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它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解决一种问题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作用时,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而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阻碍或干扰了对另一种问题的解决时,会妨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一、审…  相似文献   

2.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指由先前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思维状态.它有决定后续心理活动态势的倾向.解决实际时这种"倾向"可表现出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在许多情况下能使学生在学习与旧知识类似的知识时,得以较快的理解和掌握,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率.二是也有消极的一面,往往使学生因循守旧,妨害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妨碍问题的解决.针对学生学习物理时,思维定势起消极作用的原因和表现以及对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法,教育心理学中又称之为知识惯性.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常规性和程序性.它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解决有两面性.当学生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表现为学生思维的一种趋向性与专注性。以教育心理学而论,“定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既定心理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习惯思路去考虑和认识问题。正确利用这一思维规律,有助于学生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信息促进正迁移,缩短知识的更新周期产生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思维定势的形成常伴随着思维的惰性和“功能僵化”,形成负迁移,造成“定势错  相似文献   

6.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这种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学生倘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的类比、想象和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 ,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多或少总是在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展开的。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角度 ,对思维定势的作用、形成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的时候,则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而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阻碍或干扰了对另一种问题解决的时候,则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9.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适时的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各种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独创性,以响应素质教育、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一、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可否认,对于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中学生而言,思维定势有它积极的一面,但若受到定势思维趋向性和专注性的影响,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就会引起它消极的一面.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的时候,则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反之则形成知识的负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本文就此作粗浅的探讨。一、审析定务干扰,克服单一化思维所谓单一化思维,就是从事物的某个方面片面来观察事物,并把事物全归纳到…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在适合的条件下,能迅速地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改变思维方向,不能多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有益的思维定势,化解不合理的思维定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思维定势亦如此。数学教学既要发挥思维定势正迁移的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和怎样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呢?对此,谈点粗浅的做法与体会。一、培养思维定势,发挥正迁移作用思维定势的作用,表现在合适的条件下,能迅速地联想旧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教学艺术活动的核心。初中学生的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 ,因此他们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还常偏重于背诵知识的结论 ,习惯于套用这些结论进行思考 ,表现出较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 ,我们常把“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并能正确地应用”作为语文教学的要求 ,实际上这种要求就容易形成思势定势 ,因为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思维定势才标志着学生已掌握了某种知识和方法 ,这无疑对语文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 ,思维定势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学生一旦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势 ,在分析新的问题时 ,就会偏向于某种…  相似文献   

14.
正思维定势是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思维倾向性,具有封闭性和稳固性特征。历史是已发生的过去,不能重来也不会完全重复再现,历史学科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定势通常是隐性的,它为教师有效破除错误的思维定势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历史教学中,当学生因思维定势而错误判断、分析、推论时,教师如果直接用正确的结论告知学生,实际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高三物理复习中思维容易受到定势的干扰,易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影响了高考复习的效率和效果。本研究在对高三物理复习中学生由思维定势引起的错题收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学生个体案例,针对思维定势中负效应的具体表现进行分类,从心理学和物理学两方面找到形成思维定势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策略并进行检验,最终在实践中总结相应对策,形成系统有效的解决思维定势负效应的可操作性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定势又称思维定式或心向,是指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能使人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决定后续活动的趋势.定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时能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加快解题速度.而消极作用则表现在学生碰到新问题时仍用老思路来解,思维缺乏灵活性.下面举几个教学中常见的例子,谈谈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既定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常按照一定的习惯方法和思路去分析物质及其变化,去回答或解决有关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原因。如果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一思维规律,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在学生学习化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思维定势还有消极的一面,表现在思维定势的“惰性”和“功能僵化”,削弱思维的调节作用。不仅妨碍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和发展,而且有时会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是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所谓思维惯常定势 ,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 ,面对问题 ,自然地把它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 ,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 ,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思维惯常定势有利于学生处理单纯而基本的学习问题 ,但对于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 ,则往往表现为处理盲目 ,路径单一 ,思考缺乏广度与深度。因此 ,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弱化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一、思维惯常定势的基本种类1 权威定势。它形成于日常语文学习过程。小学生对语文知之不多 ,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外在权威。在他们看来 ,像教师那样…  相似文献   

19.
高三复习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基本知识,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事半功倍,复习效果显著。本文就如何利用习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谈些体会。一、多题比较,开发定向思维,克服思维的盲目性。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技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双基”训练,形成暂时的思维定势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认识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学习活动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采用相同方式进行思维的倾向,它使人们以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认识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运用得当,能帮助我们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差”,就在于没有掌握答题的一般规律,靠死记硬背答案,遇到陌生题目,就象没头苍蝇乱撞,要么无言以对,要么“下  相似文献   

20.
赵恒孜 《物理教师》2000,21(9):8-10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1 思维定势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1思维定势使学生深刻认识概念和规律 定势思维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在物理教学中,被师通过引导、观察、分析,让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使其思维活动向现象的本质定向,从而达到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概念和规律为中心的物理知识,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学生在掌握新概念、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