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议论文中,议论和叙述的关系,就好像红花和绿叶的关系,叙为议陪衬,议为叙点睛,叙为议之表,议为叙之魂,无叙而议成为无源之水,无议而叙则精髓得不到发掘。由此可见,在议论文里,叙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在现实写作中,不少同学要么叙述太多,喧宾夺主,以致文体混杂;要么叙述太少,空洞乏味,致使文章干瘪。那么,如何才能让叙述成为议论文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呢?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咏史诗注意情境的构造、细节的选择;并用多种组接方式与推拟虚设的手法,在"唐人中另开一境";特别是叙中含议、托事而议、托理而议,为宋代及往后咏史诗"议论之祖",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咏史诗注意情境的构造、细节的选择;并用多种组接方式与推拟虚设的手法,在“唐人中另开一境”;特别是叙中含议、托事而议、托理而议,为宋代及往后咏史诗“议论之祖”,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4.
【原文】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分析】先叙后议就是先叙述具体事实,最后引出结论、揭示题旨的方法。先叙后议,要叙议相联,叙议相生,议从叙出,有感而发,不可离开所叙事件空发议论。先叙后议,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而议论却是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结穴”,至关紧要。这类文章,议论往往构成结尾,尾声以结束  相似文献   

5.
《五人墓碑记》一文 ,既叙且议 ,叙议结合 ,相得益彰 ,使行文摇曳多姿 ,富于变化 ,主题鲜明突出。1 叙中带议。第一段记叙五人因“激于义而死” ,所以苏州人民为他们厚葬、修墓、建碑的全过程 ,侧重于叙述。在本段末尾 ,作者适时地进行了议论 ,突出五人之死的惊天地、泣鬼神。草野出身的五位义士 ,地位卑微 ,但死后却十分显耀。而那些达官贵人 ,“死而湮没不足道” ,充分显示了一个死得重于泰山 ,一个死得轻于鸿毛。如此议论 ,与叙述紧密配合 ,含蓄隽永 ,促人深思 ,耐人寻味。2 叙后发议。前四段重在记叙 ,后两段在前四段记叙的基础上重在…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篇议论文,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优秀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夹叙夹议"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叙"的是事情,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  相似文献   

7.
陶莉莎 《初中生》2012,(Z5):28-31
正在记叙文里,叙事之美,重在内容的生动;议论之美,重在思想的升华。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叙述的过程,正如"画龙";简洁的议论,则犹如"点睛"。在作文中,若能在记叙中巧妙地穿插一些精到的议论,文章会内容丰厚,主题亦能水到渠成。当然,如何做到叙议结合,同学们还得明白一些道理,掌握一些技巧:一、叙要细腻,议要传神写作夹叙夹议的记叙文,首  相似文献   

8.
《五人墓碑记》一文,既叙且议,叙议结合.相得益彰,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1.叙中带议。第一段记叙五人因“激于义而死”,所以苏州人民为他们厚葬、修墓、建碑的全过程.侧重于叙述。在本段末尾,作者适时地进行了议论,突出五人之死的惊天地、泣鬼神。草野出身的五位义士,地位卑微,但死后却十分显耀。  相似文献   

9.
上好的记叙文必须要有议论,这是大家的共识。问题是如何议论法?教科书上强调说:适当。这种极为宽泛的说法.实际教学与实际行文都很难把握尺度的。我根据20余年作文教学的实践,就“适当”的议论,谈一些认识。 先谈一下议论的位置。关于位置,传统说法有三:一是先叙后议;二是先议后叙;三是央叙央议。这三种  相似文献   

10.
“一事一议”是中学生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入门训练,写好“一事一议”类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为进一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所谓“一事一议”就是针对某一件事、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事论理,理从事来。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这类文章的写作模式可作如下构想:一、提出问题——引用材料,提出论点。引用材料简而言之就是“叙”,“叙”是后文议论的基础,议论的对象。“叙”要求概括,有针对性。第一步“叙”的概括性:一般性的记叙文大多有细致的描绘,详尽的叙述,以情动人,以事感人。而“一事一议”类文章的主体是议论,叙述过程不可洋…  相似文献   

