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传媒的出现,给广播这个传统媒体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容的载体,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的冲击与碰撞中擦出了火花,形成了二者之间相互融合互为载体的新型局面。  相似文献   

2.
金海云 《视听界》2010,(4):99-100
历次的媒体革命给了我们这样的认识:新媒体的诞生并不会使旧媒体消亡,而是出现新旧媒体共进共荣的局面。如今,传统的广播在新技术的促进下,通过借力各媒体,打开新思维,将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日益发达,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形态争相发展下,广播正面临危机和机遇并存的局面。本文立足媒体多样化发展,结合广播发展现状,论述媒体百舸争流对广播记者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及二者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与自媒体是学术界和传媒业界当今广泛使用的媒体术语,但出现了二者或含混使用或互相替代使用的局面。自媒体并不是新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媒体类型,二者不是接续关系;二者也不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等同关系;媒体发展的轨迹是: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背景和清晰的边界形态,各自的媒体属性一目了然。而自媒体成长在新媒体大树的主干之上,离开了新媒体技术背景的支撑,自媒体是无法单独成立和存在的。自媒体是新媒体的衍生物或新媒体的子概念。  相似文献   

5.
栾轶玫 《视听界》2013,(2):20-25
每次技术革新和时代变迁带来媒体新的竞争格局时,都会有人为广播媒体悲鸣:传统广播正在走向坟墓。然而,每一次广播陷入低谷时,新的广播触点的出现,都及时拯救了广播。半个多世纪前,有线广播是最常见的广播触点;收音机的普及,使广播覆盖的人群更广;上世纪90年代,广播一度陷入低谷,这时,私家车、出租车大量出现,车载广播使广播“复活”;如今,网络广播,MP3、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构成了广播的新触点。这些新的平台促进了广播媒体的变革,使得传统广播在一波又一波冲击之后,并没有走向预示中的灭亡,而是一次又一次顽强地抬头。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传媒呈现出多极化的局面: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都在施展自己的解数,以求在众多竞争中立足,并求得发展。广播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特别重视的媒体,广播在我国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广播这一老牌媒体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除了传统的调频收听外,广播与广播人也在积极拥抱着新媒体和新技术。本期茶座,让我们走近转型中的广播人。  相似文献   

8.
2021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面对着国际舆论、疫情持续、灾情涌现等现实考验,广播沉着应对,广播用户出现了数量回流的新趋势.2021年继续走在构建探索广播新型主流媒体的道路上.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广播全年发展综述围绕以下四点展开:广播的触达率;广播传播的效果;新技术助推下老广播创新的动力;新型广播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每次技术革新和时代变迁带来媒体新的竞争格局时,都会有人为广播媒体悲鸣:传统广播正在走向坟墓。然而,每一次广播陷入低谷时,新的广播触点的出现,都及时拯救了广播。半个多世纪前,有线广播是最常见的广播触点;收音机的普及,使广播覆盖的人群更广;上世纪90年代,广播一度陷入低谷,这时,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传播史看人类经历了5次媒体革命: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前4次媒体革命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各领风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流行词汇在传媒行业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现象日益广泛。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鉴于此,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融合的模式探讨进行了探讨。80年代后期,电视的出现和普及使其成为传媒领域的明星,并迅速取代了广播的传媒优势地位,广播媒体成为弱势媒体。自此以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纷纷出现,迅速占领传媒市场,这些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面广,而且收听方便、与受众互动性比较强,打破了媒介传媒的神秘性,人人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12.
当前,传播媒介呈现空前的发展与繁荣,传统主流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除少数媒体外,传统主流媒体在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已呈现下降的趋势。广播媒体的状况与其它主流媒体状况一样令人担忧,如果任凭这种形势发展下去,不认真研究受众需求和传媒市场,作为广播媒体来说,不仅信息传播主渠道的地位无以保证,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也难以完成,本文即从听众本位理念对广播媒体产生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各类广播时政类节目纷纷涌现。尤其是一些讨论类的话题节目深受听众喜爱,赢得听众的积极参与。可以说,这类广播评论新形式的出现和被认可说明了广播评论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评论,是一种以说理为主要形式的文章,这种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广播评论的主流。随着话题式讨论节目的出现,广播评论出现了两种评论方式并存的局面。 新闻评论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广播评论自有广播评论的特点。从一般意义上说,新闻评论是现代各种新闻媒体普遍运用的新闻体裁,与不同的媒体结合形成具有各…  相似文献   

