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冬虫夏草     
蓝野 《生态文化》2002,(2):53-55
冬虫夏草,又虫又草,冬天是虫子,夏天是草。许多人就这样被十几厘米长的小东西弄得云里雾里地误人歧途。很多年以前,我也同样被它骗过。  相似文献   

2.
食虫植物也叫食肉植物,因为它们不仅能捕食昆虫,也能捕食其它生物,食虫植物在植物家族中 是一个特殊的类群。所谓的“食虫植物”就是这些植物能用植物体的某个部位捕捉活着的昆虫,并分泌出一种消化液把捕捉到的虫体消化吸收掉。食虫植物的外形与其 它植物并无多大的差别,它们所具有的也是根、茎、叶和花,也能通过根吸收水分及溶解于其中的各种无机物,能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3.
用水与节水     
吕榆 《生态文化》2002,(1):61-61
每当看到“请节约用水”这样的小牌子时,一种沉重感便压上心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水密切相关,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水。伴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水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水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4.
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陈香白一《周易系辞》由卦象的变化总结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强调了规范之美。人体本身就是“规范”之美的典型:其结构之稳定,让观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动物。人体规范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契合了天道自然。人体的这种“存在...  相似文献   

5.
1898年1月28日,四十岁的康有为六次上书大清光绪皇帝,呈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康氏在上书中说:“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不到半年的时间,光绪皇帝便颁布了“明定国是”的诏书,表示变法决心。这就是史称“百日维新”的第一天,在此后的一百零三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令。但在洋务派、顽固派的推诿敷衍或置之不理的抵制中,这些变法诏令大都变成了一纸空文。“百日维新”悲壮地失败了,“维新”人物流亡的流亡,砍头的砍头,免于追究的也受到了监视。但是,这一失败的变革却启动了二十世纪的求新求变史,也启动了为这求新求变而付出的流血史。 此前,十九世纪中期的一些近代思想先驱者们也曾提出过具有“维新”意味的思想。比如魏源在1842年编成的《海国图志》中曾提出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也提出过“以中国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看法。这就是逐渐形成的著名的“中体西用”的思想潮流,特  相似文献   

6.
夏日黄昏,登上“钢琴之岛”——鼓浪屿,沿着晃岩路向海滨浴场前行,飒飒海风送来幽美的钢琴声和英雄花的丝丝香味。走到菽庄花园门前,忽然听见从园中飘出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循声寻去,在小山坡绿树丛中,迎面便见一幢犹如一架巨大钢琴打开了顶盖之形状的红瓦小楼,这就是著名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是中国外文局主办的一个刊物,它的封面中有10个小图案,代表着外文局的10个局级单位,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下排的5个图案,自左至右是:①外文出版社的社徽。外圈表示世界范围,上下并列展开的两本书,形似两个“W”,可理解为“外”和“文”二字汉语拼音的字头,组成汉字的  相似文献   

8.
掘金点     
《职业圈》2004,(6)
昆虫蛹菜,最大的特色就是鲜香。“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蚂蚱”、“蝎子爬雪山”、“涮蝎子”各有各的味道。据说,不同的昆虫菜具有不同的风味,比如蟋蟀有生菜味,黄蜂卵有杏仁味,蚂蚁有核桃味,蚕蛹有肥肉香味,蝈蝈儿有瘦肉鲜味,最怪的莫过面包虫的蛹了,你用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鲜味,油炸似虾、煎炒比海鲜还鲜等等。近些年,我国的吃虫、吃蛹风逐渐盛行,各地的昆虫蛹价不断攀升,在北京,一些大饭店一盘“油炸昆虫蛹”卖到了138元,大钟寺、八里桥、新发地等农副产品市场,面包虫蛹的价格48元~60元/公斤,活蝎价格在300元~400元/公斤,而在上海的铜川路水产市场每公斤面包虫蛹卖到了78元,且常常无货可供。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是中国外文局主办的一个刊物,它的封面中有10个小图案,代表着外文局的10个局级单位。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一)下排的5个图案,自左至右是:①外文出版社的社徽。外圈表示世界范围,上下并列展开的两本书,形似丽个“W”,可理解为“外”和“文”二字汉语拼音的字头,组成汉字的“出”字,又形似两个火把,象征照亮不断进取的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0月至1993年2月,我应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邀请,在那里讲了一个学期的课。他们要我开三门课。一是“中国诗歌史”,由于时间太短,我刚讲完唐诗,学期便结束了;二是“京剧研究”,除简单介绍中国戏曲与京剧本身的发展史外,主要对京剧表演艺术以及所谓“梅兰芳艺术体系”做了一些分析,让西方学生大体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特点究竟是什么;三是“近代文学作家研究”,我讲了黄遵宪和林纾这两位代表人物,并对他们的学术和创作的重大成就和历史地位做了新的评价,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人鼠之战     
甄城 《生态文化》2002,(3):25-30
耗子,啮齿目鼠科动物,动物学家给它们起名叫“鼠”。体长只有几十毫米,最长的也只有百多毫米,是一种小动物。耗子虽小,却不容被人小瞧了,你可以对它们“小偷小摸”的行为嗤之以鼻,绝不能无视它们在这个地球上牢固的地位。在这个世界上,在所有的战争中,打得最持久的“战争”之一就是人类与老鼠的“战争”了。耗子家族的成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搞破坏的“专家”,行盗的“高手”。耗子不仅有盗食粮食,咬坏衣物,啃坏家具等等罪行,还是传播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诗人荷马在长篇史诗《奥德赛》里,描述过一种可怕的海洋“怪兽”:长有许多触须,常以水手当美味大餐;世界上第一位博物学家、罗马的普利尼也描述过一种海洋食人“怪兽”:它长着一条约10米长的胳膊,常常缠住那些倒霉的落水者,把他们撕裂成块,然后送进嘴里吞食。专家研究后认为,这两位名人描述的“怪兽”,其实就是目前仍然存活着的巨型乌贼。这种巨型乌贼生活在200至1000米的深海中,长可达15米,重可达一吨以上,是海洋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眼睛直径20多厘米,有足球那么大,可能是动物王国里最大的眼球。1873年10月26日,一个名叫皮克的…  相似文献   

