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借鉴今人研究成果以及新发掘的史料,时明末戏曲作家郑之珍、谢廷谅、陆华甫、蒋易、王澹等生平事迹,进行排比综理,按系年方式叙述,大体上勾勒了这些戏曲作家的生平、居里、生卒年、交游、著述的情况,为编写中国戏曲史和研究明末戏曲作家提供了方便,其中不少史料可补《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等书之阙。  相似文献   

2.
王季思先生的《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初步设想》一文(载《戏剧艺术》1987年第三期),就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时代和作者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笔者读后受教甚多。由此,联想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相反的倾向:极力否认前人对于元杂剧作者主名的确认。因而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庄一拂先生在他所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汇考》)中,将八种明代的元杂剧选集中已确认了作者主名的作品归入“阙名作品”。这八个剧目是:《尉迟恭单鞭夺槊(614页)、《保成公径(《汇考》误作“竟”)赴渑池会》(59  相似文献   

3.
庄一拂编《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谓:明清阙名作品《新嘉驿》,“《读书楼目录》中〈乐府传奇栏〉有此本,其他戏曲书簿未见记载,本事未详,佚”(见是书下编《传奇》五)。按:传奇《新嘉驿》,当是记明万历末年会稽一女子遭遇事;其有诗与序题于新嘉驿壁,故名。考虑“新嘉驿”三字,既非典故,又无甚文学深意。它可能是古代一驿站名。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得知:“新嘉驿,在山东滋阳县西北四十里。”  相似文献   

4.
明代沈鲸的《鲛绡记》传播甚广,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戏曲研究者多囿于清人成说,仅从正史中查考宋代人物行谊,遂使本事失考,出现诸如"其姓名事迹,皆属假托"、"事无所本,全出虚幻"等误解。事实上,明代创作家多从小说中汲取素材编演所成,几成惯例。至于《鲛绡记》的本事,主要依据明初李昌祺的文言小说《琼奴传》之人物、事件构建故事情节框架,亦间采《宋史》及《贾云华还魂记》、《香囊记》等小说戏曲素材,以成就一部适应民众欣赏趣味和娱乐需求的著名剧作。  相似文献   

5.
在傅惜华先生《明代杂剧全目》和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关于明代杂剧家桑绍良的生平事迹及杂剧《独乐园》的考证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现将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补正陈述于次.  相似文献   

6.
《全唐诗》卷帙浩繁,作者众多,但大多数作者旧史无传,赖其诗方得垂名后世者有之,考其唱和交游方可略知世次生平者有之。加之,唐诗多互称行第、官职,流传中又难免鱼豕之讹,研究者每感困惑。前贤考订唐代人物,成绩卓著,然有关专著多偏于历史,偶涉唐诗人名,检核为难。年谱、集注重视人名考订,但大多数诗人无谱无注,旧注中亦多有未考或误  相似文献   

7.
古典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主要成就集中在"临川四梦"上,即《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近年来,学界对于"临川四梦"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对《邯郸记》的本事考、写作时间考、作者创作思想研究以及梦的架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里,贾府以及其它膏粱缙绅之家,逢年过节、庆功祝寿,每每演戏作乐。同时,在氛围点染和情节铺叙以及人物聚谈、行令、猜谜中也提到不少戏曲剧目或戏文曲词。对《红楼梦》里的剧目曲文,曾有人或部分或系统地作过考释,如湛卢的《龄官的几出戏》、唐长孺的《红楼梦中的几出冷戏和南府剧本》、徐扶明的《〈红楼梦〉中戏曲剧目汇考》等。本文所探讨的是红楼演戏所蕴含的幽深而精微的意义及其在红楼结构中的作用,所以对诸家在考释中的歧义不拟辨证,仅以臆见(或臆断)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已。《红楼梦》所提及的戏曲剧目计三十一种。它们无疑是《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描写环境、刻画人物、叙述故事、表达主题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  相似文献   

