上看到了该序的初稿。把这个初稿跟作者定稿(见1961年9月12日《文汇报》,  相似文献   

13.
《野草》历来以其艰深隐晦吸引着学者们执笔与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感应。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刘彦荣的学术著作《奇谲的心灵图影——&;lt;野草&;gt;意识与无意识关系之探讨》,则于新时期文学研究中展示了又一独特亮丽的风景。这本论著,注重从意识与无意识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野草》的创作缘起,于传统研究方法外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中国地质略论》,发表于一九○三年第八期的《浙江潮》,迄今已七十六年,而其作意,近年来始引起注意。杨天石同志在《鲁迅<中国地质略论>的写作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护矿斗争》一文中对此有所论述。王杏根同志曾撰文于《山东师院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六期,对杨文提出商榷。翌年,该刊第四期又发表杨天石同志的《读<鲁迅《中国地质略论》作意辨证>》一文,对王文表示异议。王杏根同志再写此文作答。本刊予以发表,以期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卢梭,是1 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他66年的人生中,曾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历史巨著,如&;lt;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gt;&;lt;新爱洛伊思&;gt;&;lt;社会契约论&;gt;&;lt;爱弥尔&;gt;和后来产生轰动的个人经历小说&;lt;忏悔录&;gt;等.在&;lt;忏悔录&;gt;一书的第一章中,他道出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  相似文献   

16.
&;lt;小学青年教师&;gt;“教育文稿写作辅导“栏目,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喜爱.我最先读到的是贵刊2001年第3期朱华贤老师写的&;lt;谈谈如何捕捉教育文稿的题材(续)&;gt;,读后颇有茅塞顿开之感.随后找来第2期,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又迫不及待地找来朱老师在第1期写的&;lt;谈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文稿&;gt;来读.从那一刻起,一股写作的激情便在我心中涌起,而朱老师的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相似文献   

17.
我曾撰文批评现在某些“教育科研“:迷信权威,亦步亦趋;眼睛向上,追赶时髦;“课题“崇拜,华而不实;故作“特色“,“模式“泛滥;论著晦涩,不知所云;职称论文,虚假写作;虚张声势,热衷炒作;“科研“牟利,以饱私囊……并把这些现象不客气地斥之为“伪科学“(见&;lt;教师之友&;gt;2001年第3期&;lt;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gt;).……  相似文献   

18.
一、评改说明   &;lt;小学青年教师&;gt;2001年第一期所登&;lt;一个借来的“病号“&;gt;一文把一则病文称为“借来的‘病号‘“,并向读者征集修改意见.现将我对该病文的看法写出来.为叙述方便,对字句的评改我采取引用原文加括号的方式,括号内是评改意见.对全文的评改采取总评和重写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孙斌 《中学生物学》2001,17(1):33-34
&;lt;中学生物学&;gt;2000年第4期&;lt;我国的世界级自然界保护区&;gt;以及&;lt;中学生物学教学&;gt;2000年第1期&;lt;中国的生物圈保护区&;gt;两篇文章,都较详细地介绍了截止1997年底前我国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14个保护区的情况.到2000年6月我国又有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成为该网络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两篇教学评论文章.其一,是&;lt;小学数学教师&;gt;刊出的&;lt;&;lt;年、月、日&;gt;教学设计及评议&;gt;(邱学华授课余荣燊评课);其二,是&;lt;小学教学&;gt;刊出的&;lt;让学生自主学习--特级教师邱学华&;lt;年、月、日&;gt;示范课赏析&;gt;(邢永举).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对邱学华老师所做的&;lt;年、月、日&;gt;教学示范课的介绍及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