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研究的新课题:对考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考试的评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评价。考试事实作为特殊的价值事实,决定了考试评价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考试质量分析是考试评价的核心内容,它主要体现在对考试试题的评价和对考生水平的评价。考试评价应建立在完备的考试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考试政策及相关规范为评价标准,借助于评价者的学科教学经验以及对考生情况的掌握,而对考试试题和考生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师德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虚与实、主观性与客观性、实然与应然、功利与道义的内在矛盾。当前,师德评价伦理目标有所偏差,师德评价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师德评价中教育观念滞后。师德评价应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及机制等诸多方面有所改进,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应积极发挥师德评价对教育伦理发展和教育道德进步的推动作用,引领教师的德性状况朝着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前行。第一,师德评价标准要体现完整性和层次性。既要反映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又要反映教育自身的特殊道德要求。师德评价标准的层次性,是基于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教育伦理规范的设立应体现价值的等级性。第二,应明晰师德评价的范围和教育行为的道德类型。师德评价中的"师德"是对于特定的教育主体而言的,包含主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在教育伦理学的意义上,教育道德行为可分为善的(道德的)、恶的(不道德的)和亦善亦恶(既道德又不道德)三种基本类型。第三,师德评价应将"具体考察"与"总体判断"结合起来。第四,师德评价实践活动应辅之以一定的伦理教化和道德激励。  相似文献   

3.
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可从教育理论的性质入手.教育理论分为科学理论、哲学理论和实践理论.其中,真正让"关系问题"凸显与拖沓的是哲学理论.它属于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因此,应该放入实践理性而非理论理性的视域中审查.在康德的实践理性视域中,"关系问题"体现为价值与事实的断裂.其原因是源自纯粹实践理性的哲学理论由于受到教师情感与欲望影响而无法转化为行动,故而,其解决方案在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4.
师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荣誉感,褒奖和强化正确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改进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评价是教师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引起了师德观念的现代变迁和师德状况的时代变化。师德的现代转型和变化具有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多重意蕴,其基本特点是:从师德观念的转变看,师德表现为"现代化";从教育改革的实践看,师德趋向于"专业化";从教师德性状况看,师德呈现出"多样性"。鉴此,师德评价必须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外部他律"与"内部自律"的有机统一,以适应师德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德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评论、衡量和判断的活动.对教师的行为做出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必须正确把握师德评价的科学定位,制定正确的师德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完善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这本文学杂志是《收获》。《收获》是好的文学杂志。前一句是事实判断,后一句是价值判断。在科学领域和法律场合,我们需要从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来认识世界。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提供证据材料,事实和价值常常是连在一起的。事实可以脱离评判和观察的主体而存在,比如,圆周率在人们发现它以前就一直存在。而价值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施师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1]这种评可以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荣誉感,褒奖和化正确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改进和提高教师的职道德素养。师德评价是教师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部。一、目前师德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师德评价的现状目前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普遍都能认识到师德的要性,在教师评价中大多是从“德、能、勤、绩”四个面进行评价,但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困难。师德评价在教育实践中喊起来重要,说起来要,但做起来、评起来不重要。重教学实绩的评…  相似文献   

9.
观点     
正《中国考试》2014年第3期谢小庆《审辩式思维能力及其测量》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又称"批判性思维"。其重要理念是认识到语言的固有局限性。它包含五个要素:对于复杂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并不存在唯一的"真理";形式逻辑是不可突破的"底线";许多命题或判断并不能凭借无可争议的事实而成立;需要厘清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对于一些信仰、价值、伦理方面的分歧,没有争论的必要。今天,在学校中广泛流行的"真理—谬误"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0.
傅宝英 《中国德育》2006,1(10):18-19,41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简称品德测评。它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工具),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被测评者在某一时期主要活动领域内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做出数量或价值判断,或直接概括出个体品德行为独特性的过程。它既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事实判断  相似文献   

11.
探讨科学的师德内涵,分析评价高校师德现状,提出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途径,包括工作机制、法规与措施、师德价值理念和师德架构。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赋能是数字化时代高职师德评价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赋能必将为高职师德评价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赋能高职师德评价的价值意蕴体现在数字化对高职师德评价的客观性被数字记忆所提高、全面性被多源异构所增强、深入性被见微知著所提升,进而构建出一个系统且科学的数字技术密集型师德评价范式与评价体系。然而在数字化赋能下,高职师德评价正经历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评价理念转向、从外在管控向内在提升的评价旨归转向、从学习认知向过程质量的评价重心转向、从一维平面向多维立体的评价标准转向。面对这些时代转向,高职师德评价的反拨机制应着力完善决策、高职师德教育优化过程、高职教师个体师德提升,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以高职师德评价促进教师个体师德的提升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终极旨趣。  相似文献   

13.
高校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应体现出诊断、指导、激励、导向等重要功能。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今师德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操作实施师德评价体系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休谟问题主要是有关"是"与"应当"的关系、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以及价值判断的正当性、逻辑推理的有效性的问题。休谟法则是指在回答休谟问题或解释休谟问题时所得出的某种结论或某个观点。近现代法学是受"休谟问题"影响最深、引述"休谟法则"最多的领域之一,各种近现代法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学说和思想,几乎都与休谟法则有关。"休谟问题"和"休谟法则"是引导乃至决定近现代法学论战、发展和演变的主要理论动力之一。在法学研究中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休谟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回避它;应该通过说明去化解"休谟法则",而不应该盲目地崇拜它或简单地否定它。  相似文献   

15.
教育评价就是以教育为对象,对教育组织及成员的成绩进行核查、评价,它不是停留在事实本身的描述,而是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导向、激励和改进工作。开展教育评价活动,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教育评价是一门科学。它的理论和方法,全部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以及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的。因此,教育评价人员是研究这门科学、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由于教育评价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它成了当前世界教育科研的三大领域(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发展、教育评价)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休谟提出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分法,在20世纪初的德国,引起了以马克斯·韦伯和古斯塔夫·施穆勒为双方代表人物的"价值判断之争"。上世纪末,中国学界对经济学与道德问题的热烈讨论,可以视作这一争论的世纪回响。抛开对事实、价值二分法的争论,不对经济学是纯粹的事实判断或是价值判断下结论,而是来具体分析隐含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可以发现,看似实证、客观的经济学有其隐性的价值判断:首先,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秉持阶级立场;其次,西方经济学的伦理基础是功利主义价值观;最后,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下,当经济理论应用为经济政策时,国家成为经济政策的终极价值。对影响经济学的价值判断的事实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保持"价值中立"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师德建设反映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学校优质发展、学校治理以及教育评价改革的适应性要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在制度建设、师德治理和师德评价方面面临着现实挑战。新时代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思路是:在制度构建方面,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师德制度,规范师德建设;在文化培育方面,彰显师德风范的学校精神,引领价值方向;在师德评价方面,构建体现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师德判断与评价中存在偏差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师道德判断与评价中存在一些偏差 :一是师德判断与评价依据存在片面性 ;二是师德判断与评价主体存在主观性 ;三是师德判断与评价维度存在缺项。这些偏差直接影响师德功能的发挥。纠正存在的偏差 ,应注意做好一系列的“两手抓”。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始于以考试为基础的教育测验,以泰勒模式为其诞生的标志.之后,评价进入"判断时期",注重对价值的判断,并开始强调建构.科学实证主义影响下的教学评价重量化和客观化,同时体现出较强的管理主义倾向;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多元,强调理解和建构.  相似文献   

20.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分支,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美国课程评价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00多年来,课程评价从简单到完善,模式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