14.
在近年来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有些广播人产生了危机感Z特别是面对快速崛起的电视的冲击,一些广播人又产生了失落感。事实上,多种媒体形成竞争局面是好事,是新时期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广播人有危机感,肩负压力,是广播事业寻找机遇再度崛起的动力。至于“失落”,大可不必。汗发广播的潜能,是广播事业在竞争中争得优势地位的有力措施之一。单就广播文艺而论,开发广播潜能,不仅仅局限于进一步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还包括以增强广播竞争力为出发点,发挥广播的系统优势,以及调动包括电视在内的多种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形成优势互…  相似文献   

15.
孟伟  李运 《中国广播》2015,(2):10-16
2014年是中国广播充满压力、困扰和变革激情的一年,也是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一年。广播在体制、机制等顶层设计上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在广播管理、经营、内容、技术自主开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通过媒体融合、应急广播、公益广播等领域的着力发展,承担了作为主流传统媒体的责任;随着对互联网音频媒体、广播广告经营、媒体版权等规制需求的增多,未来这些领域的立法也将进一步推进,为营造良性的广播媒体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广播媒体的低俗化表现为部分广播播出机构推出的节目(包括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广告等),导向有误、格调低俗、品位不高、语言不雅。这些问题的出现,模糊了广播媒体本来的角色,丧失了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立场,广播节日低俗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广播媒体从业者意识偏差,走入误区,同时也和整个社会大背景分不开。  相似文献   

17.
李萍 《新闻传播》2010,(6):160-16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频率专业化、类型化构成广播的第一次革命。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出现。广播、开始了一次更为深刻的革命。这次革命带给广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传播形态多元化。中国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必须采取媒体融合策略:进行广播技术变革,有效融合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有效融合互联网络、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资源。进一步拓展网络广播的实时传播功能,进一步强化交互性服务功能;必须采取受众策略: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要,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走专业化之路,对广播节目的内容、形式进行创新;必须采取品牌策略:实行CIS系统,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以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必须采取市场策略。实行探路性经营,做精做强,提高接触率,整合广播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探索广播媒体集团网络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时代广播资源整合与共享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兴起,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行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媒体间的竞争不再是同质媒体间的竞争,已形成了多极面、多媒体竞争的局面.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主要媒体的广播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成百上千的音频发布者成为广播的竞争对手,受众呈现碎片化趋势.但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广播媒体在各项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彰显广播独有的优势和魅力,在面向基层、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移动人群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传播优势和地位不可替代.面对新的形势,整合与共享广播资源尤为重要.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资源的整合,加快广播与各类媒体资源的融合,努力打造全媒体广播是现今广播发展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融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了广播等传统媒体一个措手不及,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地方广播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也开始寻求融媒体的发展道路。在融媒体条件下,地方广播如何才能快速步入融媒体时代成了众多广播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节目内容优质且贴合受众需求、立足传统释放“短音频”惊人力量、发挥人才优势让优秀广播人才为新媒体站台、打造优秀的融媒体团队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中国广播的生存、发展受到了各类新老媒体一一报纸、电视、网络等的共同冲击,使广播的发展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之中。面对困境,面对危机,路在何方?本文从广播产业“制播分离”“多元互动”“资源再开发”“内部管理流程再造”“延伸广播产业链”和“跨地区整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广播发展的新空间、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