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一生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观。“人民动力观”、“为人民服务观”、“人民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内涵;邓小平人民观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人民思想的重要理论之源。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的人民创造历史和毛泽东思想的人民利益观,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一生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是社会主义物质明建设理论的出发点和实践依据,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及改革开放实践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特征 ,这就是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真诚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邓小平的人民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本质。正确认识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特征 ,对准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始终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邓小平强调必须立足人民利益的获得来思考如何发展和衡量生产力水平。可以说,邓小平的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生产力观既扩充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赋予了其现实性和可行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任何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民观,无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人民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主体观、人民幸福观、人民心力观;是在继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吸收外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创新而形成的;是毛泽东、邓小平人民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历史形势、社会任务,赋之于新的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利益观,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也为新时期我们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观点及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本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本质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它们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观,都树立了人民价值主体思想。共产党人是唯物史观本质的实践,要努力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有机联系,对人民的内涵、外延及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容、结构、目标、实现途径等作出新的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和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全心全意的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成为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和江泽民先后提出“特色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给“为人民服务”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使这一思想的政治含义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化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化范式、一元化与多样性并存的政治化态势结构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化价值取向构成了邓小平政治化观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茹 《教师》2012,(8):118-118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人邓小平,把物质利益问题作为其光辉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闪光点。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物质利益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观。本文通过人民利益、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按劳分配四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的物质利益观。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人民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主体观是胡锦涛人民观的核心内容,执政为民观是胡锦涛人民观的本质要求,人民幸福观是胡锦涛人民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人民利益观。邓小平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为此,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现人民富裕,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邓小平在坚持“老祖宗不能丢”的前题下,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民主思想之精华;从当代中国与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一般趋势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主观;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深刻地阐明了人民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高屋建瓴,又朴实无华,形成了邓小平人民民主建设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是邓小平长期探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是并进行深刻理论思考的结果,本从根本依据,理论基础,整体思考、最高准则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构想的四个思维基点,以及科学认识这些思维基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百多年来,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理论,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和党的“三大作风”的辩证关系入手,论述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大作风”的根本是密切联系群众。高等学校贯彻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就是要以广大师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民生观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利益三个方面;邓小平民生观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刻领会邓小平民生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