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不少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少一多"的现象,即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少;课堂上思考问题少,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过多的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应让学生充分阅读。由于学生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学校每年都要举行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公开课比赛,许多教师为上好一堂公开课,钻研大纲,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有的还请专家反复“会诊”,花了不少力气,教学中也的确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毋庸讳言,教学中也存在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讲得细,学生悟得少。以讲挤读,以讲代读,把阅读课变成了“分析课”,似乎不分析就没法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分析求深求透,板书滴水不漏,练习防漏求全,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形式上的严谨,有限的40分钟就在这分析来分析去的问答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的基本功得不到提高,陷进了“分析问答课”的误区。之所以出现“讲风不停,读风不兴”的怪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五点: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2.注意了正确结果的得出,忽略了思维过程的感悟;3.学生的阅读时间得不到保障,被挪作做题或讲课用,使学生读书的机会减少;4.教师不研究指导学生如何读,而是让学生盲目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单调机械,削弱了学生读书的兴趣;5.一些领导在评议一堂课时,往往强调教师讲得如何,不问学生读得怎样,这在客观上为重讲轻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读,是理解语言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把“读”训练到位,我认为: 首先,要给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机会。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只有亲口诵读、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真知。课堂上教师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会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自己能弄懂的问题。 其次,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须知,上阅读课不是搞阅读速度测试,是培养学生“自学”释“疑”的能力。“疑精于思。”对“疑”要做到“问”而后  相似文献   

4.
阅读课应提倡学生多读,教师善导。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形式必须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稳定,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仅仅做到了读书形式的多样化,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对于一篇课文的导读,教师要从整体出发,进行“宏观控制”,不能凭兴趣或随心所欲,也不能  相似文献   

5.
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说自己读书很多,可是理解能力并不高,阅读理解题目也做得一塌糊涂.问题出在哪里呢?结合多年来的初、高中阅读教学经验,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原因: (1)阅读课成了学生的休息课.传统模式的阅读课,无非就是教师坐在讲台上休息,学生在下面自由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样,教师一概不管,学生也乐哉悠哉.这样下来,一节课基本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6.
一、怎样理解新大纲中的“读”新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指出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阐述给我们的启示有三 :其一 ,阅读课姓“读”。在教学中须以读为主 ,贯穿始终 ;其二 ,阅读课要真正还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一节课 ,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应少于 2 /3;其三 ,在阅读课中的“感知”、“感悟”、“语感”、“情感”要寓于读书训练之中。由此 ,可以说 ,“读”是新大纲对阅读教学的一种定…  相似文献   

7.
理解地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投入地去读书,通过读理解内容,领会深刻含义,体会思想感情。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阅渎教学中,始终把学生读书活动放在首位,变老师“讲”为学生“读”,变老师“灌”为学生“悟”,有助于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形成自觉读书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理解地读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地读书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对“导读巧练”的探索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在讲、读、练三个环节的处理上。处理得恰当,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就低。提倡“精讲”就是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读、练。读也不是“放羊”式地读,而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怎样进行导读呢?就拿最常见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书来说吧,很多教师的指导是从技巧上入手。告诉学生,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地  相似文献   

9.
一、确立了阅读课型的基本理念 "以读为中心"是构建阅读课型的基本理念.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中心,"读"是学习语文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注重"讲",不重视"读".学生坐在教室里,不是读书,而是"听书",听老师"讲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改革上花了不少力气,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以讲挤读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村小学。于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朗读、默读的基本技能差,普遍地厌恶读书。阅读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了“讲风不停、读风不兴”的怪现象,究其原因,是一部分老师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时间得不到保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都要通过阅读来实现,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当今的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分析得多,学生感悟得少,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位置,这种病态的语文课堂是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那么,如何才能真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语文课堂在阅读中生成精彩呢?一、开展目的性的读书语文课堂首先是读书的课堂,没有读书就不能称其为语文课堂。现在的很多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课上安排了很多的读书环节,自由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应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好好地去读,美美地去读,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要以读代讲、以读代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在思考中发现、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乐趣中成长。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不良现象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勿庸置疑,语文教师最会讲,最善讲,但教师讲得多,对学生并不一定就真正有好处。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改要求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就是把课讲得简单而又有方法,做到该讲的可以简单地讲,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尽量要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反复地读书。  相似文献   

14.
1995年3至6月,我在全省各地听了40多节阅读课。讲课的老师大都“从整体入手”,上课就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应该分为几段?”然后,逐句逐段地提问、回答,偶尔也作一些讲解。教师所提的问题大都要求复述课文思想内容,学生多是以读代答。这样讲读课文,教师费尽心思设计提问,还要用一些话语将其串连起来,教得颇不轻松;学生被动读书,被动答问,学得索然无味。长此下去,“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阅读教学目标能达到吗?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阅读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概言之 ,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或曰 ,它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通过阅读实践 ,获得阅读能力 ,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既然阅读课就是学生的阅读实践课 ,学生不去读读写写、议议练练怎么能叫阅读课 ?当前阅读教学为何效率不高 ,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太少 ,思维活动太少。似乎脱离语言文字超越课文 ,远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讲得太多 ,太深 ,太玄 ,而读书以及抠词抠句的训练活动给挤掉了。其实 ,课文内容及其包容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 ,即自…  相似文献   

16.
正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语言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它作为一项语文基本功,又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历练了读的能力,这种交叉又互补,相得益彰的训练,使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低年级新教材的教学中,我努力克服以往阅读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弊端,坚持多读少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一目双行,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借助拼音,既看汉字又看拼音地读课文,要求学  相似文献   

17.
阅读课教学历来都被广大教师认为是教育的难点。因为阅读课教学教师不能讲得太多,否则就上成了讲读课。教师不讲,学生又学不好,做成“夹生饭”。对此,我采取了阅读训练“三部曲”的训练方法,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在不少的阅读课堂上 ,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只是安安静静地听 ;要么是教师连珠炮似地问 ,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很少有琅琅的诵读声 ,语文教学丢弃了自己的传统特色———“读”书 ,走入了教师讲风、问风太盛和学生“听”书、“答”书的误区。对此 ,我们提出 :让读书声回到课堂。强调把对读书的指导摆在第一位 ,变“以讲为主”、“以问为主”为“以读为主” ,做到“以讲带动读 ,以问促进读 ,以议加强读 ,以练巩固读”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读为主”抓熟读 ,落实语言的…  相似文献   

19.
周爱玲 《现代语文》2011,(10):101-102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了。  相似文献   

20.
"读"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阅读课上,对"读"的训练还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究竟怎样进行阅读课"读"的训练,提高它的质量呢?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