11.
写议论文的难点、弱点之一是剖析。由于某些老师和学生对剖析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加上学生缺乏分析能力,在大多数学生的议论文中,出现了论据堆砌、以叙代议的现象,形成了开头加论据及结论的结构。这样,只摆事实,不讲道理,文章干瘪、松散,论据与论点脱节,读者往往只看到事实的表象,削弱了说服力。有好多记叙文总是记叙、议论相结合,如《包身工》、《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议论文是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文章,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目的,叙为辅,议为主。一篇议论文,往往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篇幅是议论,而有些学生的议论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议论文字。本文就这个老大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因事明理的文章,理由事发,事为理叙。它讲究事与理、叙与议的浑然一体,不着斧痕。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正是这样的一篇妙文。作者在简明平实的叙事中为议论巧设埋伏,看似闲笔处却尽显匠心,真正做到了事理、叙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方法指引】夹叙夹议是一种作文方法,非常适合于写作参观记等文体。夹叙夹议就是一边记叙一边议论,记叙和议论穿插进行、有机结合。其中,记叙是主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提炼与升华,是记叙的升华。夹叙夹议的基本形式有三种:1.先议后叙,即议论出现在记叙之前,用于提示、点题;2.先叙后议,即议论出现在记叙之后,用于点睛、总结、深化;3.边叙边议,即一边记叙事实,一边发表对所记叙事实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技巧技巧1:先叙后议,顿悟之美。智慧不会多到随处可见、随地都有的程度,智慧需要学习,需要感悟。无论是毛姆的急中生智,还是洛克菲勒的"点滴"思考,抑或我们自己的聪明故事,都可以注入"叙——议"式结构,先讲述故事,再阐发感悟。在记叙文中,这就是详细描述,精要点睛,在议论文中,这就是概括叙述,  相似文献   

15.
<正>记叙文中,叙述、描写是主体,议论是必要手段。在记叙文中,适当的议论是必要的。记叙文的议论一般用在开头和结尾,它不仅能把感性和理性有机融合,而且常常画龙点睛,给人以锦上添花之感。那么,在记叙文中如何运用议论呢?其一,先叙后议。就是在简明的叙述之后有一段议论性文字,紧接  相似文献   

16.
在记叙文里,叙事之美,重在内容的生动;议论之美,重在思想的升华.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叙述的过程,正如"画龙";简洁的议论,则犹如"点睛".在作文中,若能在记叙中巧妙地穿插一些精到的议论,文章会内容丰厚,主题亦能水到渠成.当然,如何做到叙议结合,同学们还得明白一些道理,掌握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7.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一般记叙文常常用,与记叙中常穿插议论一样,议论中也常常穿插记叙.因此,阅读时要善于弄清叙议两种表达方式如何结合,记叙中的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中的记叙又有什么作用.一、记叙中的议论  相似文献   

18.
作文范围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作文要求叙述和议论结合。参考题目一、命题作文二、这事发生在我们班里 2、我的课余生活二、下面是一幅题为《多用字》的漫画。看图后写一篇文章,有叙有议,以叙为主。叙述时要将画面内容说清楚,注意描述顾客的神态和商店中的陈设、布置。议论要揭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书序是一种传统应用文体,定型于秦汉,以叙书为主、叙人为辅,以叙带议,满足导读功能。在北宋士大夫高扬的文人精神下书序文转换了焦点,知人论文、重德叙理,形成了议论主导体式和意理化抒情。在“体用”之学新观念的引导下,宋序融合德业与文,改革了唐序人书分离的三段论模式。随着书序体衍化,原初的著述序更新为多元文体集序,在文法上汲取古文笔法、融合骈散句式,使书序由依附主文本的说明文字转变为融合众理、独具风格的成体之文。以诗文集序为代表,主于论理而忽略书旨,接近了“破体”的边缘。北宋书序的体制转变蕴含着深刻的文体创新规律,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表达方式虽然是不同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意味着一种文体只采用一种表达方式。学习本单元的文章,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议论文中的记叙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有两种方式:(1)边叙边议,或叫夹叙夹议;(2)叙述完后发表议论。记叙中的议因事而起,就事论事,给人启迪;或是画龙点睛,升华主题。议得简洁,饱含情感。《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的议论,赞颂了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点染了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思想境界。议论文中所叙之事是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