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篇课文,或长或短,教学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教者如何从"弱水三千"中取出"一瓢"为己所用,使其成为彰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的亮点呢?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思考发现,课文中有许多推动故事情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虽然小学阶段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淡化体裁,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却总在思索不同的文体应有不同的教法。对于现代诗歌教学,以前思考得比较少,觉得不会上,问其他的老师怎样教,有的老师也是淡淡一笑,说,这种课文最好上,写写生字,读读课文,然后背过就行。然而总觉得不妥,凭借自己的认识,觉得应该注重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但在指导朗读的策略上又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课文是学生学用语言的范本,在小学第三学段,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文体的课文。这些文章在章法安排、写法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各有特点,因而阅读策略也不尽相同。教学中,面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我们必须厘清四个问题:文章是什么文体?语言有何特点?我们应该精选哪些语文因素?又该如何把握语言规律引导学生读写实践?笔者尝试以不同文体为例,做了一些微观研究,以梳理不同文体应该"教什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略读课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第二学段第五册开始,在保持一定量选读的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略读的分量,精读相对减少。那么略读课文教学到底哪些教学内容可略,哪些不能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对于略读教学的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5.
朱贺 《安徽教育》2010,(4):44-44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谈一下我在进行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设计教学问题阅读教学中的设计教学问题是指每上一篇课文,教师在吃透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后,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要求而紧扣课文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去阅读、熟悉课文和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分析课文当视为这种模式的核心。每篇课文无不要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伟大意义。因而,对课文挖掘的深入与否成为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志。而事实上,学生对语文课最反感的恰恰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课文分析。语文课能不能不分析课文?有的老师说,如果不分析课文那我就不知道语文课怎么上了。那么,课文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一种令人担忧的教学套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一连听了6节《合欢树》(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课。6位教师上课,内容与程序却基本一致———先让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再集体讨论课文的内容: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合欢树象征着什么?然后拓展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母亲?应该怎样对待她的唠叨?应该怎样热爱母亲?最后投影一篇内容相近的写母亲的课外文章,让学生说说它的主旨。听完这些课,我不禁感叹:语文阅读课是这样上的么?但这样的课又似曾相识,仔细想想,不久前连续听了多节初中课文《散步》的教学,也是这样上的。如果打开互联网,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是屡见不鲜,足见这种教学程序已经形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按以下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在积极合作中有所感悟,在主动探究中有所创新,教学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是:一、初读课文摇自主思考1郾读题,自主质疑。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课题上看,你想了解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我想知道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发生的结果是怎样的?通过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郾初读,理清条理。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理清课文条理的角度思考:(1)狐狸和乌鸦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呢?(2)…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回归本真?几年来,我坚持以精读为魂,构建自主合作的语文课堂。我要求学生的课文初读力求做到字音准、语句顺、文意通,坚持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此基础上直奔重点、细读课文,最后进行语言的当堂积累。一、我的思考随着教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我有了新的思考:虽然以精读为魂的语文教学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但是离学生  相似文献   

10.
彭淑君 《广西教育》2014,(16):52-52
正初中语文版教材的课文注释较少,且存在注释过于简单、模糊的现象,这往往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疑窦丛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忽略、跳过,还是借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习惯呢?我选择的是直面教材"疏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次上李白的《行路难》,我要求学生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结果有学生提出了和课文注释不一样的看法。生:诗歌最后借宗悫的典故表达自信必有远大的前程,但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却是通过夸张和象征手法表达仕途充满障碍、前途迷茫的情感,这种自信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1.
在批阅学生随笔的时候,我深深地被学生的肺腑之言感动了,并且不由自主地思索起这个问题:我们应不应该对课文的人文价值大力发掘并在教学中珍视呢?  相似文献   

12.
一讲到作文教学,很多老师就禁不住摇头,一个字"难"。作文相对于基础知识来讲,是难抓一点,但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本人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首先,我们来思考以下问题:作文教学你有一个详细计划吗?作文教学中你是否有点随心所欲呢?你研究过作文的得分点吗?如果你能解决这三个问题,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我们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前一些做法。反思我们的一些不良做法,也许你会从中找到一些积极的因素。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3.
朱珺 《小学生》2012,(9):39-40
最近,我们学校低年级老师开展了一轮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毫无例外地将写字教学排斥在外。整节课四十分钟,学生几乎没有动一次笔。这样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一、学生课堂写字时间为什么被挤掉了?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课堂上的写字时间被无休止的提问、分析、讲解霸占了。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1.我们老师往往对讲读课文非常重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朗读之中,通过朗读来触动心灵,引起共鸣,伴随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的极好理解。朗读教学是多方面的,现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于艳荣 《青海教育》2012,(Z2):38-39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十年之后,认真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头脑中应该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生字?还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毋庸置疑,后者应该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了一篇又一篇课文,为什么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是不强?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努力探索。终于,我有了自己的发现:从小处做文章,即从词语教学入手,引导学生沉潜到文本深处。潜移默化,学生就能嚼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读出文本的内涵。以下是我在阅读课中进行词语教学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开展略读课文教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且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有的教师就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这一部分;有的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在实际的教学中便轻描淡写;还有的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过于精雕细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应该如何设定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笔者接下来就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课本中仅有的议论文,让学生学习论证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议论辩论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议论文是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阶段就尽早接触这种文体,熟悉这种文体,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通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文的教学实践,作者明白了:只要立足课文,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掌握这类课文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就能让议论文教学充满魅力,把议论课文上得精彩。  相似文献   

19.
尹格利 《成才之路》2013,(29):28-29
美术绘画中的“留白”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他能启发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把画画得更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运用留白的艺术。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中有空白的地方进行想象性地补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理解不同,补白也不同,体现了他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这种补白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在补白中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要思考如何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文体",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文体"的使用度,怎样通过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等。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文体特征、增强文体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