13.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儿童读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受到国际出版界的强烈关注。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一个国际组织,就是有着“世界儿童读物出版‘小联合国’”之誉的国际儿童坊物联盟(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简称IBBY。  相似文献   

14.
北京西山,近现代不仅因政治因素闻名于世,还因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清人吴长元所著的《宸垣识略》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西山在府西三十里,为太行之首。流泉满道,或注荒池,或伏草迳(径),或散漫尘沙间。春夏之交,晴云碧树,花香鸟声,秋则乱叶飘丹,冬则积雪凝素。”不过吴长元所记并不全面,因为清代西山脚下还是八旗子弟兵的驻地。如今驻地虽已人去室空,当年的营房也已经破败不堪,但至今留下的诸如正白旗、镶红旗、蓝旗营、火器营之类的地名,便让我们联想起康乾盛世强大的武备和当年的种种景象。八旗兵的营房,与当今的“集体宿舍”式…  相似文献   

15.
她,北京外国语大学知名教授。她,北京市人大代表,每周二都要与她的选民面对面。无论走到哪儿,她都带着一本红底烫金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法》和她的代表证。她,2001年“亚洲诺贝尔奖”——菲律宾麦格赛赛公共服务奖得主。由于她积极热情地支持妇女事业,被聘为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妇女发展专家,妇女跨化网络名誉主席,兼任妇女世界高峰基金会主席等多项社会职务。她就是吴青,名作家冰心的小女儿.一位满怀民族自豪感的人,一位被这种自豪感激发出报效祖国热情的人,一位被这种热情造就而成的人。  相似文献   

16.
封面说明     
《对外大传播》是中国外文局主办的一个刊物,它的封面中有10个小图案,代表着外文局的10个局级单位,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一)下排的5个图案,自左至右是:①外文出版社的社徽。外圈表示世界范围,上下并列展开的两本书,形似两个“W”,可理解为“外”和“文”二字汉语拼音的字头,组成汉字的“出”字,又形似两个火把,象征照亮不断进取的文化之路。②新世界出版社的社徽。从整体布局上它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印章的形式,模仿一方汉印。图内符号表  相似文献   

17.
提到甘肃,人们便会想起敦煌、想起莫高窟,然而在甘肃省境内还有一座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齐名的石窟,那就是我国名的素有“东方雕塑艺术馆”美誉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湍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山形奇特,孤峰崛起,形如农家麦垛,故称之为麦积山。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绿树成林,环境清幽。  相似文献   

18.
一个剪枝的繁忙季节,因为新枝桠的生长来决定木料的弯曲与笔直,养树的人家都知道,剪枝是树木成材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在全家人在林子里忙碌着剪枝的时候,卣子看着日头一点一点地挪动着升到一杆子高,他趁着丰裕和银叶去地里送饭的工夫,便往家走。他避开大门口玩耍的一伙小孩子们,躲躲闪闪地往里走,但还是让二酉清瞅见了,她高喊着:“大哥,大哥--”  相似文献   

19.
假如说香港像个大百货公司,那么巴黎就像个大博物馆。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数以万计的艺术家成天“胡思乱想”不让巴黎安宁,那数以千计的博物馆和画廊更令外来人看得眼花缭乱,头昏目眩,简直要想发疯——据说有个外国诗人就是在凡·高自画像前面发了神经病的。从名扬四海的凡尔赛宫到默默无闻的某个小酒吧,经法国人的艺术眼光审视和几个世纪来的精细雕琢,一座座建筑物都勃勃辐射出美的热能。它们似乎很在乎自己与别人活得不一样,哪怕一个小酒吧,一堵没有粉刷的土墙、两个粗糙的啤酒桶和几把代替壁灯罩的草扇,他们也都要将它处置得别具一格不同…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群居     
田夫 《生态文化》2002,(3):62-62
人类普遍以家庭为单位,以社会为群体,生活在一个区域里。动物们则要么独居,要么群居。独居或群居是以它们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比如虎,虎是动物种群里典型的独居,虎独居,自有它的道理..虎是“山林之王”,如果一山居几虎,即使它们自己不打得死伤殆尽,也得把满山的动物们吃光,这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