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开封《自由报》创刊于1912年(民国元年)6月30日,是民国初年河南革命党人在开封创办的一份进步报纸。翌年1月,被袁世凯政府强令封闭。围绕着《自由报》的存仁,当时河南新闻界出现了一场维护自由民主,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这场斗争在新闻界乃至整个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他一上台就把其亲信张镇芳派到河南任都督,刚刚摆脱了清政府反动统治的河南人民立即又沦入袁氏复辟势力的淫威之下。《自由报》创刊之初,便在《本报出世之宣言》中表明了维护自由民主,反对强权专制的坚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政治运动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时期,北京新闻界也出现了一种光明的图景。北京的一部分报纸,如“国风日报”,“晨报”等,在宣传反帝反封建,宣传新文化方面超过一定的作用,而“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期刊在宣传反帝反封建和宣传新文化方面超过重大的作用。现在把这个时期的报刊情况介绍如下。这一时期的报纸“国风日报”原是辛亥革命以前“同盟会”的机关报,辛亥革命以后继续在北京出版。1914年5月,这个报纸因攻击袁世凯而被封闭。袁世凯死后,该报仍坚持反对军阀的斗争和鼓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报纸对段祺瑞政府的攻击是十分尖锐的,它不仅运用社论、时评来对段进行公开责骂,如1917年3月8日  相似文献   

3.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中,有的同志产生这样的疑虑:今后批评性报道是不是应当否定了?是不是可以取消了?这个疑虑是完全可以消除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应当也不能否定、取消批评报道。中央宣传部门最近指出,在以表扬为主的前提下,报纸对于工作中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其他错误,对于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要继续有领导地开展积极的批评,并且应当比过去做得更好。对严重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报纸应当根据党纪国法并按有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揭露和斗争。对某些党组织和政府工作的缺  相似文献   

4.
蔡智堪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反对封建制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激起他民族仇恨,坚决反对日入侵中国,一生具有传奇色彩.在上个世纪的几十年里,他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拥护蔡锷将军入滇;秘密获取《田中奏折》,揭露公布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调查万宝山事件和张作霖皇姑屯被炸事件,为东北地方政府提供情报,损失家财,不怕牺牲,不愧为是一位爱国奇才.  相似文献   

5.
今年二月中,《纽约时报》报道了美国十年前制订的在国外部署深水反潜核弹计划被揭露后,引起国际性风波的消息。这则消息受到美国官方的阻拦和指责,成为美国新闻界瞩目的一场风波。这项“核武器部署计划”,早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就在美国的一些盟国的报纸上报道出来。但是在美国,最先报道这个消息的是《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莱斯利·盖尔布。他采访和撰写的美国军方于一九七五年由总统授权制订这项计划的消息,刊登在二月十三日的这家报纸上。这篇报道披露了加拿大、冰岛、百慕大和波多黎各等国家和地区对此项计划的不满情绪。这些地方的政界、新闻界批评美国政府没有事先取得有关政府同意就制订计划,准备在“紧急情况”下部  相似文献   

6.
今年二月十六日《北京日报》第一版刊登的中共北京市委、市府、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新当选的领导班子会见新闻界领导时,市委书记陈希同说:北京市欢迎新闻监督。他认为:“报纸、电台、电视台、无论是肯定我们工作成绩,还是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支持。过去的不少批评帮了我们的忙,欢迎今后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他还说:“最近,报纸、电台对北京很少有批评报道。人民来信的批评也不多。这并不说明我们的工作就没有问题了,对北京的工作我们心中有数,小至买米买菜,大至重大方针,都有不尽  相似文献   

7.
如此人才     
听说袁世凯做皇帝遭到各方反对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克令专门办了一份给袁世凯看的报纸,把反对他的说成是拥护。把一张报办给一个人看,这个报业丑闻,听来荒唐可笑。想不到过了几十年,这类事最近又在北京出现。据《中国报刊报》报道,国家科委检查《中国人才报》的报告中说:“《中国人才报》确在6月11日出了两张同一报头、同一期数的报  相似文献   

8.
蔡智堪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反对封建制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激起他民族仇恨,坚决反对日入侵中国,一生具有传奇色彩。在上个世纪的几十年里,他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拥护蔡锷将军入滇;秘密获取《田中奏折》,揭露公布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调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摧残新闻言论自由的手段变本加厉。上海新闻界为争取新闻言论自由的斗争,更加艰苦复杂。在斗争方式上除同盟会(包括国民党)报刊比较直接外,私营报刊一般都比较隐晦曲折。它们既反对袁世凯,又不敢公开对抗,于是便动脑筋想出各种巧妙招数,《申报》的表现就十分典型。 1、借别人之口宣泄自己的心绪。袁世凯为欺骗社会,披着法制外衣摧残舆论,1914年1月首先抛出了《报纸条例》。对此,《申报》没有正面抨击,而是用阐明尊重舆论、维护民众民主权利的必要,来否定箝制舆论的做法。如提出:“报纸天职有闻必录,取缔过严非尊重舆论之道,故应取宽大主义”,还说“权势之辈以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报告,向新闻界提出了舆论监督的任务,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題,实际上也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要求的。既然是监督,当然会有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报纸上正确地开展批评,对于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有着十  相似文献   

