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儿童歌曲,具有培养儿童思维和智力发展、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语言,道德教化等功能,是儿童的精神食粮。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语言、思维发展迟缓,长时记忆差、注意力散缓等特征。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现状,因材施教,采用不用的儿歌帮助其发展智力。1.儿歌功能与轻度智力障碍特征儿歌作为人之初文学,生长于  相似文献   

2.
儿歌具有培养儿童思维、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和道德培养的功能,充分利用儿歌扩大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使智障儿童最大限度的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能够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文章通过四个月的时间对一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儿歌分级促使其认知发展的专业训练,成果显著。建议针对不同智力障碍儿童采用不同级别儿歌,并逐渐扩大儿歌长难度帮助智障儿童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儿歌不仅让儿童身心愉悦,更让儿童在生活上、学习上受益匪浅。然而当前儿歌却面,临着创作“青黄不接”、演唱“无歌可唱”、传媒“寥若晨星”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应着重培养一批儿歌专业作家以创作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举办全国儿童歌手大奖赛以调动儿童的演唱兴趣;开通儿童音乐专用电视频道、增加儿童音乐网站以拓展儿歌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人的行为习惯具有社会意义,有着善恶与良莠之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人类社会制定和运用法律、纪律、道德等规范,对各个成员社会行为习惯进行制约。儿童时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并且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助益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建设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标指向中包含着遵守社会规矩的要旨。儿歌教育对儿童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塑造、固化的意义和作用,而经过社会变革的洗礼,在运用儿歌教育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上出现了多元化景象,需要人们加以认识、领悟和驾驭。  相似文献   

5.
儿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称为"童谣"、"孺子歌"、"小儿语"等.儿歌是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短的韵语编写而成的,有些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随口编唱的.周作人说:"儿歌起源约有二端,或其歌目为儿童所作,或成人所作,而儿童歌之者."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品行支点,而运用儿歌教育则是进行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文化起点。儿歌虽然属于文学范畴,但是对于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儿童社会行为习惯养成。儿歌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就不能不将适用性作为一个关注焦点,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充分考虑运用方式的设计、选择和实施。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处理好"学"与"习"、"知"与"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话语     
《天津教育》2011,(4):3-3
儿歌是人们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好的儿歌对人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影响。——儿童文学家张锦贻认为,重视儿歌文化的发展,关键是注重儿童的成长需求,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儿歌。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它是1976年在比利时国际诗歌会上确定的,由13岁以下的儿童在春天到来之际,围绕着“和平、友谊”等主题举行庆祝活动。我国主办过三届世界儿歌日,主题分别是“爱与和平”、“绿色童谣行动”、“各民族儿童手拉手”。  相似文献   

8.
常见的班级奖励评比活动当中,由于活动本身的局限性,容易出现诸如学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恶性竞争等道德失范行为,隐藏着儿童的"道德危机"。班主任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实践,剖析引发儿童"道德危机"的成因,并通过加强教育疏导、降低外在刺激、强化内部动机、弱化组际竞争、关注精神需求等策略建构,探寻奖励活动中儿童"道德危机"的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9.
渝西儿歌的主导思想是寓教于乐,渝西儿歌的艺术特色是童趣盎然。一些缺乏童趣的所谓儿歌,其实不是真正的儿歌,也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儿歌,是那种有别于儿童诗的,由民间创作并且主要在口头流传的儿童歌谣。儿童诗的发展方兴未艾,儿歌却和别的民间歌谣一样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多元文化价值的挑战,这要求高校校园文化要寻找先进文化和道德精髓为价值参照体系,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以其爱国主义与创新精神等价值蕴意,作为一种道德力量,规范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儿歌"特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唱的歌谣,对于识字量和知识储备有限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全面实施语文儿歌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朗读环境中认识生字,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文课堂活力。本文将举例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方案,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多元文化价值的挑战,这要求高校校园文化要寻找先进文化和道德精髓为价值参照体系,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以其爱国主义与创新精神等价值蕴意,作为一种道德力量,规范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培养幼师生创编儿歌的能力牡丹江幼儿师范马丽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作家鲁兵说:“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那么,作为儿童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儿歌,它自然也担负着教育儿童的任务。好的儿歌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儿童的思维和...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新教育更需要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学生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熏陶,他的创造力才能被挖掘.陶行知先生还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所以,我们要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小学儿童感知的不精确、注意力的不稳定持久的心理特点,通过编排一些简短、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则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缓解.儿歌中蕴藏着数学的规律和要求,这一特殊性,让儿歌和数学教  相似文献   

15.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启迪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而且富有情趣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广大儿童喜爱。儿歌的主要特点:将知识、道理、教训编入儿歌,对儿童起到增长知识,明白是非,接受教育的作用。一首儿歌,一般只单纯地、集中地描写或讲述一件事物,简单明了地说明一个道理,使儿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儿歌的节奏感强,易诵易唱。如传统的儿歌教学,教师只在乎"教"的过程,只是让幼儿学会背诵儿歌、学会表演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而忽略了幼儿"学"的过程,把幼儿当成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所以才会导致幼儿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在幼儿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大量的条文式规则,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应当基于儿童立场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可通过利用儿歌、加强引导、创新教学等策略,使学生熟识道德与法治内容,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儿歌在儿童早期语言形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儿歌的文化功能,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英语歌曲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一级目标规定,学生"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二级目标规定,小学生"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1]英语儿歌除了语言地道之外,还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思想内涵,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在当前小学英语歌曲教学实践中,教学形式局限于传统的跟唱,教学活动枯燥,儿歌在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文化学习、思维发展和道德提升方面的作用未能完全发挥出来。鉴于此,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刘禳翠 《知识文库》2022,(16):49-51
<正>引言:儿歌教学是学前教育中最基础的一类艺术形式,对于幼儿来说,儿歌内容也相对浅显,欢快的节奏更容易调动儿童情绪,多以唱跳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展现,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表达自身,实现对儿童记忆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当今的幼儿园中,儿歌教学虽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却依然存留着许多问题,亟待改善。本文将对幼儿园儿歌教学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其优化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为幼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强调道德判断能力和发展水平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他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的强调,以及其"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对我们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