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友兰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力图以传统儒学为主体来吸收改造近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借以寻求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出路。借以马克思主义批判新儒学,实是希望理论工作者融纳、吸收马克思主义,因为它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体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2.
儒学重在建设而不在于批判,但前提是对其要有清醒的了解。李泽厚通过对现代新儒家的解读,指出其核心之误是以道德代政治,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在李泽厚思想的多种面相中,儒学是其底色和基本面,与其说他是新康德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等等,不如视为新儒家更为准确和实在。  相似文献   

3.
在港台新儒家所提出的“儒家三期说”背景下,李泽厚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儒家发展四期说”。蒋庆继承了李泽厚对于汉代儒学的评价,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复兴“春秋公羊学”,一方面批评宋明理学与港台新儒家的“心性儒学”传统,另一方面批判当代自由民主制度,提出“政治儒学”的主张。本文通过分析蒋庆由“公羊学”向“政治儒学”的思想脉络,分析“政治儒学”内涵的“百家言”向“王官学”的转化困境。  相似文献   

4.
宋代理学家在“儒门淡泊”的情形下继承前代已有的排佛思想,通过建立新儒学体系,开辟了一条通过形上领域的哲学、义理层面,如世界观、心性论、人生观、体用观等方面来排斥佛教思想的新路径,这是宋儒排佛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但是,始终以华夏文明正统自居的宋儒在批判佛教时难免流于本位化、情绪化、盲目化,出现了许多对佛教的误读。不过从排佛的实际效用看,新儒学的建立,却有力地振兴了儒门道统,间接地打击了佛教势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政治批判、政治理想及其实现途径对刘宗周和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作了系统比较,指出二人的思想都有同情人民、反对专制、憧憬美好政治的共同性,然而,刘宗周的政治主张主要着眼于挽救明王朝的危亡,其思想基础属于儒学民本主义;黄宗羲的政治哲学则突破了儒学的藩篱,无论是他对封建专制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社会的设计,都闪耀着民主主义的光辉,大大超越了老师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儒学历经孔盂原始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几个时期。作为传入时间最早的东邻朝鲜,也经历了不同时期儒学的影响,并在批判吸收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顺应本国历史需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李退溪等儒学大师,对当时和后世的朝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国中期以后,制度化的旧儒学消亡而精神化的新儒学得到重生。第一代第一群、第二群的新儒学思想家不但重新诠释了新儒学,并提出了强调道德教育、民族文化继承以及社会本位的新儒学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由于统治者实行开放的治国方略,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并存的局面。但佛学的思辨性和修行的简便化以及佛教的发展,构成了对儒学发展的挑战。中唐时期的士人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佛学对儒学发展的危害,展开了对佛学的猛烈批判,韩愈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韩愈本着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儒家思想的卫道者自居,拿起了恢复儒家道统这一批判的武器,对佛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即使为此坐贬,也矢志不渝。他在贬谪期间仍积极传播儒学、力行实践,为捍卫儒学的统治地位以及儒家思想的南传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翔海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其学术成果不乏真知灼见,自成一家之言。先生对现代新儒家概念的辨析、对现代新儒学理论特质的探索、对现代新儒学发展历程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现代新儒学的理性认知。从一定程度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成为理解先生思想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0.
一儒学是封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主要思想遗产。究竟如何科学地对待这个庞杂的封建思想体系,各个阶级持有不同的态度。“四人帮”曾打着“批儒”的旗号,猛批儒学中主张平均、仁政的民本思想;但又以“评法”为名,大肆鼓吹儒学中反动的封建专制主义,并把这些封建糟粕作为他们推行法西斯专政的思想武器! 当前,提倡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展对封建主义的批判。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儒学,探索和提炼其民主性的精华,批判和舍弃其封建性糟粕,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我们认为,儒学尽管是封建的思想体系,但其中有在当时是民主性的合理部分,这一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儒学对日本文化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化适应与化冲突交叉的视角,透视了中国儒学对日本化思想的影响:论述了日本化对中国儒学的接受机制、选择形式及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动态表现;说明了日本化在接受中国儒学的过程中,对中国儒学的“接受/悖离”的二元现象;着重分析了日本诗学对中国儒家诗学从全盘引进到批判汲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胡瑗、孙复和石介,学界史称宋初"三先生",他们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思想家。"三先生"以儒家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为捍卫儒家道统,对宋初泛滥的佛、道思想进行了批判,提倡儒学的真精神,展示了复兴儒学的决心和勇气,从而开启了以后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700年之久的"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经历了先秦儒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和现代新儒学等阶段。每一阶段儒学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儒学自身理论的嬗变及对佛道思想挑战的回应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适应与文化冲突交叉的视角,透视了中国儒学对日本文化思想的影响:论述了日本文化对中国儒学的接受机制、选择形式及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动态表现;说明了日本文化在接受中国儒学的过程中,对中国儒学的“接受/悖离”的二元现象;着重分析了日本诗学对中国儒家诗学从全盘引进到批判汲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西汉前期诸子之学复兴,儒家学派能够脱颖而出,一跃登上独尊的地位。儒学能够迅速攀升,主要在于儒学思想体系不断融人的新活力,统治思想的新转化,儒学社会阶级基础的扩大。最终实现了推陈出新和超越突破,逐渐成为汉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性论(心性论·性情论)的探究是朝鲜儒学史上的主要课题之一。对这一课题的探究引发了四端七情以及人性物性异同论之辩论,使朝鲜独特的儒学思想得到发展。在朝鲜时代,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被视为异端思想家而受到诸多批判。但是,在针对性恶说的批判中,用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理论进行的批判也不在少数。以往,朝鲜学者究竟是如何理解和批判荀子的性恶说的,关于这一部份的考察尚不十分全面。本发表探讨关于朝鲜儒者性恶说的论说,考察朝鲜性恶说理解的状况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适晚年的欧阳批判体现出对于近世士大夫政治的深刻反省,非理学批判所能范围.在思想渊源上,他接续薛季宣、陈傅良、吕祖谦和陈亮等儒者的事功思路,与其说是宋代浙东学术的集大成者,更准确地说是将其间的政治性逻辑推向了极致.水心批判儒学“待经以为治”的教条心智,提倡直面政治世界的实践经验,发展出以皇极为中心的秩序正义论,注重政治体制与政治素养,从而显示出近世新儒学政治维度的成熟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鸦片战争以来的新儒学谈起,采用"新儒家三代说"的观点,通过对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思想进行梳理来对新儒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介绍,简述了现代新儒学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的新儒学思想立足儒家传统,试图融通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的思想体系,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儒学在文艺领域影响了文艺理论的构建和文艺创作的实践,总体来说也是得失参半.在当下儒学越来越受重视的大环境下,新儒学如何存续并继续在文艺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赖于新儒学本身的理论改造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是其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面前,梁漱溟高扬儒家文化的大旗,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和对西方生命哲学的阐发,创立了融会中西的“新孔学”,并从哲学的高度为中国儒学思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局限,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在理论上有许多疏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