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传统节日的形成 风俗者何?民国版《辞源》云:“礼,履也。国人所践履,定其法式,大而冠婚丧祭,小而视听言动,皆有其节文也。”《汉书·地理志》对风俗的解释为“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理学修养极深的一代大儒,但他的一生中仍然暴露了许多言行不符的矛盾,这种矛盾折射了理学学说本身的矛盾,是理学的价值体系践履于人之后在心理、性格与思维方式上违背了人性与历史发展大势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禮之起也,源於祀,源於俗,源於人之欲,抑源於物之易?論者莫衷一是者久矣。許愼謂"禮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說文》)取諸形符之"示",是深得造字之本。禮必體履以見,康成云:"禮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禮,踐而行之曰履。"(《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疏引)其見之於體履者,若荀卿云:"禮者,以財物爲用,以貴賤爲文,以多少爲異,以隆殺爲要。文理繁,情用省,是禮之隆也。文理  相似文献   

4.
王少华 《寻根》2003,(1):88-98
图腾感生与古姓起源我们这里所说的“图腾”,即族号。“图腾感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母系氏族时期的人们不了解男欢女爱媾合生子的奥妙,而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之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自然物,大多数为动物。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人们认为,氏族中的女性只要与图腾发生神秘的接触,就可以感而受孕。有关远古圣处女感生的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一是“履迹”感生。即圣处女踏某种足迹而受孕,如姜“履大人之迹”(《诗经·生民》)而生后稷系典型例证。又如伏羲也系其母履迹感生。据《易·系辞》正义引《帝王世纪…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周易》的性质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指出,要认识《周易》的性质,就应准确了解《周易》的内容——《易》理。为此,本文对《易》理的形成进了考察。从数占法到《易》卦、《易传》,探讨《易》理的形成过程。本文认为,《易》理的主要内容为变化、阴阳、时序、因果、方位等观念,可以引申发挥而形成哲理以指导人生。但由于《易》理具有朴素、初级、概略等特征,对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对《周易》的作用不能无限拔高、夸大。…  相似文献   

6.
吴廷翰论道以《易》为宗,以孔子之言为准的思想,是对以往易学和经学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发展,其理论针对性是批评程朱以阴阳为气,以道为理的理本论思想,以及朱熹易学以图解《易》的治《易》方法。这亦是对张载、王廷相以来的气学理论的继承发展,体现了其经学与气学的结合,在明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大学》的作者与成书《大学》是《礼记》之第四十二篇。宋以前似未独立成书,也未明作者是谁。北宋司马光、吕大临等以《大学》独立成书并为之解说。二程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大学章句》)继承与发展二程理...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世之作,对这部民族瑰宝的版本的研究和整理,在当代我国学术界取得重大成果并引人瞩目的,首推全国著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伯俊先生。他从八十年代初就独撑大旗,大声疾呼:重新校理《三国演义》。并为之焚膏...  相似文献   

9.
舜崩何年     
张介立 《寻根》2000,(5):78-80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诸多纪年,研究舜帝生平者不乏其人。但因理解各异,干支推算间或有误,因之说法不一。笔者在肯定《五帝本纪》权威纪年的前提下,利用新的史料,采用新的方法,对舜崩之年作一探讨。一、舜享年百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这与《五帝本纪》记载的尧的纪年相同:“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华夏文化》2012,(2):34-36
“对待”一词,常见于易家书籍。“阴阳对待”的概念,是指阴阳相反而并立,相比较而并存。朱熹对此有过解释,他说:“是两物相对待在这里,故有文;若相离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卦中有阴爻,又有阳爻相间错,则为文。若有阴无阳,有阳无阴,如何得有文?”(《语类》卷七十六《易》十二《系辞》下,林学履问周易时所记)此处的“两物”是指阴阳两物。朱熹认为阴阳相对,又同时并立,  相似文献   

11.
陈虎 《寻根》2006,(4):34-40
周公,姬姓,名旦,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曾协助周武王伐纣灭商,辅佐周成王而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与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营建洛邑,制礼作乐,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完善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被后世尊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尚书大传》中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基本概括了周公的主要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圆融思想虽是中国佛教大德禅观中的智能并主要运用于禅观,然其理、境无不本于印度大乘经教.在中国佛教中,圆融思想并非只是哲学的玄想、思辨的游戏,而是宗教修持和世俗应用的指针,这是佛陀说法的基本精神,也与本土儒、道诸家哲学终归于伦理践履的传统相符契.圆融精神,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今的中国佛教.其深刻的意蕴和独具的价值,对当今世界和全人类而言,特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木屐、芒、靴子梁满仓履、靴三者均属鞋类,但又有不同。屐为一种水踏泥时穿的鞋子。不但用于水,还用于登山。《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喜好登山越岭,幽深险峻之山,岩障千重之峰,莫不毕至。"登蹑常著未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正因...  相似文献   