11.
把报纸批评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绩伟同志今年2月和10月,分别在上海新闻界和北京新闻学会的会议上,谈了报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问题。现征得本人同意,将两次讲话的摘要分期在本刊发表。本文是上海讲话《谈谈报纸的经济宣传和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的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2.
简讯     
陆懋曾谈报纸批评山东省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对大众日报人员和通讯员说:要坚持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报纸的战斗性。在坚持正面表扬为主的前提下,对那些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对于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要敢于揭露和批评,对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各级党委都要积极支持在报纸上开展正确的批评,不要“护短”。报社的  相似文献   

13.
地方报的批评报道--"问题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奇 《新闻记者》2004,(10):64-64
端出问题 侧面批评 报纸开展批评难,地方报开展批评更难。这大概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个共同结论。地方报的社址就在市区城内,许多单位距报社近得像邻居一样,若要批评他们,谈何容易。由此,我们报上批评稿件曾一度中断。 然而,作为地市一级党报,不搞批评显然不行。我们的报纸便改变批评方式,改过去的正面批评为侧面揭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改革中,党报工作的改革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新闻界许多同志就党报的改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我认为,党报改革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喉舌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严守党的纪律,坚决贯彻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把握党报改革的大方向,就会陷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泥潭。目前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各种思潮和外来影响纷纷袭来,情况十分复杂。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分析,采取对策。近年来,新闻界有的同志提出把党报“改革”成为监督党的报纸,说共产党是执政党,需要监督,党报应成为监督党的力量;有的同志借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党委机关报《蛇口通讯》刊登来信批评同级党委书记的事,宣扬“同级的报纸点名批评同一级的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报纸是有宣传爱国主义传统的。民国初期著名记者邵飘萍,利用报纸披露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秘密协定,有力地推动了反日倒袁爱国运动的开展;后又揭露段祺瑞政府的卖国罪行。虽然多次遭到通缉、被捕,但爱国之心不改,最后惨遭杀害。冯玉祥称其为“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干净钱,在 我国新闻界有良好传统。比如,邹韬奋先生就反对滥登广告,认为“报纸上面登载广告,不应该专为了报纸的营业收入,而应该同时顾及到多数读者的利  相似文献   

17.
新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高狄同志,前不久在一次会见中央驻吉林省十五个新闻单位和十一家地方报刊的记者时说:在报纸上开展批评,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的报纸批评,对领导者来说是“清醒剂”,是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他还表示,新组成的中共吉林省委领导班子,欢迎新闻单位批评省委工作中的缺点,我们将把报纸的批评看作是对省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前不久,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吉林省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任的省委书记高狄、副书记王先进、王忠禹和五名省委常委,上任后就会见了记者。在和新闻界的同志们见面时,高狄同志  相似文献   

18.
在美利坚合众国创建之初,报纸在社会中的批评角色这一问题,就开始引起注意。在美国早期思想家中,对报纸的批评监督作用认识最清晰的,莫过于詹姆斯·麦迪逊和托马斯·杰佛逊。宪法修正案起草人麦迪逊指出,美国的报纸之所以比英国的报纸享有更多自由,是因为在一个人民负有全部责任的政体中,这是最根本的:报纸帮助人民检查行政和立法部门的鲁莽轻率及不称职行为。托马斯·杰佛逊被许多历史学家称作“捍卫出版自由的斗士”。作为政治家,他饱受报纸攻击之苦,但仍然坚持不懈地为报纸批评进行辩护。他深信,报纸将通过在舆论讲坛上谴责公共官员而成为令他们生畏的监察官。难怪美国的新闻百科全书说,对自由的报纸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政府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报》为同盟会系统各报中,反对袁世凯最为坚决的报纸。创刊于1912年7月,在《本报一周年之回顾》中,自称“自出版以来,讨袁之声无日或断。”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要人纷纷东渡日本,国民党报馆经济来源突然告绝。《中华民报》被袁世凯政权控告“诽谤政府罪”。诉讼结果,报社总经理邓孟硕被判六个月监禁,  相似文献   

20.
发挥报纸舆论监督作用要靠两方面的努力陈麒章(中纪委离休干部)如何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从报纸方面来说,一要坚持原则,勇于独立负责,只要符合宪法、党章,就要大胆放手去干。对涉及人民利益的事,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揭露的,毫不含糊。当然,批评、揭露的事要经得起检查、核对。不能前怕狼,后怕虎,照顾关系,怕得罪人。不唯上,要唯实。如果明明调查清楚了,还要等上级党委或政府部门“发话”、“点头”,否则就不吭声,那就不能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