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打开"读"的有效阀门,让学生愉悦地、充分地、流畅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确定分步目标细化"读"的有效要求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和阅读教学的规律,学生学习课文一般分四步走,即读通→读熟→读懂→背诵,  相似文献   

2.
麻文辉 《成才之路》2011,(26):85-8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要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逐步达到正确、流利,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抓住读这一主线,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悟情,能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一、初读激趣,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其学习  相似文献   

4.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认真实施“创境促读、以疑促读、以评促读、以写促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情有趣地读,在读中思考、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  相似文献   

6.
张小伟 《考试周刊》2011,(53):65-66
语文是有魅力的。语文的魅力首先来自于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著名小语专家张田若指出:"阅读教学,一是读,二是读,三还是读。"于永正老师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有效阅读的大师,他对于"读"有自己精辟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本三读”的导读、促读、延读阶段,教师要正确运用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由粗放式向精耕细作转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读出来的。支玉恒老师深谙此道,他把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充分发挥阅读的两大功能,即理解、体会、感悟功能和表现功能,让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支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阅读平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读为媒,以读为本,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下面撷取他在阅读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9.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听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听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词语、感悟文本,同时借助听读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让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而阅读教学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必须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自读与教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理解课文,教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读是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字词教学与阅读理解相分离、教师课堂定位不准确、语用训练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三读一用"是有效的教学策略。"三读"为初读、引读、研读,"一用"为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三读一用"能让学生深入文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猜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读思相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猜内容、猜语言、猜留白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陈灼花 《新教师》2019,(9):66-67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要想攻克阅读难题,首先要知道学生到底要读什么。笔者认为有“四读”是学生英语阅读时必须注意的,那就是一读“词”,二读“句”,三读“意”,四读“境”。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兼顾词、句、意、境,将“四读”做到位?笔者通过观摩大量的小学英语阅读优质课,发现图文式的板书是使阅读教学达成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中的活动,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朗读。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表现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内心感受的有效形式。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抑扬顿挫地读,咬文嚼字地读,甚至是带有表演和夸张地读,无一不是展示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张美 《小学生》2012,(9):75-75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张田若先生则说得更进一层:"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些都是强调多读的好处,对于理解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较强、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太困难。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很低,对连很多字都不认识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何使学生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更是一件要教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对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整体提升朗读感悟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提出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富有感情的朗读,阅读教学要改变以往以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以读代讲,以问促读,以读代练,构建以朗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械,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受,读中提升。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富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快乐阅读、积极思维,才能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实现三个维度的对话,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读之有效,读之有情,读之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为题的实验方案。这一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多读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来理解和欣赏课文内容.精读课,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启读课,由教师扶助学生读;自读课,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学生读的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思的课题。当前,小学阅读教学还存在不少误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引导学生"想读""敢读""会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