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什么能让地方党政官员畏若猛虎?答,突发事件中的记者,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有失职渎职责任,怕被记者曝光。常驻地方记者站的缘由,笔者经常接触党政和宣传部门的官员,对他们的喜怒哀乐了然于胸。有关批评性报道,最好是有闻不报,最怕的是新闻炒作带来过度伤害,还怕“只监督不报道”,因为近似敲诈,需要“灭火”。  相似文献   

2.
要争取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可以说是县级电视台的"娘家",许多上级和本级党政领导机关发布的政策、政令、决定、公告、通知等文件以及需要报道的其他事项都会经过“娘家”。争取“娘家”的支持.无疑是给记者提供了一个“新闻线索库”。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及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必须处理好的一些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处理好“媒体报道与政府组织突发事件处置”、“媒体社会责任与自身影响力”、“记者热情投入与理胜思考”、“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等关系,才能使突发事件报道产生稳定社会、化解危机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2006,(12):26-26
《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发表贾永的文章《“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 文章认为,首先是主动出击,以快制胜。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报道迟缓就意味着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在今天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应当树立起“快的就是深的”的理念。一篇先入为主的简短消息,可能比事后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更能引导舆论,更能产生影响。“快些”、“快些”、”再快些”,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应该看到,我们的媒体在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上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新闻今天报”,还应努力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不可预知、发生突然、瞬间即逝的特点,常常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做好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项工作,灵活运用新闻采访技法,灵活处置在“突发事件”采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成败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以2008年南方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抗震救灾报道为契机,突发事件报道将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成为媒体担当其社会公益责任.获得公信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报道领域。与中央级广播媒体相比较,地方广播媒体覆盖面较窄、目标听众相对集中.在突发事件报道上要把握好“事件选择”、“核心报道主题设计”和“报道程序设置”三个环节.着力构建贴近性、服务性更强的报道,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区域影响力,形成差异化报道优势。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历来是地方党委机关报的难点。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担心报道造成负面效果,影响稳定大局,往往要么不报道。任凭新闻漏发;要么消极等待上级出题目,发通稿。读者对此不满意,报纸的公信力也受到影响。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薪阐处理能力,成为报纸必须应答的课题。《马鞍山日报》的“8·2”火灾报道对此有所突破.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一直是大众媒介的报道重点。然而,因媒介对报道“议程设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本文就《楚天都市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作了分析,重点研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议程设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6月12日举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 研讨会”。全市主要媒体负责人和记者代表总结、交流了上海媒体在“抗击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等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得失,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上海市各新闻单位代表近百人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交流了贯彻实施《关于做好本市突发事件报道的若干意见》的思路和方  相似文献   

10.
4月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济南市出台新闻应急预案,支持记者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消息。消息说,济南市委办公厅、济南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文件,明确提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负责处置事件的市政府主管部门和事发地党委和政府要履行好新闻发布的责任,济南市委宣传部门还专门制订了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规定对驱逐记者、隐瞒事实真相、蓄意封锁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读罢这条消息,笔者在欣喜之余也不禁产生了一些“更进一步”的期望。喜的是记者的工作再次得到理解、尊重和支持,虽然这只是济南一个地…  相似文献   

11.
陈欣 《新闻实践》2014,(10):63-64
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时、度、效,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同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本文以杭州“7.7”公交车纵火和宁波“4.4”居民楼倒塌案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在这两起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成功经验和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12.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对任何媒体来说都是一个巨大考验。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报社旗下的中国军网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从4月20日至30日.共发布抗震救灾稿件7861篇.其中自采文字稿1046篇、图片676组(幅)、视频63条,推出“芦山大救援”大型网络专题、“子弟兵驰援芦山”视频专题、“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图片专题和“地震灾后防病防疫工作”知识性专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彰显了军队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像地震、洪水、大火、疫情、特大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等,向来众人关注。如何报道好突发事件,我感到要在“快”字上下功夫。即突发性事件,来得突然,宣传报道也要快,要以快抓人,以快致胜,同时又要注意“稳报”。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人大、政协“两会”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主要战场,广州电视台以多年来形成的“两会”报道特色。一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主流媒体权威报道。另一方面报道题材贴近百姓,新闻注重“短、平、快、活”,而受到观众、同行、宣传部门,以及人大政协的肯定。据央视索福瑞公司的收视调查数据。广州电视新闻在“两会”期间是广州地区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笔已连续十年参与“两会”报道,主要的体会是把握基点、找准焦点和抓住亮点。  相似文献   

15.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高坡 《传媒观察》2006,(9):49-50
本文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灾难性事件,诸如重大交通事故、火灾、矿难、疾病爆发等恶性的危机事件。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不能畏缩不前,不能在等待地方政府的行政指令和地方宣传部门的报道口径中贻误战机,而应该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对事实真相给予客观真实的报  相似文献   

17.
俱孟军在《中国记者》第6期上撰文指出,“天有不测风云”。古往今来,人们不曾预料的事件从未停止过。人类社会发展越快,突发事件越加频繁。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突发事件,不仅是媒体传播新闻之责,也是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媒体,对广受关注的突发事件迟缓报道,甚至默不作声,是对历史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重大突发事件,既是媒体的报道重点,也是报道的难点。突发事件报道,大都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应当始终贯穿于报道之中。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来源系统发生大的改变。在全世界范围内.“草根记者”在重大突发现场发布的新闻一次次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新的传播环境对我国现有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在什么能让地方党政官页畏若猛虎?答,突发事件中的记者,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有失职渎职责任,怕被记者曝光.常驻地方记者站的缘由,笔者经常接触党政和宣传部门的官员,对他们的喜怒哀乐了然于胸.有关批评性报道,最好是有闻不报,最怕的是新闻炒作带来过度伤害,还怕"只监督不报道",因为近似敲诈,需要"灭火".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报道常常触动社会神经、拨动民众心弦,产生强烈的新闻效应。新华社肩负着传播新闻、引导舆论的重任,要在国内新闻报道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压阵”作用,并在世界舆论中争得发言权、主动权乃至主导权,须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新的突破、有更大作为。这是新闻信誉所系,政治责任使然。 勇闯“必争之地” 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必争之地”。新闻媒体特别是世界几大通讯社无不把突发事件报道作为争夺受众和用户、与同行竞争的擂台。新华社理所当然要把突发事件报道作为通讯社主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