14.
在谈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往往把个人利益与道德评价联系在一起,倡导重义轻利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义”始终在“利”之上,“义”就是圣人概括的“理”──一种同事物的合理化趋势相背的,有别于西方科学理论的中国式理性,以这种理性判断的依据,形成儒家双重的价值观念,即“君子──小人”的价值观。董仲舒也特别强调“义”,他认为君子应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他说…  相似文献   

15.
肖斯塔科维奇生于1906年,卒于1975年,享年69岁,他的《第一交响曲》、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黄金时代》等作品引起了世界乐坛的瞩目。他早先热衷于音乐的革新,但得到的却是前苏联官方的严厉批判,以致于不得不立即撤回正在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随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写了《第五交响曲》,才算得到当时官方和音乐评论家的认可。从此,他开始写传统式的作品,但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采取了“旧瓶装新酒”的韬晦之术。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他在作品中似乎总是探索着,一方面显然是公开的,另一方面则是隐蔽的,他以一种多样化的风格来适应这个世界。”他不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冲击,为此,他心情压抑,难以释怀,不得已只好以“宣泄和独白”为两大特色在音乐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周公完成的禮樂制度是儒教文明的基礎,孔子創建的仁學則是儒學的早期思想形態,而朱熹以理釋仁則是儒家哲學的成熟形態。可見,儒家思想的建立經歷了三個階段:禮(周公)—仁(孔子)—理(朱熹)。朱熹的經典詮釋是通過建立、詮釋《四書》來完成的,他將《四書》中的禮、仁均以一個"理"來概括,故而將其仁提升、發展爲一個理性的、普遍性同時具有形而上意義的哲學範疇。朱熹以理釋仁,推動了仁學的哲學發展,使仁愛情感理性化、仁義原則普遍化、仁道觀念形上化,最終推動了仁的本體論建構。從價值體系來説,仁并没有發生重要變化,但是宋儒將這一套價值體系奠定在堅實的形而上學的基礎之上。  相似文献   

17.
一、巴族渊源系统地记载巴族历史的最早的古代文献当数在公元350年左右完成的《华阳国志·巴志》。著者常璩是蜀人。他年轻时,大概由于四川省的政情不稳而避难于南方的交败一带,在政局安定之后又返回东晋。关于常璩著写《华阳国志》的动机,任乃强是这样记述的:其主旨在于夸诩巴蜀文化悠远,记述其历史人物,以颌顽中原,压倒扬越,以反抗江左士流之诮藐。(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页2)常璩虽然本来就具有这样的情感,但是他本人还是受到过良好的中原汉族教育。他的思想实质在《华阳国志·巴志》本文中有所流露:《洛书…  相似文献   

18.
杨志洁 《寻根》2001,(6):99-99
《“润笔”琐谈》(载《寻根》今年第4期)提到欧阳修《归田录》中,他为酬谢书家蔡襄为他写《稽古录》序刻石,故送“鼠(黄鼠狼)须笔,大小龙团茶,惠山泉(砚)等为润笔之资”。其中“鼠”的注释,为确解。然以“砚”来注“惠山泉”却不当。惠山,亦作慧山,“在江苏无锡县西,西域僧慧照居此山,故名”(《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而我国产砚的地区以歙、端、鲁、洮为名。惠山不产砚,因此以“惠山泉”作砚的命名指称,似无根据。  相似文献   

19.
论朱熹与王守仁思维理路之同张立文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熹之学,格竹子之理失败之后,他出入佛老,寻求思想困惑的解决,填补思想信念的空白,到龙场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提出"心即理",理即心中,外心以求理,便是分心与理为二,而与朱熹之学分道扬镳,建立了与朱熹道...  相似文献   

20.
我写过一本《马可·波罗》的小书,为此,对这个“欧亚飞鸿”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在不同凡响的生命征程中,马可·波罗以刚毅不拔的毅力一次次冲出死亡的陷阱而走向新生,他以百折不回的勇气一次次跨跃生命的绝境而走向坦途。他跋涉、他奋进于人类文明的丝绸之路;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留下他不灭的脚印;在蔚蓝的海洋上,浮荡着他倔强的身影;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的编年史上,永远铭刻着他闪亮的名字。《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留给今天这个世界的永不消失的回声!在威尼斯,我希望参观马可·波罗纪念馆。“他没有纪念馆,只有个没人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