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个阳光灿在烂的日子,笔者来到安福县瓜畲小学调研,该校老师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该校的一个真实故事:四年了,一位只有12岁的纯朴的小男孩,用爱心,与一位失去右下肢的残疾同学携手同行,共涉求学路。四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感动着四方村寨的乡民,续写出一曲新的“雷锋之歌”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伟大是一种平凡中的伟大,是作为一个生存者和实践者的伟大.他的一生是一个包含苦难与殉道、牺牲与抗争的一个真实与丰富的生命文本.他的创作与他的生命之间恰恰因为始终保持真实和互动的内在联系,才蕴含来自他个人也来自他生活的时代丰富真实的精神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挂枝儿》展现出一个相对真实的女性世界。作品中的女性各有特点,其共同之处是都表现出了人性的跃动,她们对欲望的直面,她们的冷静理性,她们的愤怒与恨,都显示出一种反传统的特征,这些都标志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的觉醒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追求和渴望中隐含着某种危机和悲剧感,她们无法找到根本有效的自我解脱之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存在矛盾和局限,这正是一种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史记》,中国文化史的一大奇观。在《史记》的世界里,我们今人似乎感受不到历史时空的巨大屏障,直接面对我们的是中国古代一大群真实的灵魂、真实的生命,直接面对我们的是一个风诡云谲的巨大历史场面。《史记》特具一种伟大而深邃的力量。而这正源于一个受苦、奋斗并终至胜利的伟大灵魂:史公司马迁。  相似文献   

5.
杨惠芬 《动漫界》2022,(15):30-31
有这样一群人,在抗击疫情中,她们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在迎接新生命的产房里,她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她们亲切又温暖,她们平凡而伟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感谢她们为大家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来为她们做一张祝福卡吧!  相似文献   

6.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12,(20):13-17
叙事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在教育领域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叙事,用另外一个通俗的词来形容,便是讲故事。近些年的教师节晚会,教书育人楷模颁奖晚会等,就是用一种叙事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一群平凡却有着崇高道德境界的人,通过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让人们在故事中感动,在道理中反思,感悟真善美,诠释生命的伟大。  相似文献   

7.
邓媛媛 《考试周刊》2009,(13):17-18
张爱玲对女性的书写是独特的,通过对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作为一种“第二性”的存在的真实生存状态。在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的存在固然有值得同情与怜悯之处,而张爱玲却用一双犀利的眼看到她们身上所存在的源自女性自身的内在悲剧。张爱玲清醒地看到女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写出了女人的焦灼与无奈,扭曲与沉沦。  相似文献   

8.
塞尚是一位不断追寻与自然平行的伟大艺术家,经过不停的斗争和犹豫不决以及不满意的状态,建立起一个新的绘画概念。在完全接触自然的基础上新生,通过感觉的印象和纯朴的思想和精神,简单而深刻地体悟到一种艺术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有大量的关于描写爱情和婚姻的诗歌,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周代妇女对恋爱自由、大胆、坦诚的态度,也表现了她们对婚姻的坚定、纯朴与始终不渝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她们的爱情、婚姻观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诗经》不仅是优秀的民族文学遗产,而且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噩梦般的灾难,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考生用诗意的文笔把“灾难”和“悲伤”化为了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悲恸之余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闻到了真情的芬芳。“一曲爱情的绝唱.背负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驶进你心的港湾”“抛弃那廉价的偷生.只为把高贵的心曲张扬”“倾斜的船身与海水构成了一种心灵的角度”“那眼眶里贮满的热泪,  相似文献   

11.
《网络妈妈》讲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真实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影片的开头是温馨而宁静的。在江西省东北地区一个纯朴的小山城,有一位清纯可爱、聪明活泼的初中学生,名叫刘学萍。在学校里她是一位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班干部,在家里她是一个肯干家务、极其孝顺的孩子。奶奶和父母都非常喜欢她。可是,灾难却在瞬间降临了。有一天,在学校组织植树活动时,突然爆发了山火,她被大火吞噬了。待她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时,我们和一个叫“立日”的女子中学交流。我如此真实地接触了这些女孩子。她们化妆,她们抽烟,她们穿裸露得很多的衣服……可是她们也和我们一样是那么单纯的女孩,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烦恼,面对我们也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她们不为自己的未来加上沉重的定义。她们简单充实而快乐。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有大量的关于描写爱情和婚姻的诗歌,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周代妇女对恋爱自由、大胆、坦诚的态度,也表现了她们对婚姻的坚定、纯朴与始终不渝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她们的爱情、婚姻观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诗经》不仅是优秀的民族文学遗产,而且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莫扎特对采琳娜这个人物的大胆成功塑造,让我们眼前不禁出现了一位栩栩如生、俏皮可爱有时肤浅但又真挚诚恳的普通农女的形象.通过这一个人物的刻画,反应出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表达了一个生活在社会第三阶层的普通人的纯朴、可爱、但也向往好的物质生活并且努力追求自己伟大爱情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学物理靠解题,看不看书无关重要.”这是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误区.许多高中毕业的学生,谈及走向社会或大学的学习情况,深感自己的自学能力差,后悔在中学阶段忽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失误.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师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女作家”的生活方式与写作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她们处于时代夹缝中的独特的游走姿态,并给她们提出一种新的命名:边际写作。边际写作不仅是20世纪70年代女作家写作特点,更是她们生存精神的真实象征。  相似文献   

17.
犁花     
是犁花,而不是梨花。这是农人用犁铧翻开土地.绽放的泥土之花。 春天是花的季节,她们都很艳丽妖娆,可是她们不能像犁花那样,永远在心田盛开。犁花在花的家族中没有位置.然而她真实地花开万朵,无处不在。她盛开的时候.不但有形,有味儿,还能在花开花落之间结出麦子、玉米、稻子、蛋、肉,还有我们人间的温饱富足及幸福。  相似文献   

18.
借用浙江卷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绿叶对根的情意。笔者试图表述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说我们广大的中学生是一片枝繁叶茂的绿叶的话,那么她的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时代,如果把学生的作文比作是一片片娇嫩鲜活的绿叶的话,那么她的根就深插于这块她们生活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徐涛 《四川教育》2010,(6):32-32
提及野性,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其意味着野蛮、暴力,是恐怖的前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野性与暴力无关,更不提倡伤害。野性是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果敢、正义、纯朴与个性的自由发挥。野性也可以是“温柔”的。  相似文献   

20.
我坐在那间不足10个平方,拥挤不堪的办公室里,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情不自禁地问:“办公室这么小?”董秀芬园长却谦和地说:“没办法,孩子多,房子少,教师的办公室都让给孩子们了,我们几个只好挤巴挤巴。”与她们交谈不久,我就觉出了她们的平凡与伟大,一股潜在的激情自然流露于笔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