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办好师范教育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基本关系。认为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有大批足够数量的合格师资,因而有必要高举师范旗帜,在改革中针对人才市场的需要拓宽师范路子;要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师范院校学科建设,根据现代师资应有的知识结构设置专业;要适应大中小学对高学历师资的急切需求,大力发展研究生师范教育;要顺应社会进步和自身多学科的发展,全面理解师范院校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并结合目前中国师范教育的实际,对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作了展望。文章认为,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师范教育虽然有其本土性的问题与经验,但从根本上说,它必然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要适应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和目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将出现结构高层次化、培养模式开放化、办学体系一体化、课程综合化、管理法治化和职业专业化等趋势。师范教育工作者只有认清时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推动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师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办好师范教育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开发智力资源,提高全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奠基工程,因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又如何?师范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本文打算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借鉴某些发达国家改革师范教育的经验,联系我国师范教育的实际,就这些问题谈几点意见。一、师范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师范教育是为了适应各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师资的大量需求而产生的。在古代阶级社会里,学校教育为少数统治阶级的子弟所垄断…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民族人格化。师范教育应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终身化、社会化、师范化作为目标。师范教育应保持其师范性与民族性特征,并通过"智慧教师素质"的培养与"大师范教育体系的构建"确定其自身的时代定位。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发展是引领师范教育发展变革的外在驱动力,而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才是推动师范教育发展变革的内在力量。基础教育是国家民族振兴、公民素质提高的奠基工程。要稳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师范教育就必须适应基础教育需求,培养出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的师范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对教师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工作专业化、教师素质全面化、培养学生个性化,要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有一个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师范教育的大前提下,中国师范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文章旨在探讨其改革模式和创新策略。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与不足,根据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以促进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本科师范教育的长足发展和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规格的变化,专科师范教育生源吸引力不断下降,办学挑战越来越突出。在把握专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的前提下,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凝练办学特色成为专科师范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改善专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便进行了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的过渡,目前这一过渡尚未最后完成。但为了更好地适应21世纪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师资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教育向一级师范教育过渡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拟就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9.
蒙古高师教育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问题,并且自身办学面临许多困难,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师教育要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向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强化办学优势和特色,其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以师为本构建大师范教育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在面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师专教育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日益突出的矛盾,在“三个面向”的指导下,进行彻底的改革,一是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以师为本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开放式办学格局;二是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和师范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三是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系统学理论是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伙伴合作+协议合作+中介合作"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模式的构建,可促使两者深度互动,从全方位进行合作,真正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双向互利的机制、融合互动的文化、完善互动的管理制度等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2.
融合教育的深入开展给普通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教育者需对教师职前培养作出调整和变革以更好地满足融合教育实践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融合教育背景下美国普通教师职前培养的变革历程、趋势和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美国普通教师培养中融合教育课程的定位经历了从"知识补充"到"技能提升"的转变,始终以融合教育实践需...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做支撑。高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高师教育一方面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适应、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师的学术力量,依托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优势,研究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教师教育问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师教育工作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以当前农村教师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为切人点,深刻剖析阻碍农村教师教育的社会原因以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我国农村师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构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渠道,以推动我国农村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强化高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具有显的“奠基”功能和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重新审视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形成新的人才素质结构,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促进高师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在全面致力于实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其重点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而关键在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渝东南是重庆市唯一的民族自治地区,关系到重庆市"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振兴,这离不开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迫切需要充分关注该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立足城乡教育统筹的宏观背景和视角,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在专业人格、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政策保障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研究揭示了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诸多现实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城乡教育统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构建面向教师专业化的高师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建设是培养专业化师资的保障。教师专业化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科学构建高师课程新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新型师资,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深化性研究。针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应用型办学转型的实际,结合"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创造性地提出"应用型教师"的培养理念。以对比的方式揭示"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应用性特征。对师范专业突破传统的"分段分离式"教师教育模式的不足,建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的"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作了系统的阐释。为培养基础教育应用型师资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面向基础教育和服务基础教育的师范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师范教育因其终结性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改革不在于是否建立定向或非定向性的师范教育模式,而在于改革其终结性的特征。改革这一特征,重要的是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就需要以基础教育为中介,树立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化既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必须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教师教育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