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学基础》作为面向高校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通过传授生物基础知识系统理论,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常识,具备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通过促进在不同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交叉融合发展创新思维,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2.
发育生物学是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本文就发育生物学的教学现状进行讨论,并就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为发育生物学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生物的发育是最神秘而又最迷人的生命现象,也是生命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力图阐明的中心问题。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发生、发展以至衰老、死亡整个生命周期演化机理的科学。近半个世纪,发育生物学在胚胎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促进及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现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诱人的主导学科之一。为了适应生命学科发展的新态势,中山大学从2000年起正式将发育生物学课程列入本科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填补了该课程建设的空白,两年实践的效果令人鼓舞。 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54学时),能使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也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作为细胞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指标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初步构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物学是一门与生物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基础医学学科,是一名医学生必须学习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和扩充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适当联系医学各专业的需要,通过教学各环节,使学生逐步地从不同层次认识生物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将在教学中介绍生命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对生命科学前沿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成就做扼要介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生命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概念有所了解.医学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从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报告的考核等方面实施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物学是一门与生物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基础医学学科,是一名医学生必须学习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和扩充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泰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适当联系医学各专业的需要,通过教学各环节,使学生逐步地从不同层次认识生物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将在教学中介绍生命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对生命科学前沿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成就做扼要介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生命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概念有所了解.医学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从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报告的考核等方面实施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如何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有用人才,是新形式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根据我校生命科学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从开放式教学体系、灵活课堂教学法、创新型实验体系和多维度评价系统等方面进行实践,建立起一套适合我校特点的细胞生物学综合型教学模式,并为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课。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高动物学教学质量和大学生创新能力,从教师成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使动物学课程的学习成为对动物学探究的开始,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 据中国科学报报导,中国科学院71位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院士联名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写信,呼吁加强生命科学人才的培养。 建议信一开始就说:当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等前沿领域的不断突破和传统生物学科的不断  相似文献   

10.
普通生物学是覆盖生命科学众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基础课程,也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了解决生物技术院校低年级开设该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课材针对性差、学生基础知识欠缺等突出矛盾,我教研室对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通过案例教学旨在提高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生物技术人才提供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分子生物学实验在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于必修课,也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与生物学及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前后与其他学科的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是连接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纽带。为满足现代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创新是势在必行的,能够为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学开设生物学课程已有近百年历史。百年间,中学生物学教育的发展曲折而缓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当前,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要求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站在生命科学前沿的创新型人才。然而,我国目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滞后的现状已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生物学教育的改革,只是整个科学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改什么,如何改,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概论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目的是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加深大学生对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生物学基础薄弱、传统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对生命科学概论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引入、更新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科研促教学,旨在提高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19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变革都基于新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科学技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的引领作用。我国近10年来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核心任务。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已成为强化素质教育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育生物学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在发育生物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划时代的研究成果往往与一些模式生物相关。利用模式生物开展发育机制的研究,具有便捷、高效、深入、系统和有利于成果的延展与应用等优势,常用模式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应该进行完善和提高,以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成绩考核标准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为全面提高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对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力求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列举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细胞生物学是整个生命科学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言学科。随着生物科学技术与探索的不断深入,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必须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进行合理地调整和优化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不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文章从目前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实验教学的优化、考核评价的优化等三大方面进行改革探讨,以期构建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及化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有重要的地位,是学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也是中科院、各高校生命科学及相近领域考研必考的基础课程之一。以生物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探究一条培养大学生实验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材建设、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