9.
胡瑜 《文教资料》2009,(18):167-169
对于近代戏曲家谈小莲的相关情况,当前的研究者所知甚少.除了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著录了其已佚失的<孝娥记>传奇外,阿英、王学钧、左鹏军曾简单介绍谈小莲创作的报章体戏曲作品<风月空>和<烈士蹈海>.然而,创作<孝娥记>与创作<风月空>、<烈士蹈海>的谈小莲,在前列学者的论述中似乎互不关联.判若两人.且存在对于"白云词人"是否确系谈小莲的争议.本文通过考证,确定创作<孝娥记>与<风月空>、<烈士蹈海>的谈小莲实为一人,而"白云词人"即为谈小莲的别号.  相似文献   

10.
卓明星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1):33-36,48
戏曲选本《万壑清音》所收录剧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现有全本流存者;二是不见著录或虽有著录,但全本已失传,存有佚曲者.《万壑清音》所收录的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共有八种.这八种剧目虽亦入选明代其他戏曲选本,但《万壑清音》所收可补其不足.对存于戏曲选本《万壑清音》的佚本戏曲的曲文、故事情节等进行考述,且与其他版本进行比较,进而对剧作的本事来源、原始风貌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11.
《唐宋词常用语释例》是一本为了解释唐宋词中的常用词和词组而编写的专用工具书,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它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纠补《汉语大词典》中的有关缺失,其不足也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评价了江蛰君《论水浒戏》一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肯定江辨明了两类水浒戏曲彼此间对立的政治倾向;理清了水浒戏曲、话本与《水浒传》小说产生的过程,赞扬了歌颂起义英雄的水浒戏,批判了丑化农民起义的水浒戏,并对金圣叹腰斩《水浒》持基本肯定态度;与此同时,本作还对43集电视剧《水浒》的主题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3.
《书林清话》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开山之作,书中记载了一些名刻书家、藏书家的逸闻趣事,表彰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书贾、写工、装订工及钞书女子等,为后人研究古代校书、刻书、抄书、卖书、藏书及书坊、书肆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线索。叶德辉在征引史料时,多附案语,纠误补缺,有资于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将《汉语大字典》中与扬雄《方言》有关的书证方面的问题提出来,分类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背供是我国戏曲独有的表演方式,场上之人通过用一只水袖抬起、向前走一步或转身动作直接面对观众自我招供和抖露,场上其他人均听不到(唱白)或看不到(表情)。而宋元南戏和明传奇中,有一种背供表演可以为场上其他人听到或看到,称为"不完全"背供。"不完全"背供表演不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着作用,扩展了学界对于背供表演的认知,而且丰富了无"墙"之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艺文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共收录图籍七万九千二百二十一卷。相较《隋书.经籍志》和《旧唐书.经籍志》,点校本《新唐书.艺文志》存在不少错讹,或作者名张冠李戴,或书籍名鲁鱼亥豕,在此予以正误。  相似文献   

17.
向宗鲁先生校点的《说苑校证》是《说苑》研究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由于校对不精,排印错误不少,标点间有商榷之处,故按文字校勘和标点商榷两个部,逐条胪列,以拭去白璧之微瑕,并使之臻于至善。  相似文献   

18.
指出并更正了《复变函数学习指导书》中应用辐角原理理解的一处失误,给出了解析函数唯一性定理的一个新应用,即给出已知解析函数的实部或虚部求解析函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戏班史》填补了中国戏曲发生、嬗变、发展的一个空白。广泛地探索研究戏曲班的历史变化及其与戏曲艺术发展的关系.以艺术奴隶为中心。阐述怎样在几千年的恶劣社会环境中创造了璀璨的中国戏剧文化.张发颖历尽艰辛编写成书,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0.
“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中国古代也有防止贪腐的监察制度,可以想见的是,这种监察制度一般不会比现代的民主制度更有效,然而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中的贪腐现象虽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却绝没有到当代这种肆无忌惮的地步.这就需要考察中国文化中的哪部分发挥了“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的作用.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诗性文化,中国古来是诗歌大国.这种诗性文化的背景所形成的文化的“场效应”能使许多中国古代官员因良好的、高雅的君子文化教养即使有机会犯错,而一般都能克制自己免于陷入贪腐的泥潭.然而这个伟大的文化传统被现代中国人抛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