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绘画和手工,忽视欣赏教学,特别是专题欣赏。即使进行欣赏,大多也是为欣赏而欣赏,并不把名画欣赏活动与绘画教学结合起来。我们知道,高尚情操的培养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而欣赏又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传统的绘画教学,在幼儿绘画之前大多是让他们欣赏教师的范画,这对幼儿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因此而完全代替名画欣赏。教师的范画由于构图、色彩、造型的程式化,极易被幼儿模仿。名画作品虽难以模仿,却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大师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别具匠心的审美创造,可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由于水平所限,教师范画的表现技  相似文献   

2.
范画一直被视为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不宜出示范画,这引发了一线教师的困惑。离开范画的美术创作过程活动将如何组织?带着这个问题,组织本园教师进行研讨,对幼儿美术创作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提供支持来帮助幼儿从"依赖范画"转向"自主创作",以期为广大美术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22):126-127
《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用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还指出:"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那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如何进行无范画教学呢?在此从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无范画"美术活动;以灵活的指导贯穿"无范画"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4.
范画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范画因其直观具体、形象精美的特点,成为幼儿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必要辅助工具。然而,自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不宜提供范画"以来,很多幼儿园谈"范画"色变,在美术活动中普遍采用的范画教学法也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那么在幼儿园实施多年并得到推崇的范画教学法到底要不要使用?应该怎样科学地运用范画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能力时,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范画教学法更直观,更能被学生所接受。通过范画欣赏,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根据范画,学生可学习绘画步骤;把范画进行对比,能帮助学生学习绘画技巧;范画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创作才智。  相似文献   

6.
幼儿写生活动采用观察—发现—写生—创作的流程,以游戏化的活动设计、简单适宜的内容选择、观察欣赏为主的自主创作等多种有效策略开展写生活动,让写生真正成为对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展示美的最有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笔者试图剖析现阶段"取消范画"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企图寻找高效的幼儿美术支持策略来帮助幼儿美术教师从传统依靠范画的"范画摹仿讲授法"转向增进幼儿自立创作的"无范画讲授",从而以美术教育为平台,增进幼儿个性、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以期给广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孩子们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孩子的个性也会在绘画活动中得到发展。传统的绘画教学是只重视训练技能技巧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孩子们开动脑筋,只要求孩子们根据老师的范画步骤进行临摹。这种绘画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纲要》指出"要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要让孩子垮了的进行绘画活动,要学会赏识孩子的画!  相似文献   

9.
正剪纸是一项对幼儿手部肌肉灵活度及剪的技能有一定要求的活动。以往幼儿园的剪纸活动偏重传授技能,基本上是在集中教育活动中进行的,常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示范剪,然后幼儿模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如何在剪  相似文献   

10.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创造性绘画的基础,绘画内容的选择要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不设定固定的绘画模式,允许幼儿自由创作。教师的语言对幼儿创造性绘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欣赏和鼓励的角度去评价幼儿的作品,从幼儿的作品中了解幼儿的创作思路,适时给予指导,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以灌输为主、以单一欣赏范画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样画葫芦,作品中没有幼儿的自我思想,只是注重技能的培养,讲评时也以"像不像"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侧重于幼儿表现的绘画主体是否形象、色彩搭配是否鲜艳、画面布局是否合理……长此以往,幼儿在绘画时会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绘画仿效,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想摸索一种美术教学的新模式——幼  相似文献   

12.
何莉香 《甘肃教育》2011,(12):45-45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内容。其中美术欣赏是绘画、手工教学的准备和启蒙,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欣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识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为他们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提供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当前,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中刮起一股"不用范画的美术教学"的劲风,这种做法有些矫枉过正。在幼儿美术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范画,把握好"度"。教师应先创造环境丰富幼儿认知经验,再教会幼儿画,最后让幼儿把自己的"画作"用语言表达出来。绘画教学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帮助幼儿萌发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与创造。  相似文献   

14.
绘画五步法     
绘画活动中,教师出示范画常常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束缚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为此,我尝试不用范画,采用“引导观察———大家讨论———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展览评议这五个步骤,引导幼儿把自己头脑中创造的图像表现出来,效果良好。幼儿的绘画水平、思维能...  相似文献   

15.
将绘画语言引入幼儿美术活动中,运用绘画技能和智力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解决"超绘画性目的"和"绘画技巧"这一对矛盾。分别阐述在美术观察、构图、欣赏、创作中绘画语言的运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 1.通过猜谜,激发幼儿画手形画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体验美术创作给幼儿带来的美感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课前教幼儿做各种手形游戏,玩手影. 2.小黑板、范画、绘画纸、彩笔或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全靠它." 幼:小手. 师: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吗? 幼:写字、画画、吃饭等.  相似文献   

17.
教师习惯用"范画"的教学方法。"范画"形式单一,幼儿作品往往千篇一律。拿什么来替代范画,可以从丰富幼儿审美情境入手,让幼儿感知生活中的美,从源头上摆脱对范画的依赖。用多种媒介、多种形式和多种材料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的空间,树立"儿童主体""师幼平等"的观念,设计开放性问题,少刻板说教,多耐心倾听。  相似文献   

18.
郑伊凡 《教师》2023,(2):93-95
优美的户外环境与多感官刺激让写生活动受到了幼儿的欢迎,这种户外的绘画活动既能满足幼儿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又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文章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莆田市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利用园区户外艺术小花园,为幼儿构建良好的幼儿园户外写生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园户外写生活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艺术领域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写生。写生是一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活动;是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能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增加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使绘画活动真正成为快乐的艺术体验。  相似文献   

20.
线描画以它的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成为其主要特点,并深受幼儿的喜爱。线描画教学是让幼儿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用"线"塑造形体,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绘画能力,使幼儿从简单的线过渡到复杂的线,从单一的构图到丰富的画面。文章从认识线描画开始,让幼儿在欣赏、临摹、写生、创作、评价中感受、体会、表现、提升,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线描画表现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