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璐 《教育技术导刊》2021,20(1):245-248
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在使用LBS时造成的轨迹隐私泄露问题成为LBS普及的隐患。轨迹泛化法是一种轨迹隐私保护技术,在保护轨迹隐私的同时还可提高服务质量。基于组的轨迹隐私保护技术特点,对不考虑移动趋势的轨迹泛化法进行分析,总结基于移动趋势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现有LBS位置隐私保护以K匿名为主要思想。为解决其对攻击者背景知识估计不足而无法构造完全有效的隐私保护模型问题,引入差分隐私将位置信息作为差异特性实体,构造出新的MBG算法。算法结合现有相关系统的定位算法,以用户自组织网络为基础,在构造匿名组时,通过设置距离参数以过滤不符合Geo-indistinguish ability的用户,从而达到提升用户隐私保护目的。实验证明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该算法提升了用户隐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和移动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人们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得自己所在的位置,但用户位置隐私遭到侵害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关于位置隐私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基于位置的服务中,服务的质量和用户的隐私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在保护用户位置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是研究的重点。从身份匿名、数据混淆、轨迹隐私保护3个方面介绍了位置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潘媛媛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2):169-170
车载自组织网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车载自组织网在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有效性和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位置隐私的风险。回顾近几年国内外在保护车载自组织网中位置隐私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对隐私保护的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并分析其特点,最后指出这些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车载自组织网中隐私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信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使隐私数据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位置大数据服务的恶意访问泄露个人敏感信息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防止基于背景知识攻击的差分隐私保护模型。首先对位置大数据进行预处理,将位置数据和非位置数据分开,然后运用差分隐私机制分别添加噪声,对扰动后的数据匿名重组后发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攻击者获取相关敏感数据,保护了用户位置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用户位置共享场景下的隐私保护问题,基于区域混淆发布的用户位置隐私保护方法无法解决多用户汇合问题,而基于位置概率的精确假位置混淆发布方法执行效率较低,因此提出多用户位置共享隐私保护框架以解决该难题。对于不共享位置的用户,以及与好友距离较远时共享位置的用户,采用k-时空匿名思想将位置发布成安全区域;对与好友距离小于阈值的共享位置用户,根据位置点概率发布思想及类HMM模型,将安全区域发布切换成假位置点发布;当两用户过于接近时,将其视为一个用户并将假位置点发布重新切换成安全区域发布。通过将两种位置发布方法的响应时间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该框架能高效地对多用户位置共享下的用户位置进行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7.
刘盼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56-160
无线定位技术的进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广泛应用,但其不可避免地造成用户位置隐私泄露,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现有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只能做到特定情境下的位置隐私保护,但易受连续查询攻击。提出利用隐私需求度量P和服务质量度量Q构建目标函数,在均衡位置服务与隐私保护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高用户请求位置的随机性,从而防止连续查询攻击。实验通过递归计算位置K匿名区域的4个子匿名区域的目标函数值,获得最大值的区域即为用户服务请求的最终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防止连续查询中的边界信息攻击,保护用户隐私,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79-81
正商业模式一定是位置服务发展的核心方面,就位置服务发展的趋势来说,从单纯的定位服务为主,到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为主、从专业位置服务为主,到大众位置服务为主、再从少数位置服务模式,到多种新兴的创意型的服务模式的发展。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LBS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  相似文献   

9.
探讨如何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源位置隐私的安全性和节点能量的利用率。分析基于流量分析的攻击者对源位置的安全威胁,总结7种典型的基于幻影源的源位置隐私保护策略,并提出在路由过程中,节点可以根据自身的邻节点个数、剩余能量及其到基站的距离自适应调整发射半径,打破以往的发送距离为一跳的数据包转发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的到来使得社会、科学、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前基于位置数据服务所产生的位置大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从位置大数据的背景出发,从位置大数据的概念、分析方法、隐私保护等三个方面对位置大数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龚宁静  冷静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2):143-146
为了弥补市场上多数基于LBS的应用缺乏用户间位置交互的缺陷,提出多用户位置共享方法MULS。从异地点餐、集体出行等应用入手说明该方法能提供用户间的位置交互,并完善应用的位置服务功能,通过介绍MULS的原理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在iOS操作系统上,从位置获取、共享策略、数据交换与总体框架几个层面逐步实现该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供用户间的位置共享,让团队用户间多人实时位置、团队集合进度、未归队队员位置查询及定位功能的实现变成可能,让LBS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源位置隐私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有向随机步的源位置隐私保护路由策略DRSP。DRSP通过产生地理位置分散的幻影源节点,借助能量充裕区域的能量形成动态、足够长的路径,从而使路由路径在全网随机多变,使敌方难以从路由路径上推测源节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读者隐私数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界定,并展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过程;研究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有关读者隐私侵犯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基于制度建设与技术保障的隐私保护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技术层面的读者隐私保护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4.
