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萍 《考试周刊》2014,(14):175-175
<正>品德课堂教学环节很多,讨论就是常见的一种教学环节。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让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呢?这就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注重讨论中的细节处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向优良的方面变化和发展。一、讨论内容,慎而定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品德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体现的。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紧扣教材,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利于真正解决教材的重  相似文献   

2.
浅议思想品德有效课堂讨论的几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广大初中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加为人们所关注,逐渐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维度之一.对课堂讨论的关注和有效运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但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动辄让学生讨论,更有甚者一节课有多少个环节就有多少个讨论.其实,课堂讨论也要讲究时机,并非课堂讨论越多越好.本文就把握数学课堂讨论的时机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组织学生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相互间合作探究,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陆梁豪 《考试周刊》2015,(47):150-151
随着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维度之一。对课堂讨论的关注和有效运用,使得课堂更开放而富有活力。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在课堂讨论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如何上好生物课的课堂讨论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讨论法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要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讨论法教学正是一种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相互探讨切磋,取长补短,从而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因此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该文论述了如何组织开放式数学教学,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课堂“伪讨论”的几种表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加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纬度之一。对课堂讨论的关注和有效运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到底什么时候开展课堂讨论,哪些问题适合在课堂上讨论,  相似文献   

9.
王静 《成才之路》2012,(25):16-I0012
正当前,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正逐渐转变。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间传统的"满堂灌",逐渐被师生间的讨论、交流所代替。但是,个别老师生怕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担心冷场。在这些老师心中,学生"缄默"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本人认为,化学课堂上的"缄默"并不是什么坏事,学习是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上要给学生"缄默"思考的空间。缄默的实质并不意味着停止一切思想活动,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与对话,是一种无以言表的默契。在化学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缄默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区别在于是否能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如何组织开放式数学教学,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生成"或"动态生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它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冲击着原有的课堂.但是,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我们课堂中存在一种"伪生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因此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该文论述了如何组织开放式数学教学,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通过相互间合作探究,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一时间,科学课堂教学大量运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成为一股潮流、成为一种时尚。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当前课堂的讨论学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课堂讨论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把讨论作为一种形式、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4.
“学案导学—自主建构”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案导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变革传统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出的,旨在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适应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一种课堂结构,是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平台。一、"学案导学——自主建构"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内涵"学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基于问题和任务设计的课堂学习导学材料。"建构"是通过学案  相似文献   

15.
适时进行讨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是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抒己见、互相评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相互探讨与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尝试表达的习惯,从而使集体共享每个人所得,对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不少教师认为,让教师退出讲坛,是践行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课堂上是可以少讲就少讲,不讲就更好。这时,课堂成了学生思想的"跑马场",教师主导作用没有体现,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他们自身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组织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自己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组织展开及课后反思方面,结合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  相似文献   

18.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收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但是有些课堂讨论流于形式,问题设计不够深入,讨论时间也不够,学生还没形成自己的认识,没能对内容真正理解时,老师已"引导"出了标准答案;有些课堂讨论不定提纲及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无边无际地提问,结果老师很难把控课堂,课堂气氛乱作一团。一、现状分析1.讨论无中心主题,乱哄哄,此问题没完,彼问题已来。2.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贯彻这一理念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谈谈如何提高课堂讨论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拂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比以前鲜活了许多.学生们的发言自由空间大了,讨论参与度高了,学习合作性强了,老师们鼓励的话多了,期待的目光柔了,学生们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愉快、宽松、平等地学习着知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前所未有、值得庆幸的教学好现象.但在看到教改带来喜人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地反思课堂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不正规"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