黄静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55-158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位置信息时存在可信社交关系和不可信陌生人的攻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社交关系的位置隐私保护模型。该模型通过对社交关系进行分类和对位置隐私进行分级,让不同级别的用户看到不同精度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位置的隐私保护。其中,对社交关系的分类包括对用户的好友类别按亲密度分级和对陌生人类别按信任模型计算值分级。相较于L intimacy模型,该模型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和隐私泄漏率,且能有效保护用户位置隐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BS业务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获取无线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无线增值业务。在Android平台下,以校园这个特殊职能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用户兴趣模型库,并据此提出了一种个性化地图封装方案,实现了LBS的个性化服务。针对LBS的本地化服务特点进行了讨论,兼顾用户的个性化和本地化搜索需求,提出了一种本地化的地图搜索方案,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增长,车辆保有量不断攀升,城市停车位的供给与汽车数量的不协调、车主对停车场位置不熟悉以及相关信息不了解产生一系列的并发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传统的停车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结合当前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利用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技术,实现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停车场诱导系统,能在较短的时间、最短的路线找到合适的停车位,同时具有搜索周边公交车站、加油站、景点、商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万高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186-189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源节点位置隐私的安全性和节点能量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和节点功率控制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该协议主要在径向路由阶段和圆周路由阶段,完成数据包从源节点到基站的数据传送过程。同时,在路由过程中,动态调节节点发射功率,打破以往发送距离为一跳的数据包转发方式。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基于幻影源路由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网络中的剩余能量,实现网络寿命与能耗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在2014智慧旅游年背景下,基于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群体实证研究,采用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对LBS感知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通过分析智慧旅游大学生市场发现:智慧旅游的推广力度有待提高,智慧旅游产品对使用者的隐私保护力度有待加强.2LBS感知包括5个公因子,分别是"旅游价值"、"基础服务质量"、"核心服务质量"、"社会价值"和"信任".3专业背景不同的使用者群体对LBS感知存在差异:艺术类专业群体对LBS旅游价值认同度高于理工类;旅游管理专业群体对LBS基础服务质量认同度分别高于地理信息系统、文学类、管理学,低于艺术类;旅游管理专业群体对LBS社会价值认同度高于理工类和艺术类,低于文学类;文学类专业群体对LBS信任高于理工类.4差异性分析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假设,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验证,得出LBS意向感知模型.揭示了解程度、旅游价值、喜欢和意向之间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联邦教育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全美对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保护的重视。尤其自2011年以来,美国联邦教育部全面实施的"教育隐私计划",健全与完善了政府对教育数据隐私安全的防治。"教育隐私计划"的实施首先体现在立法政策层面,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发布了《隐私权法》《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权法》《学生权利保护法》等,完善了教育隐私保护的法律规制体系,推动了美国联邦教育数据安全防治政策的实施。其次在教育隐私保护的技术层面,美国联邦隐私技术援助中心的技术援助服务日趋完备,持续提供教育数据安全防治的技术指导资源、技术培训服务等。最后在教育隐私保护评估机制层面,教育数据隐私影响评估的全面开展,有助于维护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数据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既是运营商在学习者数据保护领域进行自我规约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为深化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研究,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35个典型的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为样本,根据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文本编码表对35个APP隐私政策样本进行独立编码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并从外部特征和文本内容两个维度对APP隐私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页面存在位置不明显、图标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且部分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篇幅冗长、用词晦涩;文本内容在改善产品或服务、限制处理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文章从内容的易取性、可读性、规范性三个角度提出优化在线学习APP隐私政策的建议,以期为在线学习APP完善隐私政策